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钛集团的钛材生产线徐小红摄 1966年,建设中的宝鸡桥梁厂。 1944年,申新纱厂的窑洞车间。 运输钢管 中铁宝桥生产的高速道岔徐小红摄 法士特公司一角 ●抗日战争时期,宝鸡形成了沿陇海铁路,西到城区、东到岐山蔡家坡,汇聚有工合合作社和工厂达200多家的“秦宝十里铺工业区”,被称为“中国抗战中最伟大的奇迹”。
●“一五”时期,国家在宝鸡工业的投资为4112万元,新建26户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1957年宝鸡工业企业发展到408家,工业总产值1.9亿多元,首次超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宝鸡被列为国家“三线建设”重点地区,工业发展迎来了第二次高潮,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确立了西部工业重镇的基本格局。
●2017年7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宝鸡视察时,一连说了三个“没想到”,其中一个就是没想到宝鸡工业这么好,并寄语宝鸡:“装备中国,走向世界。”
●目前,宝鸡工业结构涵盖38个门类、317个行业,40多种产品在国内国际具有行业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贸易伙伴遍及世界156个国家和地区,具备建设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基础条件。
“秀兰,我把洗衣机给你买回来咧!”今年62岁的市民张德福,每当想起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总是津津乐道那个年代的宝鸡工业。
“那都是老皇历了。现在的宝鸡工业更厉害,神舟系列飞船、C919大型客机、万米深潜‘奋斗者号’、‘嫦娥号’等大国重器,都有宝鸡的关键零部件和宝鸡工人的智慧!”他的儿子张小兵安慰道。
“既可上天,也可入海;既可钻采,也可搭桥!”女儿张小丽再补充一句。
两代人的一段对话,折射出宝鸡工业的时代变迁。
一座火车拉来的工业城市
人们常说:宝鸡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又说:宝鸡因交通而兴,因工业而强。这些说法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论?这还要从八十多年前讲起。
往事并不如烟。走进金台区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推开厚重的窑洞大门,气势恢宏的“窑洞工厂”顿时映入眼帘,一段尘封已久的抗战工业内迁史在此留存,宝鸡工业传奇的发展史也由此展开。
“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的近代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和长江流域,内陆工业基础十分薄弱。”长期研究抗战工业内迁史的宝鸡学者冯驱说,彼时的宝鸡只是一座仅有六七千人口的农业小县,几乎没有近代工业,只有百十家手工业作坊。
1936年,陇海铁路修到了宝鸡,为这里打开了通往外界的大门,也为抗战时期的工业内迁奠定了基础。从1938年8月起,武汉申新纱厂和福新面粉厂采用火车运输的方式,将企业连根拔起迁至宝鸡。这两家企业拥有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是国内举足轻重的工厂。
“修建‘窑洞工厂’非常困难,宝鸡当地砖头供应不足,厂方就从咸阳、西安等地购买,顺铁路运来。所需的石灰也要到数百公里之外的耀县拉运。”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管委会办公室主任王敏说,此地原名陈仓峪,当时更名为长乐塬,寄托了长久安乐的美好愿望。
据史料记载,从武汉、河南、山西等地迁入宝鸡的工厂共计15家,沿陇海铁路分布,汇聚在以十里铺为中心的区域内。
在大批企业内迁的同时,轰轰烈烈的工合运动也在宝鸡展开。
“1938年8月5日,中国工业合作协会成立于武汉。8月26日,工合的第一个派出机构西北区办事处在宝鸡挂牌成立。”身兼中国工业合作协会理事的冯驱说。作为工合运动发起者和重要领导者之一,路易·艾黎从汉口来到了宝鸡,组织失业工人和战争难民,建立和发展抗战工业。
从工合西北区办事处最早在宝鸡成立的大华打铁合作社开始,宝鸡陆续创办起百余个生产合作社,涵盖织布、打铁、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宝鸡也因此被称为“工合城”。到1940年4月,工合西北区办事处已发展工业合作社557个。
在那段艰难的岁月里,宝鸡形成了沿陇海铁路,西到城区、东到岐山蔡家坡,汇聚有工合合作社和工厂达200多家的“秦宝十里铺工业区”,被知名学者林语堂称为“中国抗战中最伟大的奇迹”。抗战期间,文学家茅盾路过宝鸡时,留下了“水一样流转的山货、山一样堆集的商品和原料”的慨叹,称赞宝鸡为“战时‘景气’的宠儿”。
工厂内迁和工合运动使宝鸡成为抗战时期重要的战略后方基地,一批批工业设备、一群群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如潮水般涌入,为宝鸡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注入了活力。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陆续从内迁的工厂里,选拔了数千名技术骨干支援全国各地。获得新生的西北机器厂,包建和援建了国内10多家军工企业,为全国各地的援建企业输送管理干部和技术工人2520名。
