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遇到地质灾害如何避险自救?(四)
  1
  地质灾害发生前有迹可循
  地质灾害发生前有迹可循,很多征兆用肉眼就可以观察到。如民房后侧山坡上突然出现滑塌或裂缝;山脚土体突然隆起鼓胀,通常前缘建筑物强烈挤压变形甚至错断;坡脚泉水出现异常,房前屋后出现渗水、涌水;山坡上的池塘或水田突然干枯;沟谷中突然出现异常响声等。
  发现某一前兆时,要尽快查看,迅速做出综合的判定。若同时出现多个前兆,必须迅速疏散人员,并报告当地政府或主管部门。地质灾害防治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需各个部门与群众密切配合。
  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值班值守、监测预警、巡查排查、转移避险、宣传教育、信息报送等工作,同时配合应急部门做好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撑;省属地勘单位要做好技术支撑,分析研判发灾趋势,指导科学防灾救灾;群众要提高警惕,杜绝侥幸心理,如果自身居住在坡脚沟口等危险区域,更要多留心发灾前兆。
  2
  掌握躲避地质灾害“五字诀”
  地质灾害突发,尤其是大型、特大型地质灾害具有较强的破坏力,但只要掌握科学正确的避险方法,是能够成功避让的。
  这里总结了地质灾害避让“五字诀”:听、查、看、记、让。
  听
  就是要积极参加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组织的地质灾害治防识宣传宣讲,了解相关知识。听“村村响”等降雨、险情、灾情广播,隐患地区的居民尤其要特别注意听预警预报信号。
  看
  就是要经常看当地的天气预报,看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
  查
  即下大雨的时候要经常到房前屋后去看看,查看有没有异常情况发生。特别是切坡建房的居民,要时时查看房屋附近山体有没有滑坡、崩塌的迹象;在沟口建房的居民,在暴雨、大暴雨期间,要特别注意查看有没有山洪泥石流发生的可能。
  记
  就是要熟记防灾应急预案。居住在受地质灾害隐患点威胁范围内的居民,要牢记报警信号,如吹口哨、放喇叭、敲铜锣、拉警报器等,还要熟悉撤离路线以及临时安置点。
  让
  即提前撤离,主动避让。遇到险情时,最好、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前避让。当听到报警信号时,所有人员尽快撤出危险区,相互提醒周围邻居尽快撤离。
  发生地质灾害时,一定要第一时间跑,千万不要返回家中取财物。如果发生了滑坡、崩塌、泥石流,要以最快的速度向两侧跑,不要顺着跑。
  3
  灾后不要立即进入灾区
  地质灾害发生后,是否就意味着危险已经结束?
  地质灾害有时是不间断发生的,一次山体滑坡过后,很有可能会有第二次,所以群众切勿盲目立即进入灾区,以免再次发生滑坡崩塌。在灾害面前,大家尤其要服从政府和村组的统一安排,关注是否还有暴雨,如果仍有暴雨发生,决不能擅自返回。
  到达安全区域后,要迅速清点人员,如果有失踪人员,应尽快向上报告,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查找搜寻。专家提醒,非专业人员不要盲目施救,如果有人被泥石流或滑坡淹没和困住,在搜救被滑坡埋压的人员时,要安排人员监测滑体的稳定状态,在确保自身安全情况下或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才能施救。
  专业队伍到达后,应迅速组织力量巡查滑坡、崩塌斜坡区和周围是否还存在较大的危岩体和滑坡隐患,并立即划定危险区,禁止人员进入。
  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治理滑坡常用措施
  削坡减载:用降低坡高或放缓坡角来改善边坡的稳定性。削坡设计应尽量削减不稳定岩土体的高度,而阻滑部分岩土体不应削减。此法并不总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要在施工前作经济技术比较。
  边坡人工加固:常用的方法有——修筑挡土墙、护墙等支挡不稳定岩体;钢筋混凝土抗滑桩或钢筋桩作为阻滑支撑工程;预应力锚杆或锚索,适用于加固有裂隙或软弱结构面的岩质边坡;固结灌浆或电化学加固法加强边坡岩体或土体的强度;SNS边坡柔性防护技术等。
  泥石流防治措施
  根据滑坡泥石流发生的规律和活动强度,全面规划,采取远近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等方式,进行综合防治。近期目标是:严禁乱砍滥伐、乱采乱挖、乱堆乱倒等不良行为;远期目标是:对从事地面和地下资源开发的单位和个人,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认真落实水土保持治理措施,尽量减少植被破坏,减少人为水土流失。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