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专题
第04版:专题
第05版:应急管理专刊
第06版:专题
第07版:宝鸡文物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渭滨高新陈仓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众志成城战疫霾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众志成城战疫霾
——宝鸡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弓旭东
时针指向2022年3月24日16时,宝鸡渭滨区、高新区、陈仓区同时按下“重启键”。这一刻,城区又变得热闹了,市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呼吸户外清新的空气,欣赏春天的红花绿草。
街头,车多了。公园,人多了。城市的烟火气息浓起来了。
随着连续4天社会面筛查阳性结果为零,这场历时17天的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歼灭战,宝鸡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党政同责、齐抓共管,坚持科学精准、以快制快,压实“四方责任”,从严从紧做好各项应急处置。
一时间,城区居民自觉居家,医务人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党员干部主动请缨走上抗疫一线,热心群众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全民动员、联防联控,宝鸡疫情防控网络牢固而严密。
在这场与疫情战斗的背后体现出的,正是宝鸡政令自上而下畅通无阻、执行有力,是党委政府精准部署、科学应战,是干部关键时刻顶得住、冲在前,是城乡群众对党和政府的充分信任和全力配合。
生命至上争分夺秒全市干群沉着“应考”
生命至上!疫情,就是军令。军令重如山!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我市第一时间将常态化疫情防控指挥体系转换为战时机制,组建由市委书记任总指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任副总指挥的指挥部,成立流调溯源、隔离管控、核酸筛查、社区管控、医疗救治、生活保障等14个工作组,分别由市级领导担任组长。
同时在重点风险点组建工作专班,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把控,统筹做好“防输入、防扩散、防外溢”各项工作,既集中精力打好市区疫情防控攻坚战,又统筹抓好其他县区疫情防控阻击战,不断提高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水平。
市委书记杨广亭强调,要落实“四早”要求、压实“四方责任”,坚持快、准、严、实、细,把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人物同防各项措施再细化、再夯实,不分昼夜、争分夺秒,尽快阻断疫情传播。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勇要求,要绷紧弦、不放松,以更快速度和更大力度抓细抓实各项防控措施,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从3月8日开始,全市快速开展流调溯源,坚持边流调边管控,分区分类严格管控重点区域和风险人群,同时启动多轮次主城区大规模核酸检测筛查,做到“早发现”,对确诊病例“一人一案”集中治疗。(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
街道上,往日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车流不见了,看到的只有匆匆而过的“大白”的背影;
小区楼下,喇叭声响起,“请密接次密接人员主动报备。”“居家隔离人员不能出门。”“其余人员下楼做核酸检测。”声音此起彼伏;
各个单位、医院内,“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有经验我报名。”无数张摁满红色手印的请战书,是宝鸡人面对疫情给出的回答。
不漏一人开展流调溯源,省市86支应急流调队伍、780多名公安干警和流调人员夜以继日、争分夺秒,对15万余名风险人员深挖细查,对1万余名密接、2万余名次密接人员摸清、查全、控到位。
连续13天组织大规模核酸检测,为了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4890名机关干部下沉社区,开展“敲门行动”。
持续加强隔离管控,各县区千方百计找房子、腾酒店,储备了全市所有酒店,启用133个隔离场所,组建139个专班,3343名工作人员24小时保障服务……
付出终有回报。3月20日至23日,我市主城区连续4天社会面无新增确诊病例。其中,渭滨区、宝鸡高新区已连续8天,金台区连续4天实现社会面病例零新增。
疫霾将尽,胜利可期!在历时17天的与病毒“赛跑”中,全市干群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最终实现了社会面清零。
闻令而动下沉一线万余名“大白”逆行而上
岁月静好的背后,是无数“逆行者”的负重前行。
战“疫”一线,流调筛查、核酸检测、隔离管控,每一个环节都有“大白”忙碌的身影。
他们有的是“夫妻档”。疫情防控一开始,陈仓汽车站疫情防控专班临时党支部书记刘晓锋,立即穿上“红马甲”,加班摸排登记所有住户信息,掌握家庭成员和核酸检测情况,发放服务联系卡。妻子黄利萍是宝鸡冶峰机动车检测站的员工,她加入到陈仓医院志愿者服务队伍,从3月9日起,一直在做宣传引导志愿工作。其间,因胆结石发作开始输液,过了几天病情有所缓解,她又投身抗疫一线。她说,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候,自己不能掉队。
他们有的是全家总动员。疫情来袭,市口腔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杨映东主动请缨到一线,从3月8日至今,他坚守工作岗位,没有回过一次家。杨映东的妻子张璐是市人民医院眼科护士,杨映东的父亲也是医生,他们都在岗位上。年幼的两个儿子交给杨映东的母亲照顾,其母亲在家庭群里留言说:“你们都放心的工作吧,家里有我,孩子有我……”
他们有的24小时值守在“哨点”。在西宝高速磻溪收费站出入口处,市城市管理执法局高新执法大队第五执法中队中队长罗振和队员们负责执勤。罗振把“卧室”搬到了收费站旁边,和帐篷里的同事一起吃住。他打开自己私家车的后备箱,放倒的座椅成了床垫,加上自带的被褥枕头,就成了一个极简版的“卧室”。有了这个“卧室”,他便整晚坚守岗位。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感人的瞬间记录不完。虽然不知道他们所有人的名字,更看不清他们的样子,但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们为“大白”。
请记住这个数字,11933。
全市1959名下沉干部、1580名社区工作人员、1334名医务工作者、4118名物业人员、2942名基层民警和志愿者,是他们奋战在主城区社区防控一线,负责落实小区封控管控措施、服务保障居民群众基本生活。
感动,因为他们的逆行而上!感谢,因为他们的奋勇向前!
