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全域旅游激活发展新动能
——我市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综述
    太白山美景

    周文化景区

    第十届宝鸡市文化旅游节开幕式

    陈仓老街

  文/张晓燕仲建伟
  “善弈者谋势。”宝鸡文旅资源丰富,旅游业前景广阔,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大力发展旅游业是促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所在。近年来,宝鸡市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抓手,聚焦区域文化中心、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建设目标,立足“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等资源优势,高位筹划、精准推动,全力推进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做好旅游资源挖掘,积极加强文旅宣传推广,全市旅游业呈现出产业规模更加壮大、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经济贡献更加突出、宝鸡名片更加响亮的良好发展势头。
  规划引领全域旅游形成“大格局”
  根植沃土,逐梦前行。2016年,我市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近年来,宝鸡坚持“以县促市、市县同创”工作方针,对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认定和管理办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着力在“固基础、补短板、强供给、求创新”上下功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稳步推进,特点鲜明。
  健全机制。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构建了党委高位推动、人大监督落实、政府具体实施、政协参与配合的创建工作机制。创新成立旅游纠纷仲裁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文化旅游专家咨询指导委员会和旅游资源开发管理评价委员会,开创了综合产业综合抓的行业管理新局面。
  高位谋划。按照“全景宝鸡、全季皆宜、全市旅游、全业互动”的思路,把全市1.81万平方公里当作大景区来规划建设,编制完成《宝鸡市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明确了旅游创新发展的路线图和施工表。同时,将文化旅游工作纳入全市农业、商务、林业、教育等专项规划之中,形成了多规融合、同向发力、合市共创的良好局面。
  注重实效。今年以来,市政府常务会议4次专题研究文化旅游发展工作,市政协先后2次开展文化旅游发展工作专题调研,组织各界人士积极为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截至目前,我市共有眉县、凤县、金台区、扶风县、陇县、太白县6个县区获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功数量位居全省第二。
  项目筑基夯实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风正潮平,自当乘风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宝鸡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催人奋进,使命重任在肩。
  “十三五”期间,围绕空间布局、产品开发与线路组织、要素建设、市场开发、体系保障等重点环节,积极构建“一核、一廊、两带、三区、四组团”的旅游产业格局。全市累计实施文旅重点项目148个,完成投资193亿元。累计接待游客4.4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09.3亿元,总体呈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强劲态势。
  围绕“十四五”起好步开好局,我市紧盯中省政策导向和战略部署,抢抓文旅消费试点城市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机遇,紧扣全市“一四五十”发展战略,强力推进传统产业优化、新兴业态培育、企业壮大扶持、园区基地提升等系列工程,共谋划“十四五”文旅重点项目263个,总投资1325.6亿元。其中,列入陕西省文旅“十四五”规划项目82个,总投资1000亿元,居全省第二。
  今年以来,围绕“两个中心”战略目标,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突出项目引领,实施文化旅游重点项目38个,年度投资58.5亿元。坚持意向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建成、建成项目抓投产,全力推进文旅重点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35.1亿元,宝鸡美术馆、国家级航天精神文化园、中国秦岭地质科技展览馆、关山草原“神马”演艺等项目高质量完成。提档升级增强宝鸡旅游“吸引力”
