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慈 最早胎教的太妊
本报记者麻雪
  我们现在经常谈起“胎教”,强调孕妇应该保持乐观的情绪,并对胎儿进行文化的熏陶等。其实,早在三千多年前,古人就有了胎教文化。2020年4月,在岐山县京当镇杜宫村成立了周原艺术家创作基地。在这个村庄,有着“中国胎教第一人”——太妊,她就为我们做了好的表率。
  先周时期,太妊是周王季的妃子。她很有德行,孝敬自己的婆婆太姜,辅助自己的丈夫,端庄贤惠。
  怀孕以后,太妊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给自己拟定了“三不原则”——不良的场面不看,不好的声音和话语不听,不文雅的话不说。她生下的孩子姬昌后来成为周文王。太妊对幼时的姬昌进行启蒙时,发现他非常聪慧,学东西可以举一反三、以一而识百,她非常高兴。
  据传,太妊怀孕期间还非常注意饮食,不吃稀奇古怪的东西,以确保自己和孩子的安全。她还会给腹中的孩子读一些优美的诗歌,而且常常听王室乐工演奏动听的乐曲,她相信胎儿一定也能感受到。
  古人认为,胎儿在母体中容易被孕妇情绪、言行同化,所以孕妇必须谨守礼仪,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名为胎教。时至今日,我们很多准妈妈都非常注重胎教。育儿专家曾对接受过胎教的婴儿进行行为测评,发现经过胎教的宝宝出生后在情绪方面、视听等感觉能力方面、小手的抓握能力方面都表现得更优秀。看来,想要培养一个优秀的宝宝,就要从孕育生命的那一刻开始,因此准妈妈们要注意自己孕期的情绪管理,平时多听听音乐、看看书等,发展兴趣爱好,做一些愉悦身心的事情;同时,要均衡营养,还要早睡早起,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