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浩荣,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数控一车间机床性能试验室装配钳工、“田浩荣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主要从事国家重大专项及高档数控机床的装配工作,先后获得“陕西省首届十大杰出工人”“陕西省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机械工业百名工匠”“三秦工匠”“最美劳动者——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检查全功能数控机床床头箱精度 检查立式加工中心几何精度 本报记者裴兴斌
一个普通的装配钳工,很难与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人大代表等殊荣联系起来。然而,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数控一车间机床性能试验室装配钳工田浩荣,不但是宝鸡工业界技术工人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一人,而且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从小种下“技术种子”
田浩荣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田德钊生前曾是宝鸡电影公司的一名技术工人,每天早出晚归,还常常把钻研技术的感悟和日常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写在日记里。这一切,都被田浩荣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总是趁父亲不在家时,偷偷翻看父亲的日记。技术的种子就这样早早地播进了他幼小的心田。初中毕业后,凭着优异的学习成绩,田浩荣完全可以去读高中、上大学,但他却选择了宝鸡技师学院钳工专业。他在日记里写道:“父亲是我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教会我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人生价值。”
进厂之初,田浩荣主要从事床头箱装配。初试牛刀,田浩荣就深刻感受到理论所学和实际操作之间的巨大差距。每到这个时候,父亲每天伏案钻研业务的身影就会浮现在他脑海里。是啊,父亲勤勤恳恳干了一辈子电影技术工尚且如此,他一个初生牛犊怎能满足于学校里学的那点知识?从那时候起,装配车间每天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岗的总是田浩荣。正是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并能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装配实践中去,渐渐就形成了一套科学的装配方法,既加快了工作速度,提高了效率,还保证了质量。
田浩荣有个习惯:任务不完成,问题不解决,绝不罢休。同事们为此送他一个绰号——“拼命三郎”。2009年,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战胜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迎来了大发展,产品订单雪花般飞来,所有车间都满负荷运转。田浩荣更是把所有的节假日和休息时间交给了公司。有段时间,一连3个月儿子没看到爸爸,还以为爸爸在外出差。因劳累过度,田浩荣感冒引起剧烈咳嗽,妻子心疼地说:“再硬朗的身体也是肉长的,长期透支体力,总有一天会吃不消,你就请假在家休养几天吧!”然而,田浩荣却一头扎进车间,干得比平时更卖力……
创造了“田浩荣操作法”
1998年,是田浩荣人生历程中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那一年,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开始研制生产CK全功能数控车床。最初,公司采取的是单人单机装配方法。由于工人装配经验不足,常出现主轴研死现象,造成整套车床报废。而主轴上所用的轴承都是进口的,价格昂贵,给公司带来不小的损失。田浩荣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进入了公司高层领导的视野——因为他装配的车床很少发生主轴研死现象。很快,公司成立了CK全功能数控车床床头箱装配小组,田浩荣担任小组长。
这副担子可不轻啊,它直接关系到公司CK全功能数控车床研发的成败。更要命的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床头、刀架等液压系统的装配,问题很难找,看不到也摸不着,全凭经验、感觉和个人理解去判断。由于怕承担风险,几乎没人愿意参与。因此,说是装配小组,实际进行操作的就田浩荣一人。他几乎放弃了所有休息时间,没日没夜地摸索、尝试、总结。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历了无数次努力后,田浩荣终于总结出一套完整的装配方法及轴承隔套计算公式,成功解决了主轴研死现象。在公司CK全功能数控车床逐步实现批量生产后,田浩荣由装配车间调入数控车间。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全新的机床品种,田浩荣勤学苦练,虚心请教,消化图纸,经过反复实践,逐步摸索出了CK机床床头箱装配方法——田浩荣数控车床主轴装配操作法。实践证明,田浩荣操作法既简便又实用,误差小,效率高,很快就在全车间推广。后来,“田浩荣操作法”被省总工会评为“陕西省职工先进操作法”,在全省机械行业推广。
专攻“卡脖子”技术难题
机床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母机,是加工制造的关键设备。机床的加工精度、效率和柔性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制造水平。这几年,随着公司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田浩荣努力学习高端数控机床知识,冲锋在前,毅然承担起公司第一台五轴联动机床BMC—500TV试制任务,挑起高端数控机床研发试制任务的“大梁”。
试制之初,遇到数不清的困难和问题,一切都在艰苦的摸索中进行。有一次,拖板部分Y向和Z向导轨的直线性返修达7次之多,还是没有达到技术要求的0.01mm。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田浩荣和他的装配团队决定利用自准直仪测量的结果,分段进行手工砂配。一遍遍地测量,一段段地确定导轨的凸凹走势,砂一次测量一遍。最初时,还不能很好掌握导轨修配的技巧,这一次测量已到0.01mm之内,想修配得更好,再修配一次,争取达到0.006mm—0.007mm以内,但是再修一次却到了0.015mm。田浩荣没有气馁,经过无数次的反复,最终把机床导轨的直线性做到了0.005mm以内,比技术要求提高了一倍。这台机床最后交检时,直线性达到0.003mm。关键技术的破解,为公司高端数控机床的研发生产创造了条件。
其实,能够取得这样的结果,完全缘于田浩荣对自己技术的苛刻要求。他装配过公司所有型号的机床,对于机床结构和功能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对机床的精密程度,如果规定要求0.01mm,他要求自己达到0.005mm,确保装配的机床达到最佳。为此,他曾把机床重复定位精度做到了0.001mm,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70。
正是因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几年来,田浩荣装配过的机床没有出现一起用户投诉,他连年被评为“质量信得过个人”,交检合格率为100%,一等品率保持在98%以上。同时,由田浩荣参与试制研发的高速数控车床、精密数控切削中心、五轴车铣复合中心等高端产品运用到高端领域,水平达到行业领先,关键技术可替代进口,为企业数控机床市场占有率的大幅提升和“宝鸡机床”品牌做强做大作出了突出贡献。
技艺传承的“匠师”
随着企业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工序间协作也越来越强,一些高精尖设备和复杂技术难题、重点课题项目,仅仅靠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团队优势,凝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2012年,以田浩荣名字命名的田浩荣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立足企业生产经营创新攻关。
作为工作室带头人,田浩荣带领团队,积极承担新产品开发与成熟产品持续改进、国家重大专项、国际国内售后服务和急难险重突击任务,完成技术攻关项目30余项,其先进做法和经验在全省推广交流,多次受邀为省内外职业技术院校进行技术讲座和交流。工作室发挥成员特长,几乎参与了厂里所有新产品试制工作,经常跨部门解决疑难问题,通过实训、实操、实赛,培养出了一大批在数控机床装配操作领域的优秀人才,团队成员实现了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的高度融合。2017年,该工作室被认定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田浩荣认为,“技艺就是在手手相传、口口相授中薪火不绝的。”这些年,不管谁遇到问题,他都会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经验、方法传授给对方,他在传授技术的同时,也将自己踏实、勤奋、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带给了大家。班组成员都以他为榜样,技术上“传、帮、带”,工作中“赶、比、拼”,形成和谐向上的氛围。同事们也发自内心地说:“业务精湛只是‘匠人’,而毫不藏私才是真正的‘匠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