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西秦“巧娘”织锦绣
——记国家级非遗项目西秦刺绣传承人之一王秀萍

    王秀萍精心绣制作品

    王秀萍热爱刺绣艺术,刺绣对她来说是一种享受。

    王秀萍展示她的“虎”主题刺绣作品

  本报记者麻雪
  展现在眼前的这几件“虎”主题的刺绣艺术品很精美,威武霸气的虎头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细致之处,毛发毕现;身姿矫健的上山虎,形神兼备、生动传神、呼之欲出……农历虎年即将到来,记者日前看到了王秀萍用西秦刺绣的工艺绣出的“虎”。王秀萍今年51岁,被誉为西秦“巧娘”,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西秦刺绣传承人之一、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谈起她的刺绣故事,以及和“秦绣”的渊源,也如同五彩丝线织就的绣品一样绚丽。
  王秀萍,国家级非遗项目西秦刺绣传承人之一,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现为千阳县秀萍刺绣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千阳县职业中专特聘刺绣教师。她是第十二届、十三届陕西省人大代表。王秀萍的作品《盛世八骏》于2013年获宝鸡市旅游商品大赛银奖,同年获得陕西省妇女手工艺技能大赛一等奖;2017年她的作品《何尊》获宝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赛三等奖;2018年她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2018年她的作品《千阳红》获千阳西秦刺绣绣品大赛二等奖;2019年她获得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20年她在全国刺绣手工艺大赛上荣获铜奖。
  痴迷“母亲的艺术”
  千阳县乡村的农闲时期,热乎乎的炕头上,外婆、母亲以及大姑娘小媳妇们围坐在一起,穿针引线,用花布、五彩线等,做出花花绿绿或可爱或威猛的虎头帽、虎头鞋,以及出嫁时准备的绣品……
  在千阳县水沟镇柿沟村,儿时的王秀萍跟随母亲学习刺绣,正是因为这种代代相传、口传手教的传承方式,西秦刺绣也被称为“母亲的艺术”。2008年,西秦刺绣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千阳县更是涌现出一大批西秦刺绣“巧娘”。
  “我16岁时开始正式跟着师傅学刺绣,同时学刺绣的人中,我是年龄最小的,但是师傅说,我是悟性最好的、灵性最好的,只学了几天,就能绣出师傅很满意的作品来。”王秀萍笑着回忆道。
  后来,王秀萍在职中学过服装专业,毕业后还开过服装店。2004年,千阳县开始大力发展刺绣产业,这为喜爱刺绣艺术的王秀萍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她放下服装店的生意,走上刺绣艺术的创业之路。创业之路是艰辛的,没有地方,她就在自己家里搭绣架,没有员工,她就托亲戚朋友去招。在王秀萍的传授下,20多名妇女很快掌握了刺绣的针法,一件件刺绣作品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青睐,远销省内外,曾赴全国一线大城市展销。
  2008年时,西秦刺绣被列为国家级非遗,王秀萍的工作热情更高。很快,一块名为“秀萍绣庄”的匾额挂在了她的房门前。2011年,千阳县职业中专开设了民族刺绣专业,王秀萍被学校聘为刺绣代课教师,她和她的秀萍绣庄,一起走进了校园。
  专注西秦仿真刺绣
  在路边随便看到一棵树、一朵花,就能很快在脑海中设计出它们的刺绣图,用什么颜色的线、什么针法、如何构图布局……不得不说这便是一种灵性。因为对刺绣有着发自内心的热爱,在王秀萍的眼中,花草树木、日月星河等自然万物,都可以用针线绣在她的作品中。
  在千阳县职业中专的“秀萍绣庄”里,有一幅幅生动的“水墨画”,还不乏古代名人的“绘画”作品,例如,齐白石画的虾、郑板桥画的竹、韩滉画的《五牛图》等。走近细看,竟然是一针一线绣出来的,生动逼真,令人称奇。
