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广告
第03版:副 刊
第04版:专题
标题导航
|
丰收中国
今天是你的生日,可爱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
宝鸡城的国庆节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我和我的祖国
◎段亚明
小时候,心中只有家,对什么是国家没有丝毫的概念,知道家中有爱我的亲人,保护我的父母。当我在外边受了委屈,本能会告诉我,家人会保护我、帮助我,我躲到家里一切都会过去。
我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一家六口人在“半边盖”的房子中一直住到我八岁。那时候整日的劳作却依旧是食不果腹,晚上睡不着的时候可以看见屋顶瓦片下的木条和混合着麦草丝的泥巴,家里的编外成员——“老鼠”沿着房檐的内侧或墙角的犄角旮旯溜达。窗户是纸糊的木格子窗,大好的阳光照进屋子里也是昏黄一片。我好读书,晚上就在冒黑烟的煤油灯下翻看可以寻到的小人书。煤油灯是自制的,空墨水瓶子装煤油,铁皮盖子钻个洞,废铁片卷成圆筒,棉花捻成棉条穿入铁圆筒做灯芯。就这一会儿,母亲心疼煤油,会“噗”一口吹灭,然后我便数着星星睡去。
上世纪80年代,改革的春风吹来,老人们会在扎堆吃饭或闲聊中谈及国家的方针政策,我除了学习、玩闹之外,很少操心什么政策,但却明显感觉到家里的生活变好了,白面馍馍和臊子肉不会再悬挂在房梁上,面条中也多了绿色和红色的蔬菜,每月也会有一到两次的机会去集市上吃小吃。后来,家里还有了电视机,我可以每天看到喜欢的动画片,等动画片的时间也会似懂非懂地看新闻联播。从播音员的播报和电视画面中我才知道,原来外面的世界还有不一样肤色的人,房子还可以一层一层地摞起来,摞得那么高。
上世纪90年代我上班了,全家也在父亲的努力下搬离了老屋,定居到县城,我们家从此也和大多数城里人一样住楼房了,我在单位也分到十五平方米的宿舍。每次回家,我都会大包小包地买许多好吃的,还会选择外地的特色水果、特产小吃、特色商品,父母都会笑呵呵的。看着家人在一起吃得很香甜,我感觉到从未有过的满足。
近年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增加,我的工资也涨了几次,单位下乡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摩托车也换成小型面包车。收入的增加让人们解决了吃、穿、住之后开始考虑行的问题,私家车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随着村村通、高速路建设,铁路电气化改造、几次大提速以及和谐号、复兴号的开通,不断刷新着人们出行的速度。日出还在冰天雪地的东北,日落已经到达温暖如春的海边。人们还能通过高速宽带上网看电子书、看视频、看电影,和相隔千里的亲人点击一下就可以面对面地说话、聊天。
每当工作之余,眼观满室的梅兰竹菊,品餐桌上的健康美食,读愉悦精神之书。茶余饭后一家人在小区后的游园中嬉戏,一种幸福感油然而生。小家的小变化折射出祖国这个“大家”的大变化;小家幸福感的提升,彰显了祖国“大家”的大发展。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