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广告
第03版:本市新闻·广告
第04版:文化周刊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万象影刊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自由奔放
在寂静里绽放
为梦想插上翅膀
无声世界里的舞者
用艺术打开心扉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为梦想插上翅膀
■本报记者于虹
一群听不见乐曲的舞者迎着灯光翩翩起舞,一群看不见乐器的乐师轻触音键声声入耳……在我市,有这样一支特殊的艺术团队——飞翔艺术团,成员均为来自全省各地市的视障人、听障人、肢障人等,他们于无声中感悟音律、于残缺中寻求完美,在舞台上尽情展现风采。
从2008年7月成立至今,飞翔艺术团已走过13个春秋。团长张丹峰说,作为一支由业余人员组成的艺术团队,他们从市艺术团变为省艺术团,更是代表全省参加了两届全国残疾人文艺汇演,取得了两个全国二等奖。
说起为何成立艺术团,张丹峰说,2008年,市残联找到他,想让他帮助组建一个残疾人艺术团,就是要丰富残疾人的文化生活,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作为一名艺术学校的管理者,他觉得这是一件简单的事,于是就答应了。可当他开始培训时,所有问题才凸显出来,由于身体上的缺陷,使得团员的心理都异常敏感,原本简单的训练也变得非常困难。即便如此,张丹峰并没有降低对团员的要求,相反,在张丹峰看来,为了能改变大家对残疾人的偏见,团员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来展现自己。
有如此敬业的团长,慢慢地大家也都变得十分努力。正因如此,团员们得到了很多常人都得不到的成就。2008年宝鸡市首届残疾人运动会开幕,他们在开幕式上精彩的文艺汇演,赢得了观众的欢呼。2012年,他们在全省残疾人汇报表演上,赢得了省残疾人艺术团的牌子。带着全省各地市选送的选手,他们的足迹遍布陕西各个县区。
随着时间的更迭,他们和其他艺术团一样遇到了发展的瓶颈,缺少了政府的扶持,商演又没人邀请,加上疫情的影响,他们陷入了僵局。
张丹峰说,2019年一整年,他们都没有一场演出,若不是今年他们承接残特奥会开幕式的演出,他也不知道这个团队该这么办。
有人让他把团队解散了,或者放任不管,可张丹峰始终不忍,看着团员们期盼的眼神,他总觉得,要为他们做一点什么。张丹峰说,明年他打算在短视频平台上,讲述团员们背后的故事,在平台上进行演出,解决目前的困局。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