转眼到了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启动实施。国家在宝鸡投资工业生产建设,形成了宝鸡工业自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大发展。“仅‘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就在宝鸡建成了宝成仪表厂、长岭机器厂、宝鸡石油钢管厂、宝鸡酒精厂、烽火无线电厂、群力无线电厂、陕西机床厂、渭阳柴油机厂等大中型企业,形成了以机械、电子工业为重点的西北工业基地。其中,前三家企业被列入国家‘一五’建设156项重点工程。”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会亚说。
“1955年建厂时,清姜坡上全是土路,几家人住一间大房子,中间只用蚊帐隔开,洗衣服要去清姜河……为了建设新中国,大家天不怕地不怕,大干快上拼命工作。”九旬退休职工谷光对长岭机器厂初建时的“激情岁月”记忆犹新。他说,靠人推、牛拖、杠子滚,一砖一瓦建设起了这个新中国电子工厂。
“一五”时期,国家在宝鸡工业的投资为4112万元,新建26户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在工业经济大潮的带动下,1957年宝鸡工业企业发展到408家,工业总产值1.9亿多元,职工增至3.23万人。也是在这一年,宝鸡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时间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后,宝鸡被列为国家“三线建设”重点地区,宝光电工厂、秦川机床厂、宝鸡桥梁厂、宝鸡铲车厂等一批企业的内迁和兴建,使宝鸡工业建设迎来了发展的第二次高潮,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由此确立了西部工业重镇的基本格局。
“宝鸡桥梁厂是由沈阳桥梁厂、山海关桥梁厂部分搬迁后建成的。”九旬退休职工凌传雄说,1965年,国家从全国铁路系统抽调1200多名职工,在“靠山隐蔽”的宝鸡组建了桥梁厂(中铁宝桥集团的前身)。当时,在工人中流传着一句顺口溜: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宝鸡各企业拼质量、拼速度,你争我抢为祖国工业多作贡献。
回望这段历史不难发现:陇海铁路修通至宝鸡,带来了工业发展的机遇;抗战精神和工合运动,给宝鸡播下了民族工业的火种;国家“一五”和“三线建设”,让宝鸡工业数量急剧增加、体量日渐增大。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发展的车轮驶入了市场经济大道,宝鸡工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陕西机床厂的发展壮大,引进了洗衣机生产线,陕西洗衣机厂也随之诞生。作为宝鸡的名牌产品,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双鸥牌洗衣机曾风靡一时,一机难求。
同时代,宝鸡的明星产品还有不少,“大树底下好乘凉”的长岭电冰箱,骑在路上令人羡慕的“渭阳”摩托车。这些产品俏销大江南北,在宝鸡本地甚至要凭票供应,托熟人“找路子”抢购。
据《宝鸡市志》记载:从1949年宝鸡解放后开始,截至1990年底,宝鸡开发生产的工业新产品有2000多种,其中178种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秦”字灯泡、“烽火”收录机、“宝花”空调、“华山”农用车等老名牌产品,至今令许多宝鸡人念念不忘。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和东南沿海经济的加速崛起,深处内陆腹地的宝鸡工业在激烈竞争中渐失颜色,曾经享誉大江南北的不少老品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然而,宝鸡工业并未就此沉沦,而是直面市场,在改革创新中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着力改造老工业基地、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以产权改革为中心的改制重组,成为宝鸡工业“涅槃重生”的手段之一。全市国有企业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展开了顺应市场经济的多轮改革,一批颇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大型工业企业集团,逐渐形成规模并重新焕发出激情与活力。
大国重器彰显宝鸡力量
2016年是宝鸡工业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年份。这一年,我市启动工业强市“1553”行动计划——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钛及钛合金、烟酒食品、能源化工、优势装备制造“五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航空航天、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及光通信、生物医药与健康设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智能制造“五大战略新兴产业”,改造提升建材、纺织服装、有色冶金“三大特色产业”,打造一批在国内国际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下转第三版)
宝鸡石油机械公司一角姚东摄 宝鸡机床生产线徐小红摄 (上接第二版)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2017年7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宝鸡视察时,一连说了三个“没想到”,其中一个就是没想到宝鸡工业这么好,并寄语宝鸡:“装备中国,走向世界。”
