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民和他的龙风筝 本报记者罗锐谢克强
5月9日,天气晴朗,清风徐徐,在市区团结运动公园内,一位老人拽着一根小拇指粗的绳子奔跑,绳子另一头长达100米的风筝腾空而起,在风的吹动下,只见龙首高昂,龙眼转动,龙身上“青铜鼎”和“青铜爵”图案顺势摆动。望着“长龙”风筝翱翔天际,在场的人无不被这种场面震撼。
这位老人就是宝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台风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周建民,今年已经76岁。
制作百米风筝弘扬宝鸡文化
“在被誉为青铜器之乡的宝鸡生活了大半辈子,与这里有着浓厚感情,就想通过自己的技艺凸显深厚的家乡文化元素,把宝鸡厚重的历史文化讲出去。”这是周建民经常说的一句话。
周建民介绍,放飞云霄的“百米长龙”名叫“中华龙鼎”风筝,长100米,重9公斤,上面共印有100个青铜鼎和200个青铜爵图案,都是他亲手设计的。
百米“中华龙鼎”风筝体形巨大,想要放飞哪有那么容易。在周建民所在的宝石社区,有一支夕阳红风筝放飞队,他任队长,十几名队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团结协作。在“中华龙鼎”风筝放飞现场,大家一起动手,有人抬起龙头,有人架起龙身,有人整理线轴,各负其责,井井有条。风力合适的情况下,在周建民“松”的一声吆喝下,支起龙尾到龙身的队员依次放开风筝,“巨龙”一跃而起,随风飞舞在长空中。
“老周的龙风筝除了这一个,还有72米的‘陈仓龙’风筝和40米的‘双龙戏珠’风筝。”夕阳红风筝放飞队的杨金科说,宝鸡是周秦文化的发祥地,“陈仓龙”风筝把118节“周”字龙骨连缀成龙身,用240面“秦”字小旗组成了龙鳞;“双龙戏珠”风筝制作难度更大,龙片以红黄绿为主色调,龙身上还绑有羽毛平衡,这些龙风筝都是老周的得意之作。从小结缘风筝潜心钻研探索
周建民与风筝的缘分,在他幼小时就已经结下。
有据可考的金台风筝第一代传承人周宇龙,是他的爷爷;第二代传承人周德聚,是他的父亲;周建民为第三代传承人。
从他记事起,父亲就喜欢做风筝,院子里的小朋友常常驻足观看,有的风筝就送给孩子们放飞。自幼受父亲熏陶,周建民特别喜爱风筝制作。当时由于条件限制,做风筝没有专门的纸,就用废旧报纸,没有支架,就把卷门帘的竹条抽出来做。
初中毕业后,周建民被分配到宝鸡石油机械厂从事计量工作,由于工作繁忙,他只能挤出时间在周末放飞风筝。
2005年,周建民退休了,在西安举办的一次风筝节上,他了解到动态风筝,对风筝有了新的认识。
“动态风筝就是在传统平面风筝制作的基础上,增加了机械传动装置,利用风能将传统风筝变成会活动的风筝。”在周建民的家里,有不少形状各异、色彩艳丽的动态风筝:蝎子风筝挥舞起一对大钳,“陈仓龙”风筝的龙眉上下摇摆……
动态风筝制作并非易事,有设计、选料、煨形、绑扎、裱糊、绘画、组装成形和调试放飞等十多道工序。在周建民的工作台上,钳子、小刀、电钻、铅笔等工具应有尽有。他的老伴说,老周都快80岁的人了,做起风筝来一点都不马虎,他戴着老花镜伏在案上做,有时饭都顾不上吃。遇到有些难题,他就借鉴众多风筝名家的制作技艺,与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张氏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人张天伟交流,常常熬到深夜。放飞儿时梦想传承风筝文化
放风筝一直都是周建民最喜爱的活动。他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够带着自己的风筝到祖国各地放飞。
在广东海陵岛,周建民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拉着“陈仓龙”风筝在沙滩上奔跑;在青岛和乳山,“中华龙鼎”风筝高高飞起,吸引了很多当地人观看……
“在外地放龙风筝的时候,很多人对我的风筝感兴趣,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在风筝上画上青铜器、‘周’和‘秦’?”周建民说,每当有人问起这个问题,他都会向他们介绍宝鸡厚重的历史文化,讲宝鸡的风土人情,希望他们来宝鸡做客。
不仅如此,周建民还在我市多个地方普及风筝文化。
在宝鸡市文化艺术中心举办的非遗风筝文化节上,周建民给参与活动的百余名大人孩子讲解风筝制作技艺和风筝历史文化;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举办的风筝节活动中,大家争相观看“中华龙鼎”风筝;在市区北坡森林公园、团结运动公园,周建民还向风筝爱好者讲解风筝制作技艺。
“放风筝的乐趣只有置身其中才能体会,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喜欢上这项运动。”周建民说,他还希望有更多的人学习风筝制作技艺,他将免费教学,让这门技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