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上午,宝鸡高新第一小学的操场上设起了层层“关卡”,三年级“乐学趣展”大通关活动正在火热进行。学生们通过参与套圈、钓鱼、抽盲盒、扔沙包等趣味游戏,获得每一关卡的答题机会,然后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通过关卡。10个关卡,涉及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多个学科,让孩子们在快乐游戏中轻松巩固学到的知识。
“乐学趣展”大通关活动是宝鸡高新区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的一个生动缩影。中省市“双减”工作启动以来,宝鸡高新区坚持把“双减”工作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以为学生减负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善用加减法,强力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减作业负担建立科学作业管理制度
过重的作业负担是压在孩子头上的一座大山,不利于其健康成长。在“双减”政策落实中,宝鸡高新区将“作业革命”作为“减作业”的重要抓手,严格划定作业数量和时长“红线”,做到一二年级无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让学生轻松离校,丰富课余生活。同时,通过精简学科类作业、加强实践类作业、鼓励创新类作业,提升学校作业设计水平,确保“减作业不减质量”。
“数量减下来,质量不能减。”高新一小副校长蔡玉蓉介绍,学校提出“作业理念转过来、作业数量减下来、作业质量提上去、作业形式活起来、作业成果展出来”五大途径,出台了《学生作业统筹监测及公示制度》,将作业设计纳入教师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及课题研究工作中,初步探索形成了“低年级作业游戏化、中年级作业情景化、高年级作业主题化”的作业设计新样态,通过科学设计创意作业激发学生兴趣,“泡泡泥捏拼音”“阅读小存折”“我的小字典”“数学微视课”等实践类、动手类、活动类、融合类作业深受学生喜爱。
高新中学在作业布置中,采取总量控制、科学设计的“硬招数”,减去机械、重复和惩罚性的作业,把作业当作课程,优化设计,要求老师全程关注学生的作业,课前备作业、课中设计作业、课后精准批改作业,并对学生进行反馈,坚持因材施教,分层设计作业,杜绝一刀切。此外,学校采取“老师下题海,学生上题岸”策略,备课组老师对学生手中的多套学习资料进行研究整合,对题海精挑细选、归纳提炼,精心编制校本作业,让学生做一套题相当于以前做几套题,从而有效压缩作业时间。
记者了解到,“双减”工作开展以来,高新区教体局组织召开“作业管理”推进会4次,开展研讨交流6次,充分发挥名校示范、名师引领作用,学校领导、学科带头人等分享作业管理经验40人次。在41所义务教育学校、240多个教研组全面开展作业管理创新和作业设计竞赛活动,评选优秀作业设计586个。目前,各学校均制定出台作业管理细则、作业校内公示制度,学生作业时间控制达标率100%,学生们从沉重的作业中解脱出来,天性得到发挥,更加快乐地学习成长。
规范管理校外培训,减少校外培训负担,是宝鸡高新区落实“双减”的另一项“减法”。宝鸡高新区建立了联席会议、部门联动、区镇统筹三项机制,广泛宣传“双减”政策,及时发布“营转非”工作要求,督促学科类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召开全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联席会议,开展联合执法10余次,有效净化了校外培训市场。
加课后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到书画教室学习国画、书法,到民俗馆绣制麻毛绣、绘制烙铁画,到操场打篮球、踢足球,到微机室学习编程……每天下午,下课铃一响,高新第五小学的学生们就快跑起来,赶到不同场地参加课后服务课程。
高新五小通过发掘校内教师资源和引进校外专业教师,设置烙铁画、麻毛绣、石鼓新舞、速滑、击剑、冰球等44个社团,将特色社团延伸至课后服务,让课后服务和素质教育相融合,学生在校园不仅学习了文化知识,还培养了多样兴趣爱好。同时,学校还积极拓展校外劳动教育基地,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劳动大课堂结合起来,带领广大师生及家长,开展行走的思政课,让孩子亲历劳动过程,体验耕耘收获,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提高综合素养。“咚咚嗒……咚咚嗒……”在高新第四小学的延时音乐活动课上,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做音乐游戏,培养孩子们的节奏感。这样的素质拓展类课程在该校还有很多,体育活动课孩子们尽情地玩、开心地笑,放松心情快乐加倍;美术活动课孩子们专注地画、认真地涂,徜徉在缤纷世界;机器人编程课,孩子们尝试探索,启迪创新思维……
“双减”工作开展以来,高新四小积极探索实践“童彩课堂5+2”课后延时服务模式,以“学科作业辅导+素质拓展活动”相结合的形式,努力提高课后延时服务质量,确保学生做到“作业不出门、书包不回家”。
“减负”之后,学生多出来的时间该干些什么呢?宝鸡高新区多措并举,在课后服务上做“加法”。指导各校在征询家长和学生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推出“菜单”式课后服务内容,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课后服务参与度。指导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丰富课后服务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部分学校校本课程已近30种。鼓励学校和艺体、科普类培训机构合作,积极开发第二课堂,142名专业教师在各校兼职授课,弥补了专业教师不足,提升课后服务水平。目前,全区41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开展课后服务,实现了课后服务全覆盖,参与学生80%以上,参与教师95%以上,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在高新小学、二小、三小、六小等学校,“双减”之后周末没了学科培训,没了繁重的作业,孩子们有更多时间培养艺术特长,参与体育锻炼和劳动实践。学校积极开发“第三课堂”,组织学生周末走进艺术展览馆欣赏民族艺术之美;走进运动场,开展体育锻炼,努力在“双休日”发展艺术特长、提升体育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增强身体素质。
高新九小校园里,“阳光田园”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成为课后服务的主课堂,孩子们手持各类劳动工具,在老师和家长义工的指导下锄地种菜。爱心义卖、小农夫、小劳模等表彰奖励,更激励了学生积极参与劳动实践的热情。
“课后服务开展以来,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另一方面让老师在校内能及时对学生进行作业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巩固了每天的学习内容,效果非常好。”采访中,一些家长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落实“双减”,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根本之策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发挥好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在提升课后服务水平的同时,宝鸡高新区也十分注重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着力做好提升课堂教学质效的“加法”。为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宝鸡高新区依托辖区8所“高效课堂”五星级示范校、20所“四星级”示范校,积极推进“课堂革命·陕西行动”和“三个课堂”建设,着力提升课堂教学质量,10所学校被命名为宝鸡市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校。学校普遍高度重视,强化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老师们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提高集体备课质量上,针对备课工作进行细致安排、精心设计,提升整体备课质量,确保学生学精、学好、学足。
“双减”工作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下一步,宝鸡高新区将持续推进“作业革命”,提升课后服务覆盖率和参与率。完善长效机制,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奋力书写“双减”工作优秀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