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本期发布:
宝鸡县域经济路在何方?
    陇县关山乳业转盘式挤奶机边会龙摄

    位于岐山的陕汽全系列商用车及新能源车生产基地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语重心长地指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性:
  “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是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
  “要准确把握县域治理的特点和规律,把强县和富民统一起来,把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
  2020年来陕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明确要求,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扎实推动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并和美丽乡村建设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这些论断指示,正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西部明珠城市宝鸡,其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县域经济论述和要求的认真践行。
  眉县猕猴桃、陇县奶山羊、千阳苹果、麟游煤电、岐山汽车产业、扶风生物医药、凤县绿色矿山……宝鸡县域经济,在激烈的县际竞争中迅猛发展。至2020年,县域经济“总盘子”达到了1158.44亿元(不含凤翔区)。
  然而,面对“千亿”级别的成绩,如果以“放大镜”式的方法再去审视,其中的“病灶”同样不可忽视,其中,县域生产总值总体排位靠后,县均生产总值不大,县域工业增加值增速较低等问题尤为突出。
  面向未来,宝鸡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强的问题如何改变?产业结构不优的问题如何优化?运行质量不高的问题如何破解?发展动能不足的问题如何破局?一个个问题化成一句话——宝鸡发展县域经济路在何方?
  宝鸡的县域经济之基
  “众人拾柴火焰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就是县域经济持续发展。
  宝鸡县域经济的发展,与“因地制宜”紧密连接。从地形上看,这里集中了极为多样化的高山、河流、平原、谷地;从地理上看,地处内陆,交通“铁公机”中,铁路发达,公路畅通,机场正在加紧建设。一头连接“天赐”,一头依靠“人为”,全市县域经济正在开基立业。
  正是在因地制宜思路的贯穿下,宝鸡在改革开放后,尤其在“十三五”期间,走出了自己的县域经济发展之路。让我们来看一看宝鸡县域经济“十三五”发展的成绩单:
  看总量,2016年至2020年,全市县域经济总量年增长率高达6.5%,2020年更是达到1158.44亿元,是2015年的1.3倍多;
  看农业,全市县域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73个,猕猴桃、矮砧苹果、优质羊乳……宝鸡的农业“金名片”越来越多。粮食更是连年丰收,总产量始终稳定在140万吨左右;
  看工业,县域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9%,眉县、千阳、麟游等县区年均增速甚至超过10%;
  看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810.63亿元,年均增长6.6%;
  ……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县域三产结构比为14.5:54.0:31.5,与2015年相比,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占比分别下降0.9%和6.5%,而第三产业提升幅度达到7.4%,三产结构进一步改变。
  在业界看来,宝鸡县域经济发展源于三个关键点:其一,思路较为清晰,政策导向作用明显;其二,特色品牌没有搞“大而全”,而是因地制宜,岐山“一碗面”产业、眉县猕猴桃产业等都是代表;其三,产业链越做越长,以陇县奶山羊产业为例,从畜草种植、良种培育、规模养殖到品牌销售,已经形成环环相扣、互为依托的全产业链。
  这三个关键点,在让县域经济“总盘子”越滚越大的同时,也以强大的带动力和辐射力,带来了一系列红利,数据显示:
  居民钱袋子越来越鼓。2020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189元,是2015年的1.5倍,城乡居民收入比也进一步拉近,二者比率由2015年的2.72:1,缩小到2020年的2.55:1。
  54.5万贫困人口实现了命运逆转。“十三五”期间,全市52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5个贫困县全部摘帽,54.5万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
  群众获得感越来越高。“十三五”期间,全市县级医院全部达到二甲标准,规范化镇卫生院和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1%,全市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率达到100%。
  有业内人士这样评价宝鸡县域经济:“生炉子的诀窍,先细火缓慢引燃,再把大木柴和大煤块添上。而现在,宝鸡县域的发展之火已经‘烧’起来了,现在要做的,就是精准审视这些产业,加柴除烟,让这把‘火’越烧越旺。”
  宝鸡的县域经济之痛
  宝鸡县域经济这把“火”正在越烧越旺,但这把“火”,从某种意义上讲,只做到了“以今日之我,胜昨日之我”。就是说,和自己比,我们每年都有进步,但如果横向比,和其他地市比,结果又会怎样呢?
