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三十年坚守圆了乡村人的电影梦
■本报记者张晓燕



  
  一台放映机、一幅银幕、一辆摩托车或面包车,走在盘绕在乡村和山林间的崎岖小路上,这就是穿行在我市各县区农村电影放映员的日常生活。每年,他们每个人要为群众放映三百多场公益电影,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但他们却用心坚持了几十年,让电影“走遍”了我市乡村的每个角落。
  我市现在共有123支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近300名放映员,每年要放映两万多场公益电影。他们把欢笑带到偏僻的乡村,丰富着村民们的夜生活。虽说如今家家有电视机,但是村里几百号人围在一起看一场电影,仍然是村民们非常高兴的事。
  记者近日采访了两位农村电影放映员,给读者讲讲他们的故事。
  “中国好人”任育问——让电影“走遍”乡村的每个角落
  2018年被评为“中国好人”的任育问,至今已经在电影放映员的岗位上度过了30多个春秋,他为太白县7个镇66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的群众送去了6000余场电影,这么多年的坚守,抒写了一位基层电影工作者的执着追求。
  任育问从小就喜欢看电影,每次看到好电影就想把故事情节分享给更多的人。1990年,任育问开始为太白县的群众放映电影。那时,处在秦岭山区的太白县农村文化生活单调,村上隔三岔五就会放电影,电影成为人们认识世界、开阔视野的方式,也是人们当时最“潮”的娱乐。
  为了让偏远村子的群众也能看上电影,任育问租了一辆三轮摩托车,自己学着开。三轮摩托车稳定性较差,为了防止车辆振动损坏放映机,他常常将自己的衣服垫在放映机下。有一次去太白县靖口镇庙台村放映电影时遇到大雨,他把雨衣脱下来盖在放映机上,自己却淋成了“落汤鸡”。有些道路连三轮摩托车也无法行驶,任育问就把放映机扛在肩上继续向前走……有一次放完电影由于天晚视线不好,与一辆摩托车相撞,任育问被甩出四五米远,他醒过来想到的是放映机和音响设备是否完好。
  成为电影放映员后,为了尽快掌握放映技术,任育问从设备装车、现场设备安装、电影放映一一学起,还专门买了相关书籍,对平时不懂的问题,对照书籍细细研究。工作之余,他还手把手地教其他放映员如何发现问题、排除故障。有些年龄大的放映员不熟悉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状况,任育问总是不厌其烦地多次示范,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技术。有一次他去农村放电影,还没开始放映就下起了大雨,但很多人都撑着伞在广场上一直等待,这让他很感动,他便冒雨为大家放了这场电影。
  任育问不仅是一名优秀的电影放映员,还是一名义务宣传员。他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制作视频等技术,每次放映电影前,他都会先播放一段自制短片,短片内容包括国家的惠民政策、党史知识、法律法规等。
  每年,任育问都会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挑选不同的电影来放映。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他根据市公司安排,为村民们准备了一系列红色主题的电影,如《建党伟业》《古田会议》《遵义会议》等,很多村民对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的历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大家都说要好好珍惜如今的好日子。
  如今村子不少年轻人都到大城市打工,留守的村民们生活也比较闲适,家家有电视机,但是娱乐活动还是有些单调,所以聚集起村民在户外放映电影,让大家都感到找回了几十年前搭伴结伙去几十里外的村镇看电影的情形,有着很强的仪式感,全村人在露天看一场电影,承载了几代人的集体记忆。任育问说,这就是农村电影存在的价值。
  “快乐使者”罗文——有电影的乡村夜晚很美
  34年来,陈仓区香泉镇的罗文带着放映机走遍了香泉镇和赤沙镇的每一个角落,先后放映电影7000多场次,用坏电影放映机4台。从自行车到摩托车、面包车,从黑白电影、彩色电影到数字电影,他见证了农村电影放映事业的变迁。他热心为村民服务的足迹深深烙印在赤沙、香泉的山山岭岭、村村落落,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百姓的好放映员。
  1987年,17岁的罗文便在香泉文化站开始了农村电影放映工作。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电影放映设备更新换代,罗文经历了胶片电影放映、到2000年数字电影放映,再到2020年高清电影的时代更迭。罗文被四里八乡的群众称为“快乐使者”,有他的地方,就有欢声笑语。村民家里红白喜事都要演电影,只要订好的演出,遇到再大的困难,他都能克服。去年秋天,他去30公里外的陈仓区赤沙镇放马沟村演电影,到了山脚下,没想到被滔滔大河挡住了去路。回去吧,可全村人都在等着他,就会失去人心。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从上游过桥,再翻山越岭多走20多里路才到达目的地。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拉着他的手激动地说:“你总算来了!”
  2019年6月的一天,烈日炎炎,他来到陈仓区赤沙镇泰安村准备放电影,突然电闪雷鸣,眼看暴雨即将来临。看到一户人家满院麦子无人管,他赶紧收麦子。眼看就要收完了,倾盆大雨还是落下来了,他冒着大雨坚持装好了最后一袋麦子,那家人才匆忙从地里赶了回来,对他非常感谢。这些年来,他替东家捎点化肥,替西家买点菜,凡能替百姓捎带办的事他都尽力办。
  34年来,罗文开着三轮车拉着放映机不断穿越在赤沙、香泉两个镇23个行政村,每年往返1500多公里,放群众想看的电影,播百姓实用的科技知识,每年为村民播放影片300余场,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农业科技知识,为山区百姓送去了精神食粮,把快乐带给乡亲们。他说,放着露天电影的乡村夜晚真的很美。
  像任育问、罗文这样的农村电影放映员还有很多,他们来自农村,深深懂得农民对于集体文化娱乐生活的渴求。几十年岁月更迭,电影从胶片时代到了数字时代,但这些放映员身上唯一不变的,是他们为乡村群众服务的一片诚挚之心。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