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她七岁丧母,父亲重病,哥哥残疾,家中负债累累——面对厄运,不服输的麟游姑娘刘仙妮,在深山中建起标准化养牛场,用奋斗为青春写下注脚。
深山“牛”妮子
本报记者徐红斌 郑晔 石宝军
    抱着刚刚出生的小牛犊,刘仙妮满心欢喜。

    标准化的养牛场,是刘仙妮实现人生目标的舞台。

    喂料、清理牛粪是每天的必修课。

    运草、拉料,每天仙妮开着“蹦蹦车”在这条路上要跑五六趟。

    铡草、拌料都是她一个人干。

    闲暇时间,爱美的刘仙妮也会对着镜子梳妆打扮。

    里里外外一把手

    长年累月,仙妮精心照料父兄的生活。

  凌晨五点多,冬日的群山,还在沉睡。
  大山深处,麟游县酒房镇麻夫村,刘仙妮早早起床了。
  生炉子,熬糁子,拌好菜,烤上馒头,给患病的父亲和残疾的哥哥端到炕头。
  一切收拾停当,兜里揣上两个热馒头,仙妮发动三轮车出门了。
  “突突突”,三轮车的声响划破大山的寂静,向山沟深处的牛场驶去。
  仙妮命苦。七岁丧母,哥哥智力残疾,父亲身患重病,家中负债累累,她从懂事起就洗衣、做饭、下地干活,样样不落。
  初中毕业,刘仙妮跟着村里人进城打工,端盘子、做销售、当售票员。但身居都市,刘仙妮却始终安不下心:父亲能吃上热饭不?哥哥的衣服脏了有没有换洗?思来想去,她决定回到山沟,一边种田打短工,一边照顾父兄。
  眼看着家里的亏空快填上了,2019年,仙妮的父亲、哥哥又先后住院,尽管医药费报销不少,但为看病又欠了十多万元的债务。半年后,父兄出院了,25岁的仙妮却夜夜辗转难眠。
  不但要还债,还要致富!小妮子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养牛!
  没有钱,她借助政策扶持,申请到了启动资金;没有场地,镇村干部上门,帮她一起选建设场地……
  很快,山间的溪水结冰时,一座标准化养牛场建成了:养殖区、管理区、生活区规划科学,青贮窖、集尿池、干草库一应俱全。紧接着,首批50头秦川牛入了圈。
  养牛场运行了,仙妮浑身有使不完的劲!没钱雇人,她每天铡草、拌料、喂水、清理牛粪,从早忙到晚。牛病了,她找来兽医开了药,抱着牛头一口一口喂;母牛生产,她整夜蹲在旁边观察,直到小牛安全降生。
  不久,第二批秦川牛也入圈了。牛多了,仙妮更忙了,日子也一天天好起来了。她说这一切,是党委政府和乡亲们支持的结果。牛场需要资金,镇上帮她申请免息贷款;通往牛场的山路难行,村里筹集资金,把水泥路修到了养牛场门口,还协助通上了水和电。
  如今,刘仙妮的养牛场存栏近200头牛,今年,她又流转了村上350亩土地,除了种植青贮玉米、高粱等牛饲料,还种上包菜、水萝卜。
  收获的季节,仙妮请来村民帮工,走时不仅发工钱,还让乡亲们抱着菜走。她说,等她有能力了,不仅要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也要带着乡亲一起致富,共同实现乡村振兴梦!
  说起未来,仙妮的脸上始终带着甜甜的浅笑。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