“铭记总理嘱托,肩扛担当使命。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站在国家层面思考、谋划宝鸡装备制造业发展,于2018年适时提出打造‘装备制造业名城’的目标。”市工信局负责人说。
2019年7月,宝鸡市与陕西省五个省级部门共同签署《省市共促宝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立足宝鸡制造业基础优势,聚合政策优势,支持工业企业退城入园、“腾笼换鸟”,融合发展,引领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当年11月,《宝鸡市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方案》获批,提出从强化创新驱动、加快金融创新、实施产业互联网+战略等方面,提高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企业创新能力,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的新型工业示范基地。
“十三五”时期,我市聚力打造钛及钛合金、优势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等五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围绕“工业航母”,聚集了一批产业链“护航舰队”共同扬帆远航。一大批装备制造业企业显示出强大的动能,全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高于同期GDP增速,总产值占到规模以上工业的35%。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从新中国建设时期走过来的一批宝鸡企业,从容不迫地延续着“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血脉,秉持着“责任第一、经济第二”的理念,祖国最需要什么,就研发和制造什么。
“机床号称工业的母机,是工业化的基础和摇篮。我们之所以始终坚守机床主业不动摇,一是中国的工业化离不开机床工业的发展,我们肩负着做大做强中国机床工业的历史使命;二是我们坚信中国人能做出好机床,我们有这个信心!”宝鸡机床集团负责人如是说。
肩负使命,胸怀自信,宝鸡机床集团硬是把自己“逼”成了国内机床行业的排头兵。50多年来,无论市场形势如何变化,公司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强基固本,练好内功”;始终坚持“铁拳抓质量,精心创品牌”。如今,宝鸡机床集团已成为国内机床工业的一面旗帜,可谓不辱使命。
正是这种家国情怀、责任担当,让宝鸡众多国企在“为国争光”的道路上豪迈而从容。
钛材“国标”制定者宝钛集团,始终不忘自己的“国字号”身份,先后为我国第一颗氢弹的成功爆炸、第一艘核潜艇的顺利下水、第一颗软着陆卫星顺利返回地面、首次向太平洋海域成功发射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发射神舟号宇宙飞船等,提供了关键性的稀有金属材料,为中国的国防建设和尖端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依托精良的科研团队,从下潜深度4500米的“深海勇士号”,到创造10909米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的“奋斗者号”,宝钛集团研制的钛合金载人球壳作为载人潜水器的核心部件,为祖国科学研究提供了硬件保障。
七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中铁宝桥,打破西方个别国家的技术垄断和封锁,成功研发出时速250公里客专道岔和时速350公里高速道岔,为“中国高铁”完美“起飞”奠定了坚实基础,被誉为“中国铁路的争光岔和争气岔”。与此同时,该企业还凭借自身的研发实力,跻身世界三大铁路道岔制造商行列,参建的各种大桥实现了17次跨越黄河、15次连接海岛、30次飞越长江,为“中国桥梁”赶超发达国家、引领世界先进水平作出了积极贡献。
背靠“石油钻采设备”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中心,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研发相继向7000米、9000米、12000米钻机挺进,使我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能够生产万米钻机的国家。如今,宝石机械凭借海底可探千米、陆上可钻万米的实力,成为世界上陆海双钻集于一身的最强企业。
在竭尽全力“装备中国”的同时,宝鸡制造业也在昂首阔步走向世界。
国际市场采购的中国钻机,75%以上出自宝石机械,尤其在北美高端市场和中东油气主产区,宝石机械是最受青睐的主流品牌。在一次国际石油装备采购竞标后,宝石机械的品质让竞争对手折服,全球石油钻采装备行业巨头——美国国民油井公司的CEO表示:“宝石机械是我们敬重的对手。”
有“国际标王”之称的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不但为我国“西气东输”立下汗马功劳,而且还曾一举中标印度“东气西送”管线1239公里,创造了我国石油装备制造出口的新纪录。当前,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是我国四大油气战略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家公司作为这个项目的主要管材供应商,已经提供优质钢管近百万吨。“有好几家外国公司三番五次想用重金挖走我们的技术专家,都被婉言谢绝。”公司研发部门的负责人说,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如今在国际市场,宝石钢管生产的连续油管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名片。
