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蜀粱历时三年完成泥塑《解放宝鸡》 罗蜀粱给乡亲讲述自己的作品 罗蜀粱给乡亲们介绍他的作品 本报记者张琼
泥塑《解放宝鸡》、彩塑《炎帝坐像》、高家镇的古建彩绘、陵辉村和寨子村的文化墙……在我市有不少金台罗氏彩塑彩绘传承人罗蜀粱的作品,这些彩塑彩绘做工精细、图案优美、色泽鲜亮,泥塑不开裂、彩绘不掉色,广受西府群众称道和喜爱。
3月初,记者来到金台区蟠龙镇塔寺头村,推开金台罗氏彩塑彩绘传习所的大门,只见五六位乡亲正在制作彩塑玫瑰花。“一朵朵”玫瑰花大如磨盘,花瓣叠交,造型优雅大气。“这是给李家槽村玫瑰园设计的,要细心做好看。”说话的是一位身材高大、面相平和的西府汉子,他正是金台罗氏彩塑彩绘的传承人罗蜀粱。传习所内的彩塑彩绘作品令人目不暇接,堪称一座彩塑彩绘集珍馆。
罗蜀粱,生于1969年,金台区人,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台罗氏彩塑彩绘代表性传承人。其作品被宝鸡市档案馆等多家单位收藏,彩塑彩绘作品遍布于陕西、甘肃、宁夏等地的村村落落。罗蜀粱曾被金台区委、区政府授予“金台区有突出贡献优秀拔尖人才”称号,金台罗氏彩塑彩绘传习所被评为宝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先进集体。近年来,罗蜀粱常年在金台区各学校举办义务讲座和培训班,为学生普及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及彩塑彩绘技艺。
祖孙三代守艺百年
“金台罗氏彩塑彩绘源自塔寺头村,诞生于清代,第一代传承人是我爷爷罗生华。爷爷年轻时常做塑像、画壁画,最远去过甘肃、宁夏干彩塑彩绘的活儿,在宁夏当地被称为‘盖宁夏’。”53岁的罗蜀粱一边介绍,一边拿出罗生华的壁画作品资料,只见照片中的壁画虽是残画,但人物描绘细致、色彩浓烈鲜艳,颇有感染力。
罗氏彩塑彩绘主要依靠口手相传的方式来传承。7岁时,罗蜀粱就跟着父亲罗鑑学习彩塑彩绘手艺,早早和画笔、泥巴打起了交道。至今,罗蜀粱还记着父亲教的绘画秘诀:画人,立七坐五盘三半;画山,远山无树远人无目;画兰,一笔长二笔短三笔出去交凤眼;画难点:画人难画手,画虎难画骨……罗蜀粱聪敏好学,很快就掌握了绘画技巧。
罗蜀粱回忆:“父亲当时在斗鸡街道的金台木器厂上班,能给家具画图案,擅长人物花鸟画,在这个行当里父亲被称为‘塑画双绝’,我以学徒的身份跟随父亲学艺。”上世纪80年代,彩塑彩绘的活儿越来越多,罗蜀粱跟着父辈在西府及周边村子里做塑像、画壁画,最远到过甘肃、宁夏。他从和泥、搭骨架、绑麦草等打下手的活儿干起,逐渐到掌握上细泥等关键步骤。1993年,罗蜀粱独立干起县功镇西阳洞彩塑彩绘工程,经过两年制作完成后,其彩塑彩绘作品一鸣惊人,自此开启了他近30年奔波陕甘农村和旅游景区的彩塑彩绘之路。
从“盖宁夏”到“壁画双绝”再到“彩塑老罗”,其实是祖孙三代从内心到行为的一种坚定传承,罗蜀粱作为金台罗氏彩塑彩绘的第三代传承人,接过父辈的画笔不敢懈怠。他说:“金台罗氏彩塑彩绘是罗家的‘传家宝’,爷爷、父亲把这门手艺传给了我,我不能让它失传,穷也好富也罢,我这一辈子就做它了。”闲暇时,罗蜀粱会到金河镇兴隆村黄龙洞、县功镇田家堡和谢家庄等地去转,这里有父亲和爷爷留下的彩塑和壁画,虽然有些彩塑彩绘已经残破,但仍能看出他们精细、讲究的创作风格。
老手艺塑出新韵味
