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广告
第03版:交警之窗·广告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专 题
标题导航
|
习练红拳“红红火火”
简化围棋益智娱乐
强身有趣的传统体育
舞动太极全运添色
荡起秋千快乐多多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舞动太极全运添色
毛丽娜 张珂骞
以静制动、刚柔绕指、行云流水……这是对中国传统拳术太极拳的描述。宝鸡是太极拳的发源地,无论是春夏秋冬、晨练晚练,随处可见习练太极拳的拳友和团队,太极拳不仅让人强身健体,也是人们晚饭后放松身心的一项活动。在宝鸡地区习练太极拳已蔚然成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些中小学生体育课一律改成了太极八段锦,一是锻炼身体,抵抗病毒;二是保持同学之间的安全距离,避免病毒传播;三是让学生了解这一文化瑰宝对人体的益处。
太极拳自17世纪中叶形成以来,世代传承,习练者遍布全国各地,有着广泛的传播和群众基础。2020年12月17日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我国申报的太极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近日,笔者来到金台区太极之源文化广场,看到太极拳友们精神抖擞、英姿飒爽,他们身着古朴服装,在柔和的背景音乐中舒缓起手,舒展身体,于动静之中诠释着太极拳的魅力。
笔者在《宝鸡县志》中看到这样一段话:“飞阁玲珑,朱栏璀璨,每旭日东升,夕阳晚照,则光流天际,彩彻云衢,古今艳称赤城流霞,金阁在望,而天台不得专美。”作为宝鸡市区的一处古建筑,在这样远离喧嚣的环境所创立的太极拳则是沉静心灵、祈祷安宁和谐的运动。
今年58岁的太极拳爱好者李彩萍说,自己退休后开始学太极拳,通过习练太极拳,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性情也变得豁达开朗了,这也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一种传承。市武术协会副主席郭泳宏介绍说,“学拳明理”,太极拳所蕴含的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养生观念,丰富着人们对宇宙、自然和人体运行规律的认知。其松柔圆活与立身中正的基本要求,以及尊师重道,学拳不可不敬、不可狂、不可满等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涵养着人们平和、包容、友善的心性。在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意识、促进身心健康、推动人与人和谐共处、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太极拳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太极拳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群众体育项目之一,可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