党旗飘扬主动担当7万余名党员抗疫一线践初心
“如果你是一名共产党员,请站出来,立即就近到小区门岗、道路卡点、民生保障链等岗位报到,亮出身份、接受任务,参与疫情防控工作……”近期许多人的手机上都收到了这条短信。
市委组织部要求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认真落实省市关于疫情防控工作各项要求,严防疫情扩散蔓延,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成立主城区疫情封控管控区临时党委,以县区支援主城区突击队为单位成立临时党总支5个,在封控管理区成立小区网格临时党支部26个;指导各县区成立临时党支部993个,组建党员突击队2320支、党员服务队2878支,设立党员先锋岗3473个。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有经验,我报名。”请战的声音不绝于耳。广大党员积极响应,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冲锋在一线,战斗在前沿。在医疗救治、核酸检测、维护公共秩序、物资保障等领域,处处都有共产党员忙碌的身影。
冯万锐是宝鸡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的一名医生,3月9日,他下夜班后才休息了3个多小时,就接到电话被抽调到“猎鹰号”移动方舱实验室,被分到检验组。这段时间,由于检测量巨大,他在工作时几乎没有片刻休息时间,一个班下来常常累得精疲力竭。他说:“作为一名党员,组织叫我到哪里去,我就到哪里去。”
秋海娟是在金台区兰宝小区参与防疫工作的一名下沉干部,每天她同医护人员一起登门入户为居家隔离人员进行核酸采样,虽然穿着防护服爬楼梯比较累,可秋海娟说:“能为防疫作贡献,我很自豪。”
……
在我市疫情防控一线,像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1644个小区成立了以党员为负责人,以各级下沉干部、社区工作人员、医务工作者、物业人员、志愿者、基层民警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将工作专班人员姓名、职责及联系方式在小区进行了公示,安排专人负责居民生活物资的分拣、分发和配送。
今年37岁的付江华家住盛华园小区。疫情防控以来,还不是共产党员的付江华第一时间主动加入志愿者行列,被盛华园临时党支部指定为登记检样组组长,负责登记居民信息、小区消杀以及各组之间的工作协调。“这些天,我看到身边有很多党员积极投入到防控一线,极大地鼓舞着我、激励着我。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付江华说。“请党组织接受我,考察我,我会一如既往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在党需要我的时候挺身而出,不计个人得失,为党的事业增光添彩。”付江华在入党申请书上写道。
这一刻,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面对疫情,党员干部顶得住、冲在前,让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参与疫情防控工作人员共11.98万人,其中党员就达7.16万人。
全民参与汇聚力量夜以继日抗疫只为“春暖花开”
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凝聚起强大合力,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本轮疫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统筹部署,号召组织广大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物业人员等力量参与到防控一线。同时,特别关注居家隔离人员的物资保障和特殊群体的看病用药需求。
疫情管控期间,在主城区所有小区、单位封闭管理,交通停运的情况下,我市组织动员91户保供企业、96家超市、249个便利店、483个药店服务不打烊、不断供。
金桥福盛佳园总共330户居民,近段时间,居民的生活用品一直是在网上采购。21日后,由于部分网购订单不能及时送达,在宏文南路社区督导组、工作专班和志愿者的协助下,小区直接和超市对接。每天通过业主群,统计需要采购的物品,费用由小区物业先垫付。配送范围包括蔬菜、肉、鸡蛋等生活物资,第二天居民领菜时再交费。
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注,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少热心人士也积极主动投身到抗疫工作中去。
“全员核酸检测,一个都不能少。”这是防控重要内容之一,每天统一做核酸检测,也是群众参与度最高的一件事。
渭滨区金渭路社区巨一小区管控十多天来,每天清晨6点刚过,身穿志愿者红马甲的小区居民郑玉启都会拿着大喇叭,在小区楼下督促居民“赶紧下楼做核酸采样”,而且边走边提醒大家保持1米间隔距离。“全员核酸检测,一个都不能少,这不仅是政府的职责,咱每位市民都必须遵守,这样才能把‘病毒’查准找实堵死。”郑玉启给一些不理解和不配合的小区住户说。听完他的话,大家都自觉排队做核酸采样。
邻里互助,共渡难关,在抗击疫情期间,感人的故事不时涌现。
年过50的程平是一名在南方工作居住的宝鸡人,前段时间因为母亲生病回家探亲。他母亲住在金台区中山西路街道东门口社区。这个社区旧楼多、老人多。程平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主动承担了东南城巷21号、24号和29号楼老人的所需品采购任务,每天需要购买20份左右。除此之外,他还要接受社区临时安排的志愿者工作。“关键时刻,替家乡老人做点事,我心里乐滋滋的!”程平说。
还有不少企业、个人,虽不能投身抗疫一线,却主动捐款捐物,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在金台区豪城天下D区,社区居民李红霞将20桶酒精、100余个N95口罩、100多双医用橡胶手套送给小区大门前值守的志愿者。她说:“我受在新疆当兵的儿子委托来捐点物资,他回不来,希望为家乡贡献一点自己的力量。”
还有捐菜的、捐肉的,主动为志愿者送饭的……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更有不少企业积极捐款捐物,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捐款1000万元,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宝鸡卷烟厂)捐款100万元、捐献抗疫特殊党费50万元,陕西交通控股集团向我市捐赠价值30万元的防疫、生活物资……
这一笔笔爱心款、一件件爱心物资,展现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情怀。据统计,目前有176家社会组织踊跃投入到民生保障中,累计捐款捐物近2000万元。
一场战“疫”见证了一座城市强有力的决策力、执行力、凝聚力。宝鸡,正是凭着全市上下勠力同心、众志成城的精气神,凭着老秦人这股子拧劲儿,迎来了“春暖花开”。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