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文化周刊
第04版:文化周刊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万象影刊·公益广告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倾听历史的声音
走进考古工地体验考古魅力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倾听历史的声音
晓燕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写,“冥然兀坐,万籁有声”,是说倘若能静下心来,仔细倾听,世间万物都有声响。
市民参与考古,就是让大众感受和倾听历史的声音。市文物局每年都会组织一些对考古感兴趣的市民,来到一处考古发掘现场,由考古队的专业人员给大家讲述考古的经过,再让大家拿上探铲和毛刷,体验如何挖掘整理黄土底下埋藏的文明。以前只是在书本上的知识,在考古现场就显得立体而真实。
如今,流行文化、互联网、快餐文化,使人们的精神已漫游在世界与故土、传统与未来、真实与虚幻、经典与多元之间,热点快速更替轮换的现代社会,很多文化呼啸而来,又席卷而去。但是人类的历史,随着考古的深入,不断被证实、被刷新,显得更加饱满而厚重。考古,不再是专业人士“证经补史”,电视直播、云直播吸引着众多观众探讨人类文明,考古盲盒热度一浪高过一浪,引发人们对考古和文物的热情!这就是科普,公众考古其实也是科普的一种,对于公众,重在参与和理解;对于社会,更重要的是共享和共用。
“公众考古”一词是西方舶来品。《初论公众考古学》一文中提出:“公众考古学可以理解为包含了顺应文化资源管理的结果,以及教育考古和在学校、公园和博物馆等公共场所进行的考古的大众阐释。”20世纪90年代,这一概念被引入中国,虽然在操作过程中与西方有所区别,但其核心思想“交流”和“解释”是不变的。“交流”的目的在于相互理解,排除误解和偏见;“解释”不仅包括考古学家对考古工作目的和意义的解释,也在于通俗地将考古成果转化为社会知识,给大众输送文化营养,增强文化自信。
将人类文明的前世今生握于掌中的感觉,是迷人且极具诱惑力的。博士生奚牧凉创办了微信公号“挖啥呢”,致力于在新媒体平台上探索公众考古的全新话语方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著名考古学家徐天进等人,每年都会带着学生到宝鸡周原博物院进行田野考古,他们对围观的群众很耐心地解答一些考古问题,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对埋藏在这片土地里的历史和文化感兴趣。
有人说,考古就是“回乡”,也就是探“家”,而公众考古,使考古科学从神秘走向公开,从庙堂走近公众。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