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翻山越岭排查险情 县孟路K72+800处清理塌方 挖掘机疏通通关河河道 抢修移动通信线路 阳平镇党员干部帮助农民抢收秋粮 拓石镇通洞村搭建救灾帐篷安置转移群众 陈仓区应急管理局发放救灾物资 范新亮韦晓宁庞文渊
这是一场来势汹汹的汛情,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这是一次淬炼初心的大考。
今年秋淋持续时间长、受害面积大、受灾程度深,导致陈仓区14个镇街受灾,发生农房受损、山体滑坡、道路冲毁、交通受阻等灾情。面对灾情,新一届陈仓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区上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践行初心使命,把防汛救灾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成效主战场,把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阵地,全区党员干部在学史力行中筑牢坚不可摧的“红色堤坝”。
闻“汛”而动构筑堤坝党旗红
梳理百年党史让人留下深刻记忆:一个关系牢不可破,那就是党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在防汛救灾大战大考中,陈仓区党员干部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在一次次抢险救灾的危急关头,一支支“红色力量”让一面面党旗高高飘扬。
今年以来,陈仓区遭遇近30年来最强暴雨袭击,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6成。在7月15日这天,降雨量高达101.7毫米,突破单日降雨量历史极值。尤其是在秋淋期间,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3倍。持续20轮强降雨,造成全区14个镇街不同程度的农房受损、山体滑坡、道路损毁、交通受阻,13760余人受灾,累计直接经济损失3.38亿元。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面对来势凶猛的汛情,区委、区政府将党史学习教育与防汛救灾工作相结合,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立即启动自然灾害救助Ⅲ级应急预案,建立各项防汛责任制,科学调度、果断应对、关口前移、力量下沉,最大限度将暴雨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陈仓区委书记马霄身先士卒,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冒雨前往西部山区通凤路(通洞至凤阁岭)查看灾情,现场办公,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奋战在抢险一线的党员干部。他说,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防汛责任重于泰山,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要体现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他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闻“汛”而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当好群众“主心骨”,哪里有危险,就战斗在哪里,哪里群众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在防汛救灾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
基于这一认识,区级“四大班子”领导和包抓部门迅速赶赴防汛一线,靠前指挥,现场督查,组织抢险救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风雨中党组织成为人民最坚实的依靠。
各部门各镇街落实防汛防滑责任,坚持24小时防汛值班,领导干部驻守包抓村组,包抓滑坡隐患点、重点堤段等防汛重点部位,坚持汛情日报制度,把防汛工作落实到村到组到户。全区紧急下拨救灾资金200万元,调拨救灾帐篷138顶、棉被789床、折叠床210个、棉衣和棉大衣541套,全力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迎“汛”而上党员冲在第一线
“汛情就是动员令,险情就是冲锋号。防汛抢险是考验党员干部担当精神的‘试金石’。”陈仓区委副书记、代区长马小锋说,今年,陈仓区遭受极为严重的汛情考验,党员干部主动担当、敢打头阵,投身灾害最严重、情况最复杂、群众最需要的地方,转移避险、抢险救援、防滑防塌,带领广大群众风雨同舟、守望相助,以最快速度确保群众安全出行、方便生活、战胜灾情。
陈仓区西部山区的通关河,是渭河左岸的重要支流,由于强降雨致河水暴涨,肆虐的洪水像脱缰的野马,冲垮了通凤路两座桥梁、27处防护墙、9座涵洞,造成23处路面悬空、12处塌方,道路中断,凤阁岭镇张家川村、后排村665户2522名群众被困“孤岛”。
铁肩担风雨,众志筑大堤。为了打通这一“生命通道”,10月7日早,宝鸡育才玻璃(集团)有限公司、宝鸡通达工程集团公司接到区委、区政府紧急抢险任务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不计报酬、不讲条件,第一时间从各项目工地调集20余台挖掘机、装载机等工程机械,抽调45名精兵强将,组成应急抢险队,紧急驰援凤阁岭镇后排村、张家川村,他们昼夜不停,连续奋战,与时间赛跑,与困难较量。“我是党员我先上!”成了防汛抢险中最高频、最生动的话语。在奋力抢险最关键的时候,凤阁岭镇又突降大雪,抢险难度陡然加大,两家民企克服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紧急调拨棉衣、棉被,在镇村干部和当地村民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经过连续14天日夜苦干,终于抢通受阻道路,保证了人民群众安全出行。
近日,陈仓区委、区政府为这两家民企分别送去表扬信,对他们在关键时刻勇担社会责任的行为予以褒扬。凤阁岭镇后排村、张家川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也分别向育才集团、通达公司赠送了锦旗,以表谢意!