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宝鸡装备制造远不止这些。如今,宝鸡生产的吉利发动机、汉德车桥、法士特变速器、机床工具、石油装备等许多产品,搭乘国际货运班列直达中西亚和欧洲。秦川机床在美国芝加哥、宝鸡机床在俄罗斯奔萨州、红旗民爆在吉尔吉斯斯坦设立了基地。眉县砖机出口到巴基斯坦、印度等30多个国家,宝鸡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的防务装甲车、旋翼机等产品销往非洲10多个国家,宝鸡钛材出口50多个国家和地区。宝鸡的贸易伙伴遍及世界156个国家和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占到了全市进出口总值的70%以上。
然而,随着国内经济飞速发展和国际环境的重大变化,工业领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热心的宝鸡市民,开始担心起宝鸡工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一向表现突出的装备制造业。
“制造业强市方兴未艾,高质量发展蹄疾步稳。”市统计局工作人员分析“十三五”期间我市工业状况后,给出了这样的结论。截至2020年底,全市工业企业近8000家,比2015年增加15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有844家。
更加令人欣喜的是,“为国争光”的宝鸡装备制造企业,并不总是老面孔。在“大块头”集团企业竞相发力的同时,一大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在逐浪远方。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有17家中小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仅次于西安。这些企业虽然规模不大,却拥有各自的“独门绝活”和“拳头产品”,在国家级工程项目上,频频贡献着宝鸡力量。
2021年10月16日,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三名航天员乘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进入中国空间站,开启为期6个月的太空之旅。世界为之瞩目。
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又有宝鸡智慧参与其中,陕西航天时代导航设备有限公司(7107厂)为火箭控制系统配套了6只捷联动调陀螺仪和一套系统调节器,也就是给火箭装上了“火眼金睛”和“油门”智能调节器。据了解,从神舟一号到十三号,该公司全部参与其中,每一次,每个陀螺仪都要经过一百多道组装工序,满足几十项指标要求。
中铁高铁电气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接触网供电设备,不仅填补了我国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关键技术的空白,而且还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行业技术标准和试验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之一。
“宝鸡鑫诺悄悄干了一件大事,牛!”近日,“宝鸡鑫诺”在新金属材料行业圈子里受到关注,甚至追捧。这件事是由一封信引发的。
这封信是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总指挥王珏、总设计师李东签名的感谢信,收信单位是宝鸡鑫诺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信中说:贵单位为火箭配套生产各类标准的钛及钛合金棒、丝材等材料产品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经过火箭飞行试验验证,满足飞行使用要求,此次火箭成功发射凝聚着你们的智慧和奉献。据了解,2021年4月29日,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该火箭将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装备中国走向世界
善谋者胜,远谋者兴。
立足新发展阶段,面对加快我国高端制造业发展的迫切要求,宝鸡如何围绕国之大者、肩扛担当使命,进一步擦亮“装备制造业名城”这张名片,是好多宝鸡市民关心的话题。
宝鸡是一个以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关键零部件和关键装备制造为主的工业城市,优势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下一步,宝鸡将重点实施工业强市“1459”工程,做实做强做优宝鸡制造业。“1”就是建设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4”就是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先进结构材料、优势装备制造、食品工业四大优势产业集群;“5”就是培育发展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信息、机器人、生物医药与健康设备五大新兴产业;“9”就是聚力打造1个世界级钛及钛合金产业基地,汽车及零部件、轨道交通、石油装备、机床工具、白酒、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羊乳等7个全国性产业基地,以及1个西部传感器产业基地,争当全省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的排头兵。
