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西府老街游玩 游客排队进入太白山景区 本地旅游受追捧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您去哪了?
家住渭滨区的市民杨河说:“我们不想长途旅行,只去西安和汉中转了转。”凤翔区市民胡长瑞也说:“逛了宝鸡几个网红景点和特色乡村,发现在家门口旅游也别有一番风趣。”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国庆假期,市民中远程旅游需求和意愿降低,而短途旅游的兴趣和热情逐渐增长。
放眼全国,这一趋势更为明显,专项调查数据显示,49.1%的游客选择省内跨市游,比去年提升4.1个百分点;游览城市周边乡村、郊区公园的游客比例分别为28.9%、25.8%,分别比去年提升4.6和5.7个百分点。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发文指出,受天气和局部疫情反弹影响,中远程旅游需求未能充分释放,假日旅游客流主要集中在省内,本地游、周边游、近郊游是主流。
不只是国庆假期,去年以来,人们出行、消费等活动受限,不得不将中远程旅游计划推后甚至取消。与此同时,短途旅游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专项调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超过8成的游客更愿意在300公里以内范围旅游,且选择自驾出行的游客达到50%以上。
从旅游目的地来看,以前每到假期,人们总是扎堆涌入风景名胜区,5A、4A级旅游景区最受欢迎,而这两年,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热门景区往往会限流、错峰开放,不少人便将目光对准了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众景点,甚至称不上景点的山野、田园,也成为一些人热衷的旅游目的地。
今年,凤翔区陈村镇槐北村成为宝鸡人眼中的“网红村”,这个有着排灯文化的传统乡村,近年来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今年5月,村上从深圳请来专业团队,绘制了数千幅墙体画,并创造了名为“猪小北”的卡通形象,吸引本地和周边游客竞相前来,并通过朋友圈和短视频蹿红网络。
风光就在家门口
就像许多北京人没逛过故宫、许多上海人没去过外滩、许多西安人没爬过大雁塔一样,家门口的风光即使再精彩,也会被本地人有意无意地忽视。本地的风光真的比不上外地的吗?当然不是,但在一些人的观念里,好风光总是在远处,所以跋山涉水、舟车劳顿,也要到远处去瞧一瞧、看一看,毕竟,不出趟远门,怎么好意思说去旅游呢?
然而,受疫情影响让很多人停下了远行的脚步,大家开始重新审视、欣赏家门口的风光。
我市旅游爱好者“大眼睛”以前热衷于出境游、跨省游,现在却流连于宝鸡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他在日志里深有感触地写道:“我曾经偏执地认为,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似乎只有去远方,才能远离尘嚣,让身心得以放松。但事实是,我每次旅游都在赶时间,真正去观赏、去体验的机会少之又少。而当我把目光收回来,才发现,家门口的风光更加动人:春天里,北塬山花遍地,秋天时,南山层林尽染,以前去过的小村庄,早已是旧貌换新颜……”
90后小伙张岩曾在我市一家旅行社工作,多年来,带着全国各地游客走遍了宝鸡大小景区,每到一处,他都讲解得绘声绘色、滔滔不绝。去年,他辞职创办了一家文化公司,闲暇时,他只身一人重游宝鸡那些景区,走得越多就越感受到,无论是自然风光还是人文景致,都值得慢下来、静下来细细品味。“有时,途中遇到的一棵树、一座碑也有故事,当地人讲起这些故事来,生动、传神又接地气,这是那些苍白的解说词远远不能比拟的。这才是旅游的魅力和价值。”张岩神采飞扬地说。
与传统意义上的旅游相比,疫情下人们旅游呈现出短时间、近距离、高频次的特点,更符合人们“说走就走”的旅游心态。此外,不少市民通过本地游,更多地了解到宝鸡的历史文化,从而激发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
突出特色创口碑
近年来,我市着力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旅游休闲度假中心,而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把握短途旅游这一趋势,实现弯道超车、逆流而上呢?
记者从市文化和旅游局了解到,随着旅游大环境的变化,人们的旅游需求也相应改变。以前,旅游特别是中远程旅游对人们来说,是一项相对奢侈而隆重的活动,出发前会精心选择时间、路线,旅途中要尽可能多去景点、多拍照片,回来时还要买些土特产和纪念品。现在,人们更注重旅游的品质,比如,带父母或孩子的游客会考虑,交通是否方便、住宿是否舒适、饮食是否可口,还有景区是否拥挤,显然,那些人山人海的热门景区自然不是第一选择。而本地游、周边游、近郊游恰好能满足人们品质旅游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宝鸡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宝鸡坐拥自然和人文两大旅游资源,成熟的旅游景区自不必说,单是那些散落在城乡的小景点,就灿若明珠且各具特色,非常适合宝鸡及周边地区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另一方面,我市探索形成“旅游+”模式,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等领域深度融合,不仅充实了旅游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也有助于各产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短途旅游并不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也不是一味地推崇网红、爆款,而是要走一条因地制宜、持续发展之路。前些年,全国多地出现“古镇热”“小城热”,花大力气打造仿古一条街、民俗一条街,一时间赚足了眼球、炒热了人气,但当热潮过后,不少“古镇”“小城”都因缺乏创新、缺少内涵而草草收场,成为地方旅游发展中的失败案例。
我市一家旅游企业负责人邢小波表示,短途旅游更加注重游客体验,不仅要有良好的硬件设施,更要有与之匹配的软件服务,甚至后者所占的比重更大。客观地说,我市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相关部门和单位应当就此继续发力,用好服务换来好品质,用好品质赢得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