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屏幕之前的祭奠
◎段序培
  每年清明节前后,我都会怀着沉重的心情前往宝天铁路英烈纪念馆缅怀先烈,在庄严肃穆的氛围里,回顾中国人民解放军劈山凿石、战天斗地修建铁路的奋勇英姿。
  今年,受疫情影响,政府号召大家清明节日不要扎堆前往纪念馆、墓地祭扫,倡导网络“云”祭。为响应政府的号召,我第一次通过网络祭奠英烈,以表达我对他们的敬意。
  打开中华英烈网点击“网上祭英烈”网页,一位位烈士的名字便出现在眼前,他们英勇拼搏的感人事迹历历在目,这些年轻的战士,为了祖国的铁路建设,付出了青春和生命。
  刘孝五,原64军复原大队战士,1931年出生于宁夏,积极参加宝天铁路修筑工作,1950年的秋日,渭河汛期,他每天坚持在水中作业12个小时以上,皮肤被河水冲泡得肿胀、脱落,
  而他从不喊一声苦、说一
  句怨言。很多时候,他冒着高烧不退仍坚守岗位,长期带病劳作,由于病情恶化,年仅19岁就离开了人世。
  张林子,原64军工兵营1连战士,1930年2月出生于河北,1950年,在一次塌方抢险施工中,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奋力抢救受伤的战友而光荣牺牲,那一年,他的生命永远地停留在20岁。
  烈士韩保子,他生前在部队担任排险安全员。在施工现场,他瘦弱的身躯,经常攀缘到悬崖峭壁之上,用木棍把炮轰后震得松动的石头一块块撬下去。在一次排险中,他由于体力不支,不幸被巨石砸中,献出了19岁的生命……
  想到这些年轻的烈士,他们正处于充满激情充满梦想的青春岁月,然而,为了祖国建设的大业,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想起这些历史,我都会泪流满面,作为一位母亲,更能体会到一个年轻生命逝去带给家庭和亲人的无比悲痛。
  56位风华正茂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倒在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规模最大、投入兵力最多、任务最艰巨、成效最显著的第一项巨大工程中,他们用流血牺牲、艰苦奋斗换来了今天的铁路畅通、汽笛长鸣。
  那些年的他们,正值青春年华,牺牲时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年龄最大的也只有44岁,最小的仅19岁。我想,他们每个人也都向往幸福,对未来生活充满着希望,也憧憬过自己的爱情,怀有成家立业的美好梦想。就是因为有着坚定的理想与追求,革命战争年代,他们就转战华北、西北战场,为新中国的诞生出生入死;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征尘未洗,又响应号召投身西北铁路新干线的建设战场,走过了短暂而光辉的一生,把生命和青春永远地留在了这里。
  怀着虔诚的心,我点击鼠标鞠躬、献花、敬酒、敬献花圈……隔着电脑屏幕,触摸英烈碧血的余温,悼念最可爱的人……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