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西鹏在工作室查看漆艺作品 本报记者巨侃
用布胎做漆艺小盏,把一片“树叶”做成茶勺,让“素面”的“葫芦”变得五彩斑斓……渭滨区姜城中学有这么一位老师,利用业余时间、寒暑假钻研大漆技艺,把一件件普通器物做成了艺术品。日前,记者走进漆艺研习者杜西鹏的工作室采访。漆艺令他着迷
杜西鹏五十出头年纪,气质文雅平和。他待的这个工作室,有一间小厨房他改造成晾房,一个网棚下面挂满了各种上了漆的“葫芦”。客厅内一个博古架上放着一些成形的文玩作品,地上一溜成品的“葫芦”和杂件。台案上摆放一件乌漆锃亮的七弦古琴——杜老师说这是他做的最大一件漆艺作品,古琴买来时还是“素面”,他足足上了十几道大漆,最后加了螺钿精细打磨而成。还有一间卧室,经他改造后成为涂漆打磨间,里面有各种漆笔、漆料、砂纸和葫芦胎体。一个医院用的输液吊瓶挂在博古架上,装进水后就被改造成一件简单实用的清洁工具。阳台上放着许多毛坯葫芦,全部是他做漆活的备选品。
“我做漆活就是从‘葫芦’开始的。”杜西鹏说,初次认识大漆是看到一个五颜六色、极其光滑的小“葫芦”,这个小“葫芦”上的花纹似流云又似流水,闪烁着温润的光泽。经过询问才知道,这是用了一种流传了上千年的古法漆艺——犀皮漆艺做成的工艺品。他不禁对使“葫芦”发生变化的主角——大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就通过查资料、看视频学习大漆技艺,再通过实践,一点一点掌握大漆的特性,制作出自己理想中的漆艺作品。
钻研古法工艺
杜西鹏所说的大漆,让记者想起在乡村采访时,在一些农户老房里看到的老柜子、老箱子,表面的一层漆料泛着玻璃体的光泽,使用了几十年、上百年而不褪色,百姓都称这种涂料为“大漆”或“土漆”,原料来自漆树流出的汁液。只是漆艺作为一种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今仅有一些老匠人来传承,想不到在城市,还有人在殷殷追寻这种古法工艺!
“大漆未干时漆酚会使人体过敏,俗称‘咬人’,引起皮肤红肿、痒痛。我是做了一年后才有轻微的过敏反应,可以说和大漆有点缘分,从此就坚持下来。考虑到美观实用性,就从文玩类的一些小器物入手,比如‘葫芦’、茶勺、手镯、杯垫等。朋友们知道我搞大漆后,也拿一些摔坏的杯盏碗盘让我修复……”接下来,杜西鹏详细地介绍了他的文玩漆艺作品的制作流程。
用材精挑细选,大漆的底料和面料还有色漆都用好的,那种合成的便宜的统统不用;金箔和银箔用那种又薄又软还粘手的料;细砂纸要细到手摸有“光滑”的感觉……葫芦毛胎自然选造型好的,待干透以后打磨,去掉表皮毛刺和凹凸颗粒,完后刷底漆、面漆,每一道漆都须干透再刷。上漆后再打磨,然后打捻子,即用色漆点在胎体上,让胎体表面有凸起的肌理,再刷数遍色漆,然后用不同粗细的砂纸细细打磨,每打一次纹理都会起变化。但此时漆体还是亚光状态,最后一道工序用揩清漆刷,干透后用珍珠粉和植物油推光,这时候漆体又润又亮,成为一件五彩斑斓的漂亮的手工艺品。
做出更多精品
“漆艺这活儿工序多,制作周期长,因为漆干得慢,必须自然阴干以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人家专业的用恒温恒湿的‘荫房’,咱是业余的,为加快工序,想了很多办法,比如买加湿器、加热器让干得快。温度、湿度都要适宜,太通风也不行……”杜西鹏说,这样摸索着做了六七年,尽管有资料可供学习,但在实际制作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很多困难,只能通过自己反复实践总结经验去解决。
据了解,从艺六七年来,杜西鹏已经做了大大小小约四百件大漆工艺品,其间朋友推荐他参加过一次西府老街非遗文化展览。他觉得那只是一次新手尝试。对于大漆行当传承问题,他说现在知道这行当的人少,做的人更少,像很多传统技艺一样面临失传,自己一直未找到合适的师傅,都是通过查资料看视频自学。现在一切还在摸索中,还在路上,他还得积累,做出更多让自己满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