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倩,女,汉族,1969年6月生于宝鸡,本科学历,副研究馆员。现就职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主要专长及研究方向是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青铜器、陶瓷器等文物的保护修复。主持完成或参与完成国保专项、省保专项等5项重点保护项目;日常养护馆藏青铜器、陶瓷器等文物1000余件,修复病损青铜器等文物50余件。
杨倩在工作室修复青铜器 杨倩与同事研讨修复方案 本报记者张晓燕
浓缩历史沧桑,蕴含文化密码。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是集收藏、研究和展示于一体的宝鸡人文历史殿堂。其中造型各异、纹饰独特的文物,彰显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青铜文化,吸引了大量观众参观。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些绝世精美的文物在考古发现的时候,很多都因各种原因残缺破损,甚至面目全非,只有在文物保护修复人员的精心呵护下,文物才可能恢复动人的风采。近日,记者走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倾听守护、修复文物的人那些平凡的故事,杨倩就是其中一位。
钻研文物修复技术
“很多时候,我们肉眼只能看到破损文物的外表,不知道它的内在有没有细小的裂缝,或者有哪些看不见的变化,就需要给每个碎片、每件文物拍X光片,拍CT片,只有弄清楚搞明白,才敢下手修复。”杨倩告诉记者,她进入文物系统工作之前,是一名医生,因为爱好研究历史文化,就跨界成为一名文物修复师。
今年53岁的杨倩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已近20年。她说,因为文物的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文物修复和保护工作不仅谨慎细致且工序复杂。修复一件常规的文物,不仅要具备娴熟的技术,而且在平时工作中要小心谨慎,不能有丝毫的马虎。杨倩从最开始简单的表面清理,到复杂的整形、粘接、补缺修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一件文物、一道工序甚至一个动作反复做上几个月或更长时间,在这种不断重复的单调动作中一点一点学习、熟练,慢慢积累经验。
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应用科学,文物修复师要同时具备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此外还要有超强的动手能力和研究能力。杨倩说,文物修复并不是单纯的补缺,如果只是把残损的文物美化和复原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资料短缺的条件下对文物最初的样貌做出正确研判,并设计方案将其复原。这也就要求修复师既要收起自己的创新思维,找到并遵从古代工匠的思维去修复文物,又要根据文物不同的“病症”创新性地设计相应的“治疗”方案。
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以来,杨倩多次参加国家文物局、陕西省文物局、宝鸡市文物局举办的文物保护相关知识培训班,并结合应用于平时工作实践中;赴上海博物馆参加实践操作学习,将传统的文物保护修复方法与现代科技及新技术相结合;及时关注业界新材料与新技术的研究应用成果,积累经验的同时不断接受新技术,努力提升专业技能。
妙手慧心护瑰宝
2013年12月,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考古发掘的8壁龛西周墓中,考古人员两天从8米深的墓室中成功提取出48件精美青铜器,其中包括青铜簠、球腹簋、四耳簋、牺尊和铭文方鼎等罕见青铜器,为商周青铜器及其背后的文化等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面对这些珍贵的文物,杨倩和所有考古人员一样兴奋,但这些文物中有不少都需要后期修复。
2014年6月,为了更好地修复石鼓山西周墓地发现的青铜器,杨倩来到上海博物馆,开始了三个月的进修、修复工作。她跟随文物修复专家一起精心修复那些见证历史的器物,责任感使她每天除了学习、工作之外,几乎足不出户。
凭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那些带“病症”的文物无论放在工作台上还是放在露天,她几乎一眼便能看出“病症”所在,很快提出修复方案。经过多年摸索,她在修复青铜器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艺和方法;在小工具制作、文物整形和补全、文物除锈等多个领域不断尝试探索更好的方法,一批又一批残缺不全的青铜器,经过她清洗、去锈、整形、补全等10多道工序处理后,那些承载着华夏几千年文明的国宝才得以“站”上展柜,向参观者讲述自己穿越时空的梦幻旅程。
从事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以来,杨倩主持和参与完成国保专项、省保专项等重点保护项目共5项;日常养护馆藏青铜器、陶瓷器等文物1000余件,修复病损青铜器等文物50余件,并主持完成《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文物保护修复实验室建设项目》;还参与完成《宝鸡石鼓山西周贵族墓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共保护修复石鼓山出土的礼容器、车马器、兵器、工具类等青铜器230余件。
“文物都是独此一件,稀缺而珍贵,如果遇上突发自然灾害,很多文物难免会遭受损失。”杨倩主持完成的《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可移动珍贵文物防震预防性保护项目》,针对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三层基本陈列展厅中的逨盘、逨盉、单五父壶(2件)、何尊、火纹罍(2件)、四耳簋8件珍贵青铜器文物,配置了8套防震型恒湿低反射玻璃展柜,实现了珍贵文物的环境湿度控制、防震等预防性保护目标。
精益求精传匠心
“我的老师是屈光辉,他师从‘海派青铜器文物修复流派’传人王荣达,技艺十分精湛,这些年,他教会了我很多修复方法。”说起学习修复技术,杨倩对她的老师很是崇敬,屈光辉毫无保留地把文物修复的技术传授给大家,杨倩又把她十几年悟到的修复窍门教给年轻同事白丹、李大虎,他们彼此在工作中相互交流,共同“复活”文物。参观者平常能在博物馆展厅欣赏到干净、漂亮、完美展陈的文物,在后台默默工作的一代代文物修复师功不可没。
“上千年的文物,大部分本身就年老腐朽,体质非常脆弱,加之墓葬窖藏坍塌、地下潮湿等恶劣的埋藏环境,带给文物的不仅仅是表面红黄蓝绿黑白灰等颜色的锈,还有腐蚀、变形、残缺甚至‘粉身碎骨’。这些病损的文物不仅需要文物修复师耐心细致、小心翼翼予以呵护,更需要精益求精的技艺来修复。”杨倩说,文物修复也讲“工匠精神”,文物修复师相当于文物医生,文物保护室相当于文物医院,一件件锈迹斑斑、腐蚀变形、残破脆弱的文物,同样需要文物医生“望闻问切”,借助科学仪器辅诊,细心诊断,制定治疗方案,进行“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通过“接骨医伤”、整形美容,恢复文物的“健康体魄”和“靓丽面貌”,使它们所承载的数千年的历史渐渐变得清晰。有时候有些步骤需要反复进行多次,一点一点地慢慢调整;有些文物体质太过脆弱,对操作力度的把握要求更高。
默默无闻的文物修复师们常年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不离不弃,不仅需要对文物的热爱,更需要责任心和文物保护精神的传承。杨倩和她的同事们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匠心独具的精湛技艺,擦亮了历史文物的“金名片”。青铜乳钉纹簋修复前后的对比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