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广告
第03版:水利专刊
第04版:应急管理专刊
第05版:文学周刊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文学周刊
第08版:要闻·广告
标题导航
|
为稳增长注入强大动力
落实“双减”政策加强疫情防控
挖掘历史文化讲好宝鸡故事
50余万盆菊花等您来认领
引进项目兴产业
种植皇菊促增收
灭火救援实战演练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眉县汤峪镇楼观塬村:
引进项目兴产业
本报记者王卉
从浙江学习回来以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直在刘建林脑海中萦绕,浙江的山水和家乡如此相似,可又有着难以言说的不同。
刘建林是土生土长的汤峪镇楼观塬村人,家乡的青山绿水一直是他的骄傲。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近十年里,他带领乡亲们完善基础设施、开展技术培训、发展嵌入式特色林下产业,想尽一切办法让乡亲们增加收入。
“我深感一个村子想要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项目资金的支撑,从浙江回来后,我与自己的战友、外地朋友聊天时,也总谈及工作……”虽然在浙江学习仅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但“走绿色发展之路”的想法却在刘建林的心里坚定了下来。
在刘建林的积极争取下,中农复兴(陕西)集团有限公司的一项以农业为主体的乡村旅游项目,看中了楼观塬村的好环境,公司在省内外多地考察、数番评估后,最终决定将项目落户在楼观塬村。
在刘建林的组织协调下,新项目合同目前已签订,项目整体规划也已完成。随着项目的陆续开工,刘建林变得更忙了,他一会儿出现在美食街上,一会儿又去协调项目土地的流转事宜。他说:“如果现在还有等靠要思想,还用以前那种传统发展模式,必将会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掉队。要想村集体经济壮大、村民增收,必须要有一个符合本村发展的规划。乡亲们对我的期望很大,我要带他们走上一条绿色发展的增收致富路。”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