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专题·公益广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广告
第08版:文化周刊
标题导航
|
诗词宝鸡旅行在文化厚土之上
赏花赏景莫忘安全防护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诗词宝鸡旅行在文化厚土之上
本报记者麻雪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听——
那“雍雍喈喈”的凤鸣声,抚过了三千年的白云清风,依然通过《诗经.卷阿》,向今天的我们展示着岐山凤凰山震古烁今的人文魅力。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看——
那伊人窈窕身姿,穿越了漫漫的光阴阻隔,通过《诗经.蒹葭》,让今天的我们在渭水畔,仿若品味到在水一方的婉约意境。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望——
沧澜跟随群山去又来,“诗仙”李白立身于浮云之上、天地之外,通过唐诗《登太白山二首》,一腔豪情破山跨海,让今天的我们在宝鸡的太白山上依然诗情满怀……
从古至今,吟咏宝鸡的诗词不计其数,其文化魅力几千年不减。
诗词,尤其是蕴含地方文化的诗词,不应只存在于高高的书架上,更应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旅行”,就是讲述古代诗词文化的一个现代视角。
春和景明之时,《文化周刊》即将开设“跟着诗词去旅行”专栏。品咂着璨若珠玉的诗词,一起开启诗词之旅——
宝鸡市地志办编纂的《历代名人咏宝鸡》收录了300多首从周秦时期至近代的诗词,还有各类市、县的方志和文史资料等,收录的吟诵宝鸡的诗词不可胜数。从华夏先民优美的《诗经》开始,到诗歌史发展的丰碑《石鼓歌》,再到李白、杜甫的唐诗,苏轼、陆游的宋词等,吟咏宝鸡的诗篇经久传世。
古诗词是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但是,这种“积淀”不是让今天的我们束之高阁的。如何让她们持久发挥魅力?品读一下,不难发现,很多诗词有着明确的地理指向。如,唐诗中的《磻溪怀古》《岐山操》、宋诗词中的《东湖》《周公庙》等。
一处山川、一方景致,因为传世的古诗名句,更具人文魅力;一首古诗、一阕词章,因为与山川景致的牵扯,更具绕梁三日的韵味。
如果说典雅的诗词章句和优美的风景地是一粒粒散落的珍珠,那么“旅行”就像一根细线,把这些珍珠串成了一串熠熠生辉的项链。
“跟着诗词去旅行”专栏,我们将分为三条“旅行”路线,分别为:沿渭河畔而行,漫步秦川;在秦岭中穿梭,行走岭南;在陇山、千河间行进,纵马陇上。
在诗文生香的旅途中,注重视觉的美、故事的奇以及知识的增加,为读者呈现出一幅宏伟与精致兼具的诗歌“地图”。
漫步秦川,为“秦风”再添注脚
宝鸡是八百里秦川的起步之处,春光明艳,平畴沃野。渭河逶迤而过,从市区到扶风,渭河沿岸川道平坦,这里的人们从古至今崇尚“礼乐传家”“耕读传家”,文脉深厚。如今,这里是渭河“百里画廊”景观区,有太多如诗如画的景色。
“旅行”在秦川,我们不妨捧着一本《诗经》,因为这里也是《诗经》的发源地之一。市区的渭河边,春日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杨柳依依”“绿竹青青”;沿河而下,到了眉县的渭河畔,古色古香、高高矗立的“平阳阁”,与窈窕的“蒹葭姑娘”雕塑相映成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诗句便会不自觉地流淌而出,满口生香……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均出自《诗经》。
品读古雅的诗句,行进在诗句所描绘的地方,一些原本读来艰涩的字、词、句,或许会令人豁然明了它们的意境,并感叹汉语词语的奥妙,甚至自己为这些诗句再次增加新的注脚。
行走岭南,为“蜀道”再次行吟
凤县、太白县等宝鸡南部的山区县,春天来得要稍微晚一些。因为依山傍水的地理位置,呈现出与关中平原不同的地理、人文风貌。
有一张流传至今的清代《蜀道行旅图》上,狭窄的山路在秦岭峰岭之间蜿蜒盘旋。古人背着包袱,步行或骑驴徐徐上行,林间隔一段路程有屋舍驿站,清涧翠林,山色秀美。
在凤县博物馆,也有一幅描绘古代蜀道凤县段的长卷,长卷中有蜿蜒的道路清晰可见,还有古代的城池、驿站、景点等。
行走岭南,这里的美不同于秦川,自然的壮美与山野中柔情更胜几分。唐代的岑参留下“诸峰皆青翠,秦岭独不开”的诗句;韦应物在《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中写道:“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最有名的应数宋代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这里有古蜀道、古驿站,这里还有岭南杏花春雨,诗人们在这里有对自然景色的感慨,有对行路艰难的喟叹,更有对山间秀色的赞美。
品读这些仿佛浸湿了山雨的温润诗文,不妨在凤县、太白、眉县的秦岭山间走一走。如今的“蜀道”不再难行,行走间运气好的话,或许还可见到悠闲散步在山间的“秦岭四宝”,抬头见景、低头见宝,再品诗词,那翰墨生香的意韵和山间草木香,会让人不禁再次吟诵新的诗篇。
纵马陇上,为“明月”再抒豪阔
千里云霞,万里朝露,陇坂无极,明月皎皎。古时的驼铃声声,悠扬地回荡在丝路之上,穿越关中的沃野、陇山的险峻……陇上的美,独具一格。作为古丝绸之路上西出长安的第一雄关,这里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一个诗词情怀漫溢的地方。
南北朝的王褒留下传世诗歌《关山篇》,诗云:“关山恒掩霭,高峰白云外。遥望秦川水,千里长如带。”陇上之美,在于辽远壮阔。两千九百多年前,秦人先祖非子在此牧马,古代的秦帝国由此肇基生息。
出土于宝鸡的
“石鼓”被誉为“中华第一古物”,镌刻其上的“石鼓诗”描写的正是秦公东猎时,族人、将士们唱诵的古老诗歌。“吾车既工,吾马既同,吾车既好,吾马既阜……”一声声唱诵,气势如虹,响遏行云。豪爽的秦人便是唱着这样豪迈的诗歌,驾着整齐的车马,畋猎、行进在千河谷道中,一路向东。
在陇县的关山草原景区,我们也可以体验骑马的乐趣,感受纵马陇上的豪情,再吟诵唐代诗人翁绶的《陇头吟》:“马嘶斜日朔风急,雁过寒云边思长。”又是另一番韵味。旅行在陇县、千阳,还有骆宾王的《陇山》、卢照邻的《朝天岭》、高适的《登陇》等,陇上明月,壮美风光与豪阔诗情相得益彰。
从秦川到岭南,再到陇上,本文梳理出的诗词只为抛砖引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即将开设的“跟着诗词去旅行”专栏,会带您墨香满怀地行进在宝鸡!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