  还有一些人会拿来现代人的书画、摄影作品,请王秀萍把它们变成刺绣作品,她仍然能绣制得惟妙惟肖。
  绣庄里,更有一件件青铜器的绣品,有着古朴的青铜光泽、青铜纹饰,立体感很强,可谓巧夺天工!宝鸡被誉为“青铜器之乡”,如何把代表家乡历史文化的元素制作成绣品,王秀萍已经记不清去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进行仔细地观察和学习多少次了,她还向苏州的刺绣老师和专家请教,借鉴外地的刺绣经验。经过精心设计、绣制,终于诞生了青铜器刺绣作品,成为我市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纪念品。
  “我经常参加各种培训,接触到的刺绣艺人、看到的刺绣技艺越来越多,便开始结合实际对传统西秦刺绣进行反复改良,并专注西秦仿真刺绣的技艺。”王秀萍介绍道,“比如,传统的西秦刺绣很少用到渐变色。在绣水墨画、青铜器等绣品的时候,我就会加入渐变色的丝线,其实,针法还是西秦刺绣的针法,但是绣出来的作品就更加生动逼真。”
  记者在采访时,看着绣庄里一个个微微低着头专注刺绣的绣娘,突然想到一个问题:“王老师,刺绣时会久坐,低头刺绣时间也比较长,腰部、颈部会感到累吧?”
  王秀萍笑着介绍道:“因为喜爱,我会把刺绣作为一个爱好,刺绣的过程也成为一种享受,甚至感觉如同品茶、绘画一般,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所以,身体就不会觉得累。当然,在绣庄里,我们很注意绣架的高度、斜度,保证腰部、颈部不要过分用力;还注意坚持每天八小时工作制,以及节假日休息等。”
  在多次省市技能大赛中,秀萍绣庄的作品均获得奖项,王秀萍也被授予“宝鸡市职工创业明星”称号。目前,在秀萍绣庄接受培训的农村妇女超过600人,还有千阳县职业中专的300多名学生。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王秀萍心系群众,努力当好群众致富的领路人。
  致力培养“后起之秀”
  虎年即将来临,一件件生动的“虎”主题西秦仿真刺绣艺术品,颇受关注。王秀萍说,诸如这样的刺绣艺术品虽然价格高,有五百至几千元的,甚至有几万元的,但因为这些都是她与绣庄里的绣娘花费几个月时间,一针一线绣出来的高档艺术品,仍然受到不少人的欢迎。
  为保证每件西秦仿真刺绣艺术品质量达标,王秀萍并不以计件的方式考核绣娘们,每件作品她都要严格把关,达不到标准绝不对外销售。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引领着西秦仿真刺绣艺术品不断走向新高度。
  历经十多年的发展,秀萍绣庄已成为西秦刺绣的排头兵之一,绣出了不少远销国内外的作品,王秀萍也成了千阳县家喻户晓的西秦“巧娘”。
  如今的千阳刺绣,已经成为一个品牌产业,慕名而来的客户不计其数。王秀萍告诉记者,今年她在接到“虎”主题西秦仿真刺绣艺术品的订单时,也有客户需要大批量的千阳虎头鞋、虎头帽、虎头枕、布艺老虎等,她会热情接洽,并很快转给其他刺绣合作社,同样,其他合作社接到西秦仿真刺绣艺术品的订单,也会介绍到她这里,大家形成一个合作链,共同致富。
  问及她和绣庄未来的发展之路,王秀萍说,会和千阳职业中专继续合作,培养更多刺绣专业的学生,西秦刺绣作为一个国家级非遗项目,需要的是传承和发展,所以她们会致力于培养后起之秀。
  王秀萍重视刺绣作品的创新,对刺绣文创作品很关注。2021年6月,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举办了一次毕业生作品展,体现出高校艺术教学与本土艺术创作的结合。有一些大学生的作品,就是对布老虎的外形和五官进行夸张变形,从不同角度展现千阳刺绣布老虎。这引起了她的极大兴趣。
  王秀萍说,她们绣庄的作品也得到了宝鸡文理学院教授的认可,希望共同设计出更多刺绣文创产品,以非遗文化的特色元素紧跟现代时尚生活,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西秦刺绣艺术。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