  宝鸡自然景观秀美,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如何把“优势资源”变成“金牌产品”,全面提升宝鸡旅游核心吸引力是我们正在探索的课题。
  打造品牌。研究出台了《宝鸡市高A级旅游景区创建奖励补助办法》《宝鸡市高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提升计划》,推动景区、度假区提质升级。太白山温泉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为全省唯一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鳌山滑雪度假景区成功创建为全省唯一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目前,全市共建成A级景区49家,其中高A级景区18家、国家和省级旅游度假区5家,宝鸡高A级景区和度假区数量均居全省第二。
  深度融合。按照链接一产、嵌入二产、融入三产的总体思路,积极打造新产品、培育新业态、促进新消费。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公园、陈仓老街、鳌山滑雪度假景区等一系列文化旅游+农业、工业、商业、体育的产品不断呈现,“追溯凤县两当革命故事”“红色教学-扶眉战役纪念馆”“宝鸡红色工业之旅”“西府礼仪风俗之旅”等7条主题线路入选国家级精品线路。
  激发活力。突出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消费的实施意见》《宝鸡市“引客入宝”旅游奖励办法》《共建西宝一体化大旅游圈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着力构建文化旅游消费升级新模式,“石鼓·文化城”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西府老街获评2021年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我市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配套设施完善服务提升“体验感”
  大美宝鸡,如镶嵌在渭河岸边的一颗明珠,兼具秦岭的磅礴厚重和渭水的秀丽雅致,独具特色,耀眼璀璨。我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提升游客旅游体验质量。
  近年来,围绕“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秉承“旅游让生活更幸福”的理念,我市印发《宝鸡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着力构建开放、完善、便捷的全域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实施联通景区“最后一公里”工程,建成关山草原、红河谷公园、法门文化景区旅游专线道路,实现重点景区旅游公交专线全覆盖;建成市级智慧旅游大数据中心,实现省、市、县三级平台互通和数据共享;建成各级旅游服务中心(点)42个、旅游集散中心14处、自驾车旅居车营地19个、旅游咨询服务点9处,改造新建旅游厕所400余座,我市被评为国家厕所革命先进市。多维营销打好宝鸡旅游“魅力牌”
  “看中国,来宝鸡。”这句响亮的宣传语,已经让更多的外地游客向往宝鸡。很多人都好奇宝鸡到底是怎样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年以来,我市在全国范围内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化、密集式的营销宣传,让宝鸡城市魅力持续释放。
  抢抓机遇,做火市场。今年,市文化和旅游局以第十届宝鸡市文化旅游节为引领,先后举办“福牛迎春·云游宝鸡”春节文化旅游活动、古凤州生态民俗文化旅游节、扶风野河山槐花·蜂蜜节、西秦刺绣文化旅游香包节、关山草原音乐节等大型节会活动180余场。借力“十四运”,组织开展“宝鸡故事我来讲”十四运小记者为宝鸡旅游代言和“迎全运、庆国庆、游宝鸡”等系列促游促销活动,社会反响热烈。
  多维宣传,做热旅游。在宝鸡周边省市主要客源市场密集投放文化旅游宣传广告。实施“宝鸡旅游摄影作品进酒店”项目,免费安装宝鸡旅游摄影作品1000余幅。利用电台、报纸等多种媒体广泛发布宝鸡旅游资讯近500条。深化与百度、新浪、携程、去哪儿等知名媒体平台合作,开设宝鸡旅游攻略号、旗舰店。开展“云游宝鸡”“抖游宝鸡”“听游宝鸡”新媒体宣传活动,培养宝鸡文化旅游网红和宣传大V,推出营销新模式。
  主动作为,做大影响。主动邀约,“请进来”深度体验。邀请厦门市17家文化旅游企事业单位负责人、长三角地区宝鸡旅游首发体验团来宝鸡旅游体验,为宝鸡带来新的旅游增量。主动作为,“走出去”广泛宣传。举办宝鸡“青铜文化”走进尼日利亚大使馆活动,积极参加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2021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第九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中国天气”助力美丽中国建设资源发布会等大型展会,全面展示宝鸡文化之美、艺术之美、景色之美。毗邻合作,“合起来”发展壮大。联合汉中市人民政府、陕甘川宁毗邻地区旅游合作联盟,共同举办“陕甘川宁毗邻地区旅游商品博览会”系列展销活动,共同开拓市场,抱团发展壮大。
  回顾过去,成绩喜人;展望未来,前景可期。我们有理由相信,旅游之花必将在多彩宝鸡靓丽绽放!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