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引娣在剪纸传习所创作
徐引娣展示剪纸作品
徐引娣剪纸作品《连年有余》
■本报记者祝嘉
在岐山县城,矗立着一座始建于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的太平寺塔,虽历经近千年风霜雨雪,但依然未改本来面貌。在依托太平寺塔打造的岐山县太平市街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岐山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徐引娣,正在自己的传习所里创作着。案台前,剪刀如燕子般飞舞,纸屑如花瓣般飘落,一会儿工夫,一幅剪纸作品《青铜母子虎》跃然眼前。这幅根据西周青铜器母衔子铜虎创作的剪纸,整体上富有文物的厚重,细节上又兼具剪纸的灵动,令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
徐引娣,生于1963年,岐山县故郡镇杜家村人。中共党员,岐山县政协委员,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岐山剪纸代表性传承人。从艺以来创作精品剪纸百余幅,其中,剪纸作品《八仙过海》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剪纸邀请赛”上获铜奖,《庆国庆》获“西秦巧娘”民间手工艺大赛一等奖、陕西省妇女手工艺技能大赛剪纸类二等奖,《连年有余》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剪纸艺术展”上获三等奖,《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沿黄九省(区)庆祝建党百年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上获金奖。
剪是生活
虎年剪虎,与其他剪纸艺人不同的是,徐引娣以文物虎为蓝本,又不拘泥于文物造型本身,创作时进行了二次修改,放大了老虎的耳朵和尾巴,调整了老虎的四肢比例,同时,将青铜器纹饰变为剪纸图案,使老虎看上去更加活泼可爱。虎年春节前夕,徐引娣的《青铜母子虎》作为宝鸡民间工艺美术作品的代表,受邀入展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虎虎生福——2022壬寅虎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
《青铜母子虎》从构思到完成,徐引娣只用了短短半个小时,但这半个小时工夫的背后,是她数十年如一日对剪纸艺术的热爱和执着。从小,徐引娣就看着母亲剪窗花、剪烟格,一张张普通的纸,在母亲的妙思巧手下,变成一幅幅充满情趣的生活场景。后来,徐引娣在母亲的指导下学习剪纸,她善观察、爱思考,看到小猫小狗,几下就能剪出栩栩如生的画面,各种样式的窗花、烟格、“喜”字、“福”字更是不在话下,逢年过节,乡亲们纷纷请她剪纸。
徐引娣不光跟母亲学,还注重博采众长。上世纪90年代,她经常去周边的周公庙、五丈原等景点参加交流会,在推销自己作品之外,更多的是向同行求教。看到好的作品,就买下来带回家。种庄稼、做家务之余,照着人家的样子自己画、自己剪。不管白天晚上,只要拿起剪刀,她就忘了劳累,甚至忘了吃饭和睡觉,几年下来,剪纸作品摞起来足有半人高。即便如此,徐引娣还是感到缺乏“艺术营养”,她便买来剪纸类期刊、书籍,如饥似渴地埋头研读,还参加省市文化单位组织的剪纸类培训班、研修班,虚心向老师同学请教。
在多年的探索中,徐引娣形成了“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的剪纸风格,作品画面丰富、造型夸张、细节生动,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剪是艺术
踏上剪纸之路后,徐引娣不满足于只剪些节庆用品,开始尝试创作有主题、有思想的艺术作品。她根据家乡文化剪出《周公》《孔子》《陕西十大怪》,根据民间习俗剪出《结婚图》《送葬图》《回娘家》,结合劳动场景剪出《播种希望》《五谷丰登》《富贵有余》……每一幅作品,都表达着她对生活的理解和希冀。
技艺上不断精进的徐引娣,不再将目光局限于乡村和庙会,而是大胆地走出去,参加各类展演和比赛,实现自己对艺术的追求。2004年,她的作品《八仙过海》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剪纸邀请赛”上获得铜奖,这份沉甸甸的荣誉给了她莫大的鼓舞和激励。此后,她不断参加全省乃至全国的展赛,并屡获大奖。2005年,著名杂志《家居廊》记者专程登门采访,以《剪不断,美夙愿》为题,图文并茂地向全世界读者介绍:“最平实的农家妇女,用最真诚的艺术语言,把自己最熟悉、最热爱的事物剪了出来。”2011年,徐引娣被授予岐山剪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2019年,她被授予岐山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在徐引娣的传习所里,展陈着她的各类剪纸作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主题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作品。这幅作品高1米、宽0.7米,上方是散发光芒的党徽图案,两边是融合了龙凤、花草等图案的艺术字,中间是两只相向而飞的凤凰,眼睛炯炯有神,翅膀纤毫毕现,尾巴飘逸洒脱。其下方,三个孩子高举双臂,作势擂响一面大鼓;旁边,大朵的牡丹花开正盛。徐引娣说,这幅作品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创作的,寓意在党的领导下,群众的生活蒸蒸日上,在“凤凰于飞”的岐山,娃娃们也以擂鼓的方式为党庆生。2021年9月,这幅作品在“沿黄九省(区)庆祝建党百年民间工艺美术精品展”上荣获金奖。
剪是人生
回顾数十年的艺术生涯,徐引娣说,当初学习剪纸,只觉得好看、好玩,但支撑她一路走来的,除了兴趣,还有责任。“宝鸡是周秦故地、礼乐之乡,作为非遗传承人,我有责任弘扬民间艺术、讲好宝鸡故事。”
2008年,第十二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安举行,徐引娣受邀代表宝鸡民间艺人赴陕西展馆参展。一天,时任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何厚铧参观陕西展馆,走到岐山县展厅入口,突然停下脚步,饶有兴趣地欣赏起徐引娣的剪纸作品。看到一幅幅活灵活现的人物和动物,何厚铧由衷地赞叹:“真了不起!”这时,有人提出:“现场表演一下!”徐引娣随即拿起剪刀,轻车熟路地剪了一幅《鼠年富贵》,大眼睛、圆耳朵的小老鼠机灵可爱,令何厚铧和其他嘉宾赞不绝口。
徐引娣出名后,不断有人向她学艺,她总是来者不拒、“倾囊”相授。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徐引娣心里明白,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乡亲们的鼓励和帮助,自己没有理由不把毕生所学传授下去。近年来,她积极赴县上举办的剪纸班任教,义务教授剪纸技艺,累计培训剪纸爱好者数百人。省内一些大专院校美术教师也慕名来访,将她的剪纸作品收入教材,作为指导学生创作的范本。
2021年,徐引娣位于太平市街区的岐山剪纸传习所成立,几乎每天,她都会步行来到这里,一边哼着小曲,一边随手创作。不时有人走进这间20余平方米的屋子,无论附近的居民,还是路过的游客,都会被满屋的作品所吸引,徐引娣也会即兴表演一番,按照观众的命题剪幅作品出来。
“我喜欢给大家表演。”徐引娣说,她一直有个梦想,就是能到国外去,现场给外国人表演剪纸,“让他们看看,咱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