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副 刊
第04版:本市新闻·广告
标题导航
|
曈曈春日看古树
五丈原的结义槐
良木甘棠树清风
太公庙唐柏今犹在
苏轼与他的东湖柳
磻溪宫外银杏茂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苏轼与他的东湖柳
◎王卉
站在东湖的一览亭,看着眼前这一片天蓝水绿,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这里的茵茵绿堤是否如当年苏轼在这里时那般醉人,这里的依依翠柳是否也如当年苏轼在这里时那般诗意,这里的盈盈碧波是否依然如当年苏轼在这里时那般旖旎呢?
九百多年前,那位初入仕途的年轻人来到凤翔府,一上任便访民情、察民意,为民请命,改革弊制。他为民请愿祈雨、减赋缓税,他为民修疏东湖、遍植柳树,虽然在这里仅度过了匆匆三年时光,却留下了流传千古的段段佳话。他说自己“日夜精励,虽无过人,庶几寡过”,可在人们心中他早已是这片土地的骄傲。
政务之余的苏轼,带领民众疏浚改造城东饮凤池,不仅引来县城西北角的凤凰泉水充盈池水,还在这里植柳种荷,让古池焕发新姿,从此“东湖”便成为凤翔城中一处清秀怡人之所。每当提起苏轼,“人们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是的,人们爱他,也爱屋及乌地爱东湖、爱东湖那些他喜欢的柳。“东湖柳”也因此成为“凤翔三绝”之首。“柳”与“留”谐音,人们以柳怀念不曾谋面的故人,也希望用一棵棵柳树永远留下关于他的记忆和故事。
苏轼爱柳,爱初春便萌发勃勃生机的柳。即便离开凤翔后,他对柳树的喜爱也不曾有丝毫削减,如今我们不知他是否惦念过曾经在东湖亲手种下的那些柳,可他在“描画”那幅享有盛誉的“苏堤春晓”画作美景中,以垂柳作为画中主角而遍植堤旁两岸,这似乎是他继凤翔东湖之后,为杭州西湖留下的“柳”念之举。也许不能再见,那就再植上一些,以铭志向。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苏轼把对柳树的喜爱与思念化作了柔柔诗句,因此,人们明白了他为何对柳树以极尽赞美,那高洁美好、那活力与光彩汇聚一身的柳树,萌发着春意,正是他所向往期待的呀。只可惜其后“断肠是飞絮时”的飘零际遇,无情地道出了自己命运的坎坷归宿。苏轼一生最美好的时光,便是在凤翔府任职的那些日子,那为国为民的抱负与初心,都藏在东湖柳叶婆娑的绿荫里。看啊,柳树在这春日里萌发,垂下浓密枝条,貌似娇柔随风飘摆,却有着最坚韧不折的品质。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