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我市“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邵菲菲
  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只需一部手机,就可在线观看食品加工过程、发布风险预警;
  基层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只需登录“宝鸡智慧畜牧大数据云平台”就能查看养殖档案、检疫票证、疫苗使用情况等信息,实现在线监管;
  市场监管部门登录宝鸡“监管一网通”暨事中事后监管云平台,即可开展跨部门联合检查……
  “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是事关民生的大事。自创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来,我市不断探索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餐饮、农产品、畜牧等行业智慧化监管,基本实现了“源头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社会共治”,食品安全监管水平显著提升。
  农产品扫码可知“身世”畜产品平台追溯质量
  11月8日,家住宝鸡高新区的晁华在高新大道一水果店购买了一箱凤翔苹果。她用手机扫描外包装箱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上的二维码,苹果产地、播种、打药、施肥、修剪、浇水等生产管理信息一目了然。
  “一个小小的二维码,信息量竟然这么大,通过扫描能清楚了解农产品的详细情况,大家买得放心,吃得也放心。”晁华对这一做法大为赞赏。
  其实,全面推广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是我市农业部门加强农产品智慧化监管的一项重要举措。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了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我市先后组织269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在国家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注册、297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在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注册,并为企业配备了201个扫码机。
  企业注册成功后,从当年开始,将苹果、蔬菜等食用农产品栽种、用药、施肥、浇水、剪枝、产收等所有环节信息及时上传至平台。农产品上市前,企业必须面向消费者作出承诺,保证自家农产品不使用违禁农药、兽药,不使用添加剂,遵守安全间隔期,农残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自行打印由我市农业部门设计的带有二维码的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将其张贴在外包装上,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94户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实现了质量追溯,涉及农产品种类多达239种。
  “依托上述两个平台,让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来源可溯、流向可追、问题可查,有效保障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副主任孙兆军说。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我市把加强食品、农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作为创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有力举措,先后依托“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国家食品工业企业质量安全追溯平台”“陕西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系统”等,开展食用农产品、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冷链食品质量安全追溯,有效守护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同时,我市还启动白酒行业追溯体系试点,新建“宝鸡市智慧畜牧业大数据云平台”,实现了白酒(动物及动物产品)从生产(养殖)到销售的全流程监管。
  特别是“宝鸡市智慧畜牧业大数据云平台”的建成,真正实现了畜牧生产场景展示、数据汇集和产品质量追溯全覆盖。
  11月5日,记者在市智慧畜牧业大数据云平台大屏幕上看到,疫苗、耳标、票证的领取、发放、食用信息,产地检疫、屠宰检疫、无害化处理、肉品溯源登记信息,全市畜禽养殖、存栏、调入、调出等情况在平台上展现得一清二楚。
  “自该平台投运以来,实现了养殖场(户)、屠宰场动物入栏、免疫、检疫、出栏、运输、屠宰,动物产品检疫、销售、畜产品溯源查询等全程动态监管和追踪溯源,做到了畜牧行业全程一体化、网络化、信息化管理,网上‘再现’了动物养殖全过程。”市畜牧兽医中心副主任王青峰一语道破了该平台为我市畜牧业质量监管带来的变化。
  为顺应现代畜牧业发展需求,我市于2018年将动物“免疫信息平台”和“检疫信息平台”进行了数据合并升级,全面建成投用了“宝鸡市智慧畜牧业大数据云平台”,该平台拥有管理对象、物资管理、动物免疫等14个功能模块和1个可视化大数据展示界面。禽畜养殖场(户)及时录入生产、防疫等相关信息,并进行网上检疫申报,管理者对动物防疫活动、检疫监督、防疫物资、防疫人员在线管理,社会公众可浏览查询行业信息,对动物及动物产品实施追踪溯源,既夯实了管理对象防疫责任,保证了免疫密度和质量,又极大提升了畜禽安全监管效率和水平。
  互联网+明厨亮灶数字赋能食品安全
  厨房重地,闲人免进。长期以来,餐饮后厨都是外人不得涉足的禁区。
  今年8月,我市大力推进智慧监管,将传统的监管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开发建设了宝鸡市“互联网+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系统,大力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逐步推进餐饮企业食品安全操作环节可视化、监管方式信息化、社会监督透明化、加工流程规范化。
  据了解,“互联网+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系统开发运行是我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提升监管效率的创新性举措。该系统由一个中心(食品安全监管大数据中心)、四个平台(明厨亮灶视频监控平台、智慧监管服务平台、企业服务平台、社会共治服务平台)、三个端口(监管端、企业端、公众端)组成,是运用‘互联网+’思维,将物联网、AI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与食品安全监管融合的产物。
  “互联网+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系统既是市场监管部门开展日常监管检查的有力抓手,餐饮企业加强自身监管的平台,也是市民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重要窗口。
  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登录系统后,点击视频监管,既可随时查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后厨加工操作情况,还可查看经营主体的相关信息,进行账号管理、台账监管、物联监管、视频分析和监督抽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工作人员可以在企业端填写电子台账和食安报告,加强企业管理、从业人员健康管理、溯源管理、合作商管理、添加剂管理和菜品管理。市民群众登录平台后,既可查看相关信息、视频,对商家服务进行评价,还可参与“你点我检”,选择要检查的食品类别,请执法人员进行检查。
  据了解,全市目前已有600余户餐饮企业接入“互联网+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系统,预计截至今年底,接入系统的餐饮企业将多达3000户。
  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让监管更精准更透明
  如何避免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现象?怎样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围绕“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三大问题,搭建了全市统一的“监管一网通”暨事中事后监管云平台(以下简称“一网通管”平台),实现了市场领域监管由职能部门“单打独斗”到跨部门联合监管、智慧监管的华丽转身。
  “一网通管”平台,以全市市场监管部门为主体,集合了全市49个执法部门、3864名执法人员,1328个执法检查事项,充分依托该平台,强化食品安全领域部门联合、协同监管。由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在该平台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其余相关部门协作,在平台上随机抽取检查企业、检查比例和执法人员,实现了“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有效解决了多方监管,减少了对企业的干扰。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食品领域“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20次,检查企业267户次,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如今,一张以信息化为依托,贯穿食品安全各个环节的监管网络在宝鸡已全面铺开。我们坚信,乘着互联网快车,宝鸡食安人将奋力开创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新局面。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