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大数据之窗
第04版:文化周刊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专 题
第08版:要闻·广告
标题导航
|
秦风万里遇见你
从偏居一隅到一统中原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从偏居一隅到一统中原
辛怡华
秦人立国前曾长期居住在陇山以西,偏居一隅。经过襄公、文公父子两代人半个世纪的努力,秦人得以立足于“汧渭之会”,其势力范围扩展到西周故郡周原一带,从而确立了他们在渭河平原西部的统治地位。
德公迁都雍城后,秦人占据了泾河流域和渭河平原,秦因而得以迅速兴旺发达,为其子孙后世饮马黄河奠定了基业。
秦穆公为春秋五霸之一。他实施唯才是用的政策,使秦国一跃成为西方强邦,其任用外贤的举动也成为秦国的传统。
秦与强晋长期争战,但秦国的势力始终不能立足于黄河以东。于是,穆公便把国家发展战略转而向西。穆公对西戎的征伐,不仅巩固了后方阵地,而且使秦的疆域大大扩展,并从物力、人力上壮大了自己,增强了秦争雄天下的实力。
然而,穆公打拼出来的辉煌随他的死去转瞬即逝。尔后,约两个半世纪,秦国陷入内忧外患的窘地。与东方诸国相比,秦国是比较落后的。秦国因为没有进行过大的社会改革,旧奴隶主贵族势力强大,他们垄断政权,干预君位的继承,致使国力衰弱。各诸侯国视秦为“戎”“狄”,不让秦国参与会盟。
公元前361年,满怀一腔热血的商鞅来到秦国,得到秦孝公的重用,变法图强之举在秦国大地轰轰烈烈地展开。旧制度崩溃了,旧文化破坏了,高山塌陷,深谷为陵。变法使得秦国国势蒸蒸日上。秦国也在对外战争中开始转败为胜,从此,秦开启了统一中国的新纪元。
秦人早先来自东方。他们既有海岸民族丰富多彩的幻想,又有游牧民族强悍骁勇的性格;尚武事功的动态文明同重农务实的静态文明相结合,形成了尚耕战、崇进取的文化体系;而建功立业的事功意识普泛化,使之成为秦社会运作的灵魂和杠杆,对秦的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秦人并不是只知征战,他们也曾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还有缠绵悱恻,其文学表现形式主要是诗歌,如《诗经·秦风》《石鼓文》。诗人借山借水,抒发心中情怀,咏怀山川秀美。
在汉字发展史上,《石鼓文》上承金文、下启小篆,被称为书法之祖。石鼓文化表现了秦人张扬、自信、洒脱的君子气象,展示的是秦人开拓、称霸、一统中原的志向。以石作为历史文化载体的潮流从此开启。
秦国崛起于铁血竞争的春秋战国,吸纳了那个时代的刚健质朴、创新求实精神。残酷的生存环境又迫使他们趋同于戎狄民族,地域偏见少,宗法思想淡漠,形成一种与中原民族迥异的文化气质,从而能够在春秋战国诸侯中脱颖而出,最终横扫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摘自《秦人崛起——中华一统的奠基之路》)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