如今,经过30年的学习和实践,罗蜀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彩塑彩绘风格,其作品造型古朴淳厚、形神兼备、色泽鲜亮。同时,罗蜀粱结合时代特征和群众需求,创新了金台彩塑彩绘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其实,过去的彩塑彩绘多集中在宗教场所、家具上等,罗蜀粱则将金台彩塑彩绘创作路子扩展到红色文化、文化墙、村史馆、旅游景点等多方面,激发了金台彩塑彩绘的新魅力。
3月2日,记者在传习所内被一组《解放宝鸡》的泥塑所震撼:60多个场景组成长约百米的泥塑群,仿佛一帧帧静止画面,将那段红色故事展示出来,可观可感,令人心头涌起对先烈的崇敬之情。这组泥塑群包含300多个人物,战马、枪炮等更是不计其数,人物形象各异,场景无一重复,生动演绎了西府战役、扶眉战役等战斗场景,将解放军的英勇无畏和人民的拥军爱军展现得淋漓尽致。
罗蜀粱介绍,这组作品是参照两次解放宝鸡的历史往事创作的,他用三年时间翻阅史实、构思创作,终于在去年4月完成,在传习所内办成解放宝鸡非遗泥塑展。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名党员前来参观,三百多名学生来学习,周边群众更是隔三岔五来看一看。罗蜀粱说:“红色文化是彩塑彩绘的富矿,既能激发金台彩塑彩绘的活力,也能传递正能量。”
金台区金河镇玉池村有一个谭善述的彩塑,也出自罗蜀粱之手。谭善述曾在宝鸡大办学堂,并在宝鸡县开设第一家女校。谭善述任职期间,共创办小学一百多所,开启宝鸡现代教育的先河。怀着对这位教育先辈的崇敬之情,罗蜀粱结合资料,精心构思了一位慈眉善目、温文尔雅的教育先贤彩塑形象,这件彩塑完成后,受到当地村民和游客的称赞。
彩塑陕西八大怪、肖村文化墙、彩塑“西游记”……罗蜀粱正在用传承百年的老技艺,酿制着一碗碗“新酒”。罗蜀粱说:“群众的眼睛是验金石,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把东西做好,自然会有人记得你。”
传承技艺广育新苗
好手艺还需接班人来传承,如今,最令罗蜀粱焦虑的并不是市场销路,而是技艺传承后继乏人,金台罗氏彩塑彩绘亟待“新鲜血液”加入。
罗蜀粱的大儿子罗琦俊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对彩塑彩绘产生了浓厚兴趣,目前已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成为金台罗氏彩塑彩绘第四代传承人。罗蜀粱在给儿子教授技艺过程中,清晰意识到了家族传承的单一性和局限性,于是改变思路,用多种方法广泛传承技艺。
2010年,罗氏彩塑彩绘传习所成立,罗蜀粱开始免费收徒,寒暑假时,传习所周边村里的孩子几乎都成了他的学生,来学的人虽多,但坚持下来的却很少。彩塑彩绘是个粗细兼具的活儿,既需要细腻的心思、过硬的艺术功底,也需要干搭骨架、上粗泥等重体力活儿,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受那个苦,所以罗蜀粱想收到合适的学徒很不容易。经过几十年的观察培养,目前,罗蜀粱免费收徒传艺20多人,米有余、张亚红等人跟罗蜀粱学习数十年,其中不少人可以独立完成任务。这些徒弟就像一粒粒种子,带着金台罗氏彩塑彩绘的技艺,扎根在西府大地。
但对罗蜀粱来说,这样的传承力度还不够,他希望更多的人知道、学习这门技艺。于是,罗蜀粱带上泥巴,到宝陵小学、韩村小学等学校去传授技艺,先示范再教习,引导孩子们从捏一块泥巴开始。罗蜀粱认为:“喜爱源自于了解,首先要让孩子们知道金台彩塑彩绘这项‘非遗’,然后才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去喜欢、去加入,孩子感兴趣,‘非遗’才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