  客观来说,差距不小,痛点不少。
  自1991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和部分社会研究机构对经济发展水平靠前的县级行政区进行评价,“百强县”的概念从此流传开来。如果把陕西省比作一个“班级”,西部比作一个“年级”,那我们再来看看宝鸡各县的排名位次。
  先看“班级”排名。按照惯例,陕西省政府在每年10月出炉上一年度的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名单,因此2020年暂未出炉,而2019年全省“十强县”分别为府谷县、靖边县、吴起县、黄陵县、凤翔县、定边县、旬阳县、彬州市、勉县、岐山县。
  我市凤翔县与岐山县分列这张榜单的第5位与第10位,数据显示,2019年,这两个县分别实现生产总值223.66亿元和179.34亿元。众所周知,这两个县之所以上榜,当地的西凤酒和汽车产业,在其中起到了中流砥柱般的作用。
  看这份榜单,宝鸡十占其二,情况似乎还不错。但如果进行一个横向比较,以这份榜单上的第四名黄陵县为例,2019年,该县生产总值超过180亿元。尽管数额略高于岐山县、略低于凤翔县,但黄陵县人口只有13万人,而凤翔县和岐山县人口却分别达到38万人和36万人,人均差距立现。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春,经国务院批复,凤翔县已撤县设区,这意味着,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榜单上,宝鸡又少了一名“种子选手”。
  “班级”排名如此,我们不妨再大胆些,放到“年级”来看一看宝鸡县域经济的排名位次。
  2020年,竞争力智库、中国经济导报社、中国信息协会信息化发展研究院和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北京联合发布了“2020中国西部百强县市”。依然以黄陵县为参照,在“2020中国西部百强县市”榜单中,黄陵县位居第67位,而其入选的最大资本,就是该县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4万元,是全国人均生产总值(72447元)的近两倍。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评选中,不只是经济指数的单纯比拼。实际上,包括竞争力指数、人民生活指数、经济活力指数、经济质量指数等同样在列,可谓综合素质大比拼。
  毫无悬念,在“2020中国西部百强县市”榜单中,包括凤翔县和岐山县在内的宝鸡各个县,无一例外全部落榜,原因很简单,仅人均生产总值这一项,宝鸡各个县“失分”太多了。
  落榜的背后,有落寞,有不甘。实际上,宝鸡各个县中,曾出现过红极一时的“十强县”常客——凤县。2009年,这个人口不过10万余人的山区县,首次跻身陕西省“十强县”第9位,随后长达8年的时间里,这个县连年跻身全省“十强县”,2016年一举跃升至第4位。然而,在2017年,这份榜单中,凤县却落榜了,而且时至今日,再也没能重新登榜。
  为何凤县会在2017年之后的全省“十强县”评选中折戟沉沙,从其一些关键性工业产品的产量和产值中,或许可见一斑。数据显示,2016年,凤县主要工业产品排名前两位的是“铅精粉含铅量”和“锌精粉含锌量”,产量分别达到3.86万吨和15.39万吨,与此同时,水泥业产量也达到52万吨,与之相匹配的产值是,当年凤县铅锌采选业增加值达49.82亿元,水泥制造业产值达1.57亿元。
  随着“两山”理论深入人心和一系列环保政策收紧,随后的凤县迎来“割肉期”,“铅精粉含铅量”“锌精粉含锌量”“水泥”等主要工业产品产能不断缩减甚至关停,以2017年、2018年、2019年这三年为例,这些工业产品产能全线下滑,甚至个别产品产能年缩减量高达30%以上。更重要的是,《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修订实施以来,凤县逐步推动坑口在海拔1500米以上矿山企业全部关停,全县正常生产经营矿山企业关停三分之二以上。
  (下转第七版)    扶风县海辰云和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工作人员在做实验赵彬瑞摄

  (上接第六版)很明显,对矿业占到全县财政收入80%的凤县来说,这个曾经靠“老天爷赏饭吃”的资源型县域,注定风光不再,自然也就被全省“十强县”拒之门外了。
  宝鸡县域经济在“年级”排名起伏是需要反思的。如果我们再将眼光投向“全校”,一些“学霸”级别的区域,更成了宝鸡学习和反思的对象。
  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之首江苏昆山为例,其让人震撼的不只是庞大的经济总量,更有在创新发展、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等各个领域亮出的高质量发展厚重底色。多年来,昆山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面向全球发布2077项企业技术需求,实施攻关项目257项,成为全国首个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400亿元的县级市。
  如果说昆山是“单兵作战”,再来看看杭州的县域经济“双子星”——桐庐县和淳安县。作为杭州市下辖的两个县,这两个县“携手”发展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极大地提升了各自的县域综合实力,实现了“1+1>2”的发展。以2015年为例,这两个县的生产总值之和500亿元出头,而通过两县互通,2020年这两个县的经济总量实现了非凡一跃,总和一举达到616.89亿元。
  知“痛”而后勇,很明显,放眼“年级”与“全校”的尖子生,宝鸡虽然自身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在不断加强,但自身“短板”依然不少:
  看财政收入,除去已经撤县设区的凤翔区,全市8个县目前财政收入19.67亿元,财政支出156.72亿元,平均财政自给率只有12.6%,这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了5.1个百分点。
  看三产比例,第三产业占县域经济比重只有31.5%,这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了1.9个百分点。