区域制造业中心,全省产业链尖兵,宝鸡志存高远。
就在记者采访时,又有好消息传来:省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陕西宝鸡省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方案(2021-2025)》,此方案明确提出我市要推动建设省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坚持实施大企业大集团建设、集群化发展和园区化承载“三大战略”,大力实施“1459”行动计划,在迈向中高端进程中走在省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前列。
“工业强市‘1459’工程,是着眼国际大势、顺应国家战略、考量自身实际做出的重大抉择。这么快得到省上肯定和支持,说明我们抓到了点子上。宝鸡工业结构涵盖38个门类、317个行业,40多种产品在国内国际具有行业竞争力和市场话语权,具备建设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的基础条件。只要我们落实好省级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相关措施,目标一定能实现!”陕西省社科院宝鸡分院特约研究员王恭说。
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创新。法士特集团以此为准则,走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1990年,法士特集团突破第一个100万台变速器,用了17年零两个月时间。从2020年,第1000万台变速器下线,到2021年第1100万台变速器下线,只用了不到9个月时间,并且创造了商用车变速器的世界新纪录。这一骄人的成绩,得益于企业拥有国内一流的科研体系和强大的人才队伍,掌握了核心技术专利1400余项,部分自主创新产品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企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在改革。从“三线建设”时期走来的老企业秦川集团,是我国“工业母机”的先驱企业,在内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大环境下,靠改革创新走出了新境界。2020年,集团搬掉“铁交椅”,实行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企业改出了新气象,员工改出了精气神。这几年,秦川集团向智能机器人零部件行业进军,研发的机器人减速器,不但解决了制约我国机器人减速器规模化量产的难题,而且成为国内产品系列最全的机器人减速器生产厂商。
烽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限制性股票激励、模拟岗位分红、超额利润分享等多项激励改革中探索了新路子,使企业保持了竞标取胜良好态势。2021年11月,这家公司被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评定为“标杆”级科改示范企业,我省仅两家企业入选。
企业转型升级的出路在技改。据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前十个月,全市建成工业技改项目72个,投资同比增长34.5%。这些技改项目,催生了新动能,智能化生产与研发成为众多宝鸡企业瞄准的标靶。
“在全面推进‘1459’工程过程中,除了创新、改革、技改,宝鸡还建立‘群长制’‘链长制’,推进9大产业集群和13条重点产业链建设,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宝鸡正在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型龙头企业——中型骨干企业——规上企业——中小微企业结构的企业梯队培育体系正在形成。”宝鸡文理学院教授刘辉说。
记者从市科技局了解到,截至2021年11月底,全市拥有科技型中小企业300家、高新技术企业294家、市级以上瞪羚企业62家。
“从政策支持到资金补贴,公司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省优秀民企陕西瑞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林说。这家公司从最初的5个人到如今的150多人,从一间办公室到如今占地110亩的现代化工厂,并拥有国家授权专利26项,成为国内贵金属催化剂精准制造的佼佼者。
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三千年前,宝鸡人制造出代表华夏文明的国之重器——青铜器;三千年后,宝鸡人积极助力国家战略的国之重器——国家级重大工程,并且走出国门为世界工业作贡献。面对国内国际工业发展的新趋势,身处“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宝鸡,又迎来一次绝佳的发展机遇。我们相信,只要咬住“装备制造业名城”这个目标不动摇,踏踏实实走好创新路、强链路,宝鸡工业一定会在“装备中国,走向世界”这条康庄大道上走得更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