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渭水河畔一轮月
——访我市女作家楚秀月

  本报记者段序培
  楚秀月,一位生活在渭水之滨的新疆人,她的笔触既有金戈铁马的雄浑激昂,又有大漠孤烟的冷寂凄凉,更不乏女性特有的婉约细腻。其诗集《拥我入怀》入选市作协“黑蚂蚁丛书”出版发行,因吟唱出生活的别样情愫,深受读者喜爱。近200篇作品发表在《中国青年作家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南方周末》《宝鸡日报》《秦岭文学》等报刊,不久前,万字散文《何处安身立命》又获第八届“秦岭文学奖”,更让她从宝鸡女作家的花团锦簇中脱颖而出。
  笔墨殷殷直抵内心
  上世纪70年代,楚秀月出生在有“戈壁明珠”之称的新疆石河子,1992年因工作调动至宝鸡生活。30年前曾在《绿风》诗刊上发表过诗作的楚秀月,闲暇之余一直喜欢阅读,2016年与文学一次不经意的相遇,重燃了她的文学之梦。自此,她再也不曾停下书写吟唱的脚步。“没有哪件事能比写作带给我更大的愉悦感。停笔一周或更短时间,我就会焦虑,仿佛一个匆匆行走的人突然停下而不知所措。”楚秀月坦言。
  每当夜深人静,曾经的一些人或事、物或景、快乐或忧伤、疼痛或甜蜜,如水墨画般在她脑海里铺展开来,带着温暖的光芒,令她无法忘记和逃避。翻捡记忆深处那些令她感动的所有,楚秀月不断书写、不断修改,力图绘出心中家乡的模样。那些散兵游勇般的文字,组合成优美深情的语句所迸发出的激情令她一次次战栗,因为书写不仅直抵着自己的心灵,更是和家乡久别后的重逢。她有着太多的情结和感触,如泉涌一般,取之不尽,流之不竭。
  月光溶溶辉映文苑
  已在宝鸡生活30年的楚秀月,对这个三面环山的秀美之城有着深厚的感情。每当她行走在石鼓山前、渭水河畔,内心便激荡出满满的骄傲。只有把这里当作家乡的人,才会生出这种骄傲。她还结识了一大批亦师亦友品德高尚的同好之人。写作,令她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华丽人生。去年11月22日,西安六艺工坊社在西安城南举办“楚秀月诗歌研讨会”,省市著名诗人周养俊、白麟、范宗科等文朋诗友齐聚一堂,给予她诗歌充分认可。
  或许性格使然,或许秉承了新疆人特有的热情和豪爽、勇敢和坦诚,楚秀月如一轮明月般,在文学花园里散发着光亮。近两年来,她承担着市作协和金台区作协微信公众平台的编辑工作,并为协会做着力所能及的事。她的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她先后获评市作协2018年度、2020年度先进会员,市文联2020年度先进个人。她收获着好人缘的同时,也扶助一批阅读爱好者逐渐走上了文学之路。
  新疆的大漠戈壁赋予了楚秀月宽阔的胸怀,宝鸡的青山秀水给予了她充盈的灵感。在一首诗里她写道:“低头走路的牛羊/怎样顺着这块山坡/啃向那块山坡/鹰,如何飞落又盘旋/把扎根土地的种子/播撒在来年的春天/把水美草丰/写满整个湛蓝的天空……”相信耕耘在文学之地的她,一定会迎来一个个水美草丰的春天。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