  看人均收入,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20年提升至14189元,但相较于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这一数字依然差距不小。
  一系列数据直指宝鸡县域经济之“痛”,而县域经济对宝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宝鸡县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73.2%,常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1.3%,经济总量更是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40.35%(不含凤翔区)。
  从某种角度来说,县域经济的一系列“痛点”,折射出的不只是县域发展的短板,更“绊”住了宝鸡高质量发展之腿。
  “痛定思痛”,需要的是痛下决心、痛而奋发。
  不可否认,宝鸡县域经济整体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宝鸡没有被这些成绩蒙住发展的双眼。对标“班级”“年级”乃至“全校”,宝鸡没有丢掉的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客观来说,目前宝鸡县域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等诸多方面与一些“优等生”还有差距。尤其在现阶段,市场经济大潮涌动,技术变革一日千里,宝鸡县域经济“追赶超越”之路上,正面对经济新常态下的新情况、新要求,如河入峡谷、风过隘口,正是紧要之时。值此关键时刻,宝鸡县域经济若想在未来实现“班级”有位置、“年级”有名次、“全校”有影响,路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固基础、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
  宝鸡的县域经济之路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十四五”来了,宝鸡又该如何全力推进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市委书记惠进才的办公室里,悬挂着一张《宝鸡市“十四五”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目标任务清单图解》,我们可以从这张图说起,寻找精确的答案。
  挂图作战,清单化管理,对表推进,其目的就是为了在宝鸡1.8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汇聚起县域经济发展的磅礴力量。
  纵览这张图,从总体要求到主体责任,再到重点措施一一细化类别。县域经济中首位产业如何增量提速?园区化如何布局破局?智慧农业、智慧工业如何落地生根等一系列问题,都被浓缩进这一张图中。
  这张图中,有类别、有主体,更有宝鸡整座城市的“抱负”。
  纵观宝鸡高质量发展之路,本身就是一条经济高速发展和民生福祉大幅提升之路。很明显,宝鸡发展的短板在县域,追赶超越的潜力也在县域。
  当前,宝鸡发展正处于多重机遇的叠加期,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深入推进,再到国内产业链供应链正在加速重构,都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机遇。宝鸡若没有抓住这些机遇去发展县域经济,那可真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反之,如果抓住这些难得的机遇,那将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若想“上青云”,就得先正视自己的短板。县域综合实力不强、块头不大、亮度不高、结构单一、特色不明显、主导产业不突出、资源禀赋挖掘不足、优质生产要素整合不够,县域间没有形成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良好格局等一系列问题都必须着力化解和进一步优化。
  补足这些短板,首先看顶层设计。
  所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就在今春,时值“十四五”开局之时,市委、市政府印发了《加快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要求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措施》提出,要突出推进“十化”,即坚持特色化发展,大力发展首位产业;推进规模化聚集,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加快园区化布局,做强工业园区、壮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发展物流园区;实施专业化经营,培育专业化人才队伍、发展专业化经营主体、建立专业化服务体系;推动数字化赋能,发展智慧农业、智慧工业、智慧服务业和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集约化管理,推进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集约化;促进生态化转型,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积极发展低碳工业、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注重品牌化建设,积极开展品牌提升行动、不断完善农产品标准体系、大力实施地理标志培育工程;加速城镇化带动,提升县城品质、深化“百镇建设行动”、推进城乡融合;抓好精准化保障,加大财政保障、强化金融支持、优化发展环境、推行分类考核、精准指导帮扶,确保十条措施逐条落地见效。
  这十条措施,精准指向宝鸡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对症开出了发展“药方”。
