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专题
第04版:广而告之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宝鸡文物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文化周刊
标题导航
|
让红军路更美丽
剪纸长卷为乡村振兴加油
游园莫要伤羊角
42天的沪上奋战
延时服务彰显为民初心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陈仓区拓石镇通洞村一村民捐赠1500棵白皮松
让红军路更美丽
本报讯“通洞村村民张小刚特意向‘红军路’捐赠了1500棵白皮松,如今‘红军路’更美了!”日前,在陈仓区拓石镇西山通石梁党史教育实践基地,该镇乡村振兴办主任欧世雄望着绿树成排的“红军路”高兴地说。
记者了解到,“红军路”指的是当地孟家塬村到通洞村的一条山间道路。在上世纪30年代“两当兵变”后,北上红军曾途经此地直奔陕北而去。当地居民为了纪念这段历史,专门捐资修了这条道路,并建起了山石小景和梁顶纪念亭,使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党史教育实践基地。当地人也怀着深厚的感情,称这条路为“红军路”。
在对“红军路”的修缮中,当地补植了不少樱花、月季等植物。通洞村村民张小刚闻讯后,主动联系镇政府,捐献出自家苗圃中1500棵树龄约10年的白皮松,栽植在“红军路”上。张小刚告诉记者:“我在家乡长大,对‘红军路’的故事耳熟能详。捐献这些白皮松,就是为了能让这条路更加漂亮。”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红军路”已经吸引了不少宝鸡市区、西安、天水、兰州的单位,来这里进行党史学习教育。
本报记者孙海涛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