以迅应“汛”不等不靠抓自救
灾情无情人有情,不等不靠抓自救。连日来,陈仓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与灾后重建相结合,党员干部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带领群众战胜困难,成为灾后重建自救的中流砥柱。
“坚决防止因灾返贫或致贫,第一时间恢复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这是区委、区政府的责任和担当。”陈仓区委副书记告诉笔者,面对灾情险情,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抓好自救的同时,帮助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做好心理援助和灾区卫生防疫等,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
拓石镇葛条岭村因强降雨,导致全村通组道路中断,只能靠人力运送救灾物资,四组村民李辉家后面的山崖出现滑坡,情况特别紧急。李辉患有重病,无法冒着雨雪长距离转移。10月10日,天下起了雪,第一书记陈磊和其他驻村干部、村组干部一同背起重达70公斤的帐篷,拿上面、油等救灾物资,徒步4个小时赶到了李辉家中,帮助他们在院子里的安全地点搭起临时帐篷,让一家人住了进去。“没想到这么远,村干部还惦记着我们一家人,太感动了。”李辉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受持续强降雨天气影响,阳平镇农业生产不同程度受灾,给秋收秋播造成严重影响。镇党委、镇政府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迅速行动、冲锋在前,与群众并肩作战,抢农时、夺丰收,将减灾保产作为党员干部办实事、践初心的主阵地,让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在防汛救灾一线得到检验。
周原镇有这样一群“红马甲”,他们由全镇党员、青年团员、志愿者组成,风雨中大家挨村挨户排查险情,对可能出现险情的区域加强巡逻与监测,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对有滑坡、内涝等危险地带,动员帮助群众迅速转移,投亲靠友,临时避险,并在危险区域拉起警戒线,为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筑起一道“红色安全墙”。
凤阁岭镇党员干部与村组干部、党员、群众、志愿者,对临河、临水、临山、临崖居住群众进行拉网式排查,做到应撤尽撤、应避尽避,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目前,全镇累计投入各类机械21台106个台班近千人次,清理塌方及路面淤泥杂物3.4万立方米,加固河堤2处140米,抢修人饮管网4处。
区乡村振兴局及时调整衔接资金1469.24万元,用于灾后重建项目和市级提前下达项目,其中安排因灾饮水安全恢复项目38处538万元,并将交通灾后重建28个项目1019.67万元,提前纳入2022年财政衔接资金项目库,全力防范化解返贫致贫风险,坚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区住建局第一时间对全区受损农房进行安全鉴定,指导各镇对受灾户进行安全安置,确保受灾群众不住危房,同时积极将受灾户纳入2021年第二批危房改造项目或抗震改造项目计划,加快开展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区农业农村局安排农业技术人员下村到组入户,指导群众对受灾大棚果菜开展生产自救,并联系区财政局与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公司开展农业灾情勘查、定损活动,做好灾害理赔;区交通运输局在水毁路段投入各类机械86台600余个台班,出动应急养护管理人员256人,设置封闭围挡21处、警示告知牌166块,清理塌方及路面淤泥杂物27万余立方米,抢修便道28处3185米;区民政局深入镇村一线,指导各镇街、村及时排查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用足用好社会救助政策,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出问题。
铁肩扛起责任,情怀植入人民。在包抓领导、下沉党员干部、驻村帮扶单位和“四支力量”以及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区共转移安置地质灾害点、临河、临崖等受安全威胁群众2038户5001人,设置警示标志1067处,出动大型机械749台次,清理塌方100087立方米,抢修道路175处,加固修复河堤41处,恢复人饮工程78处、供电设施27处,出动抢险人员23000余人次。
危急关头顶上去,关键时刻冲出来。陈仓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史力行,实干为民,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现着共产党人肩负的使命担当。风雨中,人民群众随时随处都能看到党员干部的身影、听到党员干部的声音、感受到党员干部的温暖,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筑起冲不垮的“红色堤坝”,共同奏响了一曲防汛救灾、护卫家园的壮丽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