  以果业大县眉县为例,2020年,这里“酸甜刚刚好”的猕猴桃种植面积达到30.2万亩,总产量55万吨,综合产值突破52亿元,然而,对标《措施》中的“十化”来看,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巨大。比如“绿色农业”方面,该县通过绿色猕猴桃认证的只有21430亩,有机猕猴桃认证的只有8657亩,放眼30.2万亩的种植规模,实在算不得高。与此同时,这一产业,还存在猕猴桃品种更新缓慢,部分果园老化,老品种效益逐年降低,品种结构不合理,新技术利用率不高等诸多问题。
  以旅游大县扶风县为例,2020年,该县接待国内外游客1349.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4.4亿元。然而,实际上扶风县旅游“特色化发展”依然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放眼扶风县,法门文化景区、野河山景区人流如织,但周原博物院、城隍庙、扶杨生态园等景点,旅游开发规模深度不够,飞凤山、温家大院、杨珣碑、马援墓、白家窑水库、信邑水库等仍处于待开发状态,不能不说,这种“慢半拍”何尝不是一种遗憾。
  再以工业大县岐山县为例。2020年,这里的规上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达到38户,工业总产值达到331.5亿元。然而,从“加快园区化布局,做强工业园区”来考量这个工业大县,客观来说,这里的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并不高,陕汽商用车产能还未完全释放,带动效应还不明显。同时,本地汽车产业配套企业中核心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依然偏少,汽车市场发展乏力,仅停留在汽修、检测、汽车美容服务等方面,缺乏汽车金融消费、生产性服务业企业。
  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工业……《措施》实际是一座高质量发展路上的“灯塔”,在直指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短板的同时,精准绘制出面向未来的前行途径,指引着我市各个县,去缩小或补足与全国县域经济强县的差距。
  让我们来看一看全国“百强县”的一系列经济指标:
  看发展,“百强县”以不到全国2%的土地、7%的人口,创造了25%的县域GDP、10%的全国GDP;
  看产业,“百强县”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增加值高达5.03万亿元,占比高达52.4%;(下转第八版)    工人在千阳海升苹果园里采摘苹果

    麟北电厂

  (上接第七版)
  看消费,“百强县”消费需求旺盛,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2%。
  这三点,对宝鸡县域经济发展有着丰富的启迪意义。而《措施》的推进过程,也正在这三个领域迸射出巨大的正能量。
  宝鸡的县域经济之力
  很明显,宝鸡这座城市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是最大的难点,也是最具活力的潜力点,更是实现全市经济“脱胎换骨”的主战场。
  发展的思路、规划、格局含金量足不足?干部的眼界、境界、能力强不强?落实的速度、力度、温度够不够?……这一系列问题,直接决定着宝鸡县域经济发展“答卷”的分值高低。
  在有关研究人士看来,宝鸡必须在项目带动力、环境保障力、人才聚集力、机制推动力等方面进行发力,实现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聚集,广泛参与到国内、国际经济循环中去,才能真正在“追赶超越”中汇聚起县域经济发展的磅礴力量。
  项目带动力,锁定一个“强”字。
  放眼全市,2021年8个县中,涉及工业、农业、服务业等上千个重点项目先后开工,直指当地发展的薄弱环节,正在对项目的“上下游”“左右岸”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
  眉县帛宇特种纱线面料生产线项目就是这样一个“带动力”极强的项目。这个项目位于眉县常兴纺织工业园中。在这个面积不过5.1平方公里的园区中,各种纺织产品连接起来,足以绕地球上百圈,然而却一直缺少“龙头”。
  帛宇特种纱线面料生产线项目的出现,无疑挺起了当地的“龙头”。该项目全面投产后,将实现年产纱线2万吨、织布1.8亿米,继而让下游印染、服装加工等企业获得充足和高质量的供货渠道。换而言之,常兴纺织工业园将构架起一套完整的“内循环”系统,这对园区进一步实现节省运力、精准采购、技术共享、质量提升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更让各个企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强。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全面投产后,将彻底改变常兴纺织工业园在全国市场的话语权。以坯布为例,以前园区内的坯布大多用于工装、床上用品等低端市场,而这个项目上马后,将打开国内国际高端品牌用料的市场大门,其前景和“钱景”都十分可观。
  环境保障力,认准一个“暖”字。
  所谓“无商不活”,对各个县来说,“三百六十行”对服务、扶持满不满意?五湖四海的客商在宝鸡各县创业、兴业满不满意?各县百姓对事中、事后市场监管满不满意?……可以说,“满不满意”成了这局棋的“棋眼”,集中指向“落子”的关键之处——营商环境。
  越来越“暖”,是全市营商环境的真实写照,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3%以上,行政许可事项划转比例达90%,最多跑一次事项达4637项,办事材料精减65%,办理时限总体压缩50%以上。全市实有各类市场主体25.58万户,同比增长14.19%;民间投资增长12.2%;降低企业运行成本30亿元以上……
  人才吸引力,突出一个“聚”字。
  在宝鸡乡间有志向、有能力的人不少,但由于个人选择和市场环境等因素,以前不少人才都流失了,大有“为他人作嫁衣裳”之感。而如今,更多的乡土人才,在好政策的扶持下,选择沉下心来,在家乡做一番事业。
  凤翔区城关镇马村29岁的小伙子杨博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扎根发展。这几年,他依靠种植树莓鼓起了腰包,不但今年年收入达260万元以上,还带动周边不少村民富裕起来。很多人都说杨博是个人才,他却回答说:“我就是个农民,是个‘职业农民’。”
