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绘就生态环境“高颜值”
——2021年我市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纪实
    金渭之会美如画李世平摄

  本报记者麻雪
  阳光照射下,市区金渭湖波光粼粼,水鸟翩跹,构成一幅自然祥和的画面;清姜河、千渭之会河畔,许多常绿植物铺设出绿的底色,衬托着洁白的蒹葭、芦花,更显几分诗情……水韵、绿韵、诗韵,大美宝鸡,展现出山环水抱、葱茏秀美的生态画卷。
  2021年,我市坚持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生态环境安全作为第一要务,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奋力开创“十四五”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局面,努力让宝鸡人民生活在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之中。
  关键词:殊荣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2021年6月,在新华网主办的第七届绿色发展论坛暨点赞·中国绿色影响力典范(2021)活动中,我市获得“践行生态文明发展优秀城市”殊荣。
  金秋十月,再传佳讯,凤县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渭滨区、麟游县荣获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我市创建总数位居全省第一。尤其是渭滨区,开创了西北主城区获得此项殊荣的先河。去年,位于渭滨区、与宝鸡文化艺术中心相邻的金陵古渡主题文化公园建成,该公园景致、文化底蕴相得益彰,让历史文化与现代都市拥抱,构成了最美的城市会客厅和文化展示区,成为城市新地标。
  同时,姜谭经开区、凤翔高新区被省生态环境厅、省科学技术厅、省商务厅确定为第一批产业园区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试点园区(全省共此两个园区),9个建设项目享受试点政策红利,涉及总投资超11亿元。我市还因此组织、承办了全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培训班,凤翔高新区试点经验向全省推广。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不久前,记者在位于市区西宝路的宝鸡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看到,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市众多镇、街区的空气环境质量各项指标。
  据了解,为全面提升宝鸡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精准度和针对性,我市在蓝天保卫战中,不断加快各镇街级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步伐。去年,完成89个镇街空气自动监测站建设,实现了镇街空气自动监测站全覆盖。
  2021年,我市聚焦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这一中心,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大力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用地四大结构调整。经过全市共同努力,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各项指标创历史最好: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市区PM2.5平均浓度40ug/m3,同比下降14.9%;优良天数295天,优良率81%,同比增加13天;重污染天数6天,同比减少3天;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04,同比下降9.2%,位居关中和汾渭平原城市第一。
  2021年,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分析大气污染防治形势,专题部署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强化日常调度,对标阶段攻坚目标,采取每月调度进展、召开点评会议、通报排名等方式促进任务落实;开展源头企业治理、坚持科学预测,多措并举治污降霾。
  一次次重要会议、一项项周密部署、一场场联合执法行动,全市齐心协力,一起保卫蓝天。
  市生态环境局副县级督查专员刘少安说:“去年我市空气质量再创新高,全市13个县区空气质量均大幅改善,9个县区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年,我们将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碧水、净土住得安心吃得放心
  去年,我市推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14个国控断面平均水质全部优良,城市水环境质量指数3.92,位居全省第四、关中第一。
  又是一个“第一”!这一个个“第一”的背后,凝聚了我市生态环境系统工作人员的努力,更体现了宝鸡人守护生态家园的决心。
  2021年,市生态环境系统对渭河干流及14条重要支流、3条人工输水渠开展排查,完成无人机航测490平方公里。同时,加大流域综合治理,组织编制渭滨区晁峪河水生态治理、岐山县麦李河流域生态修复等工程治理方案。截至目前,渭滨区清姜河水源保护、宝鸡高新区通峪河及磻溪河生态治理等项目,已完成生态治理修复、围网标识、截污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工程。
  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对老百姓来说是最关注的问题。为此,我市争取省级专项资金300万元,采取完善标识、围网和视频监控等措施,对全市11个“千吨万人”水源地保护区持续开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农村水源地保护水平。
  持续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及黑臭水体治理,将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设施纳入全市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理范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位居全省前列。
  打好净土保卫战,才能让百姓住得安心、吃得放心。
  2021年,我市建立健全土壤污染监管体制,加大对污染地块、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力度,强化部门协同管理。同时,加强土壤污染风险防控机制建设,积极推进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和自行监测工作,完成61家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此外,着力开展涉镉重金属企业排查整治,实施土壤治理修复,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管,进行重点生态功能区评估考核等多项工作。
  不断提升生态环境“高颜值”,才能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2年,我市将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统筹推进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