  可别小看了农民前面的“职业”二字,杨博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前几年,杨博大学毕业后本来准备去外地工作,但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他了解到树莓的“钱景”。随后,在农业农村部门支持下,他学会了树莓剪枝、防虫等一系列技术,继而放手大干起来。
  像杨博这样的职业农民正在成为宝鸡乡村一道亮丽的人才风景线。近年来,宝鸡全面组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全市已累计培训职业农民1.3万余名,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1万余名,打造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梯队,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十化”执行力,凸显一个“变”字。
  “十化”措施在全市县域精准对接县区、精准落地生根、精准开花结果的过程,实际上正是全市各个县坚持实业立市、工业强市、质量兴市,突出政治引领、产业引领、创新引领、品质引领、项目引领和开放引领的过程,这一过程,正是宝鸡县域经济“质变”的途径。
  “以明日之我,胜今日之我”,《措施》中的“十化”内容,正精准确立着一个个令人振奋的目标:
  看特色化发展。宝鸡力争“十四五”期间,各县区首位产业年均产值增速高于县域平均增速5个百分点,或首位产业产值占县域GDP比重的50%左右;
  看规模化聚集。到2025年,宝鸡将以重点县为支撑,在全市建成汽车及零部件、先进结构材料、优势装备制造、食品工业等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生物医药与健康设备、电子信息、奶山羊、猕猴桃、苹果等6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以及高山蔬菜和蜂产业等2个十亿级产业集群。
  看园区化布局。到2025年,实现县域工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全覆盖。建成产值超100亿元的工业园区11个、产值超1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园区6个、产值超10亿元的现代农业园区6个,每个县区至少建设一个综合性物流园区和若干个专业化物流园区。
  看专业化经营。“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力争培育引进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5户以上、省级以上示范社60个以上,全市“十有”标准化村集体经济组织占到70%以上。
  看数字化赋能。我市将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发展智慧工业,持续发展智慧服务业,推动县域产业数字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
  看集约化管理。我市将牢固树立以“亩产论英雄”的理念,制定《建设用地亩均产出综合考评办法》,不断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益。
  看生态化转型。到2025年,力争全市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2%以上。创建一批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看品牌化建设。全市将大力发展区域品牌,积极申报争取一批国家、省级质量奖和国家、省级质量提升项目,不断提升宝鸡制造、宝鸡生产、宝鸡特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看城镇化带动。我市将加快提升县城品质,抓好老旧小区改造、特色街区建设,力争“十四五”期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以上。
  看精准化保障。全市将提高新增专项债券向县域分配的比例,积极拓展“全程网上办”和“最多跑一次”事项,持续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但立直标,终无曲影。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全市县域经济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看农业,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131.4亿元,同比增速达6.2%,其中,县域(不含凤翔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到89.69亿元,占全市比重达68%,麟游县同比增速更是高达8.6%;
  看钱袋子,全市县域(不含凤翔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210亿元,其中,扶风县、太白县、陇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1.4%、21.4%和19.7%;
  看地方财政收入,全市县域(不含凤翔区)地方财政收入全面大幅提升,其中,千阳县、太白县、麟游县增速位列县域前三甲,分别达到30.1%、23.8%、20.3%;
  ……
  可以看出,《措施》推行后,顶层设计的推动力体现得淋漓尽致,全社会参与的热情不断增强。与此同时,各县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三化”融合得更加紧密,县域经济的生机和活力扑面而来。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是一篇大文章,面向未来,宝鸡正以前所未有的魄力、智慧和干劲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幅色彩浓烈的县域经济发展画卷正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