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03版
本期发布:
宝鸡:大交通格局中的枢纽城市
本报记者冯军平 魏薇
    千河立交

    太凤高速和宝坪高速实现互通

    S107关中环线

    宝坪高速

    太凤高速

  ●2017年3月,国家《“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宝鸡被国务院确定为63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这标志着宝鸡交通运输体系纳入国家层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同年8月,交通运输部公布了“十三五”期间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第一批创建城市名单,宝鸡榜上有名。
  ●2018年12月,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发布《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宝鸡作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入选,标志着宝鸡进入了全国物流枢纽建设“一张网”。
  ●2019年12月,经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商务部研究同意,确定宝鸡等24个城市为第二批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宝鸡处于大陆桥走廊和西部陆海走廊两条综合性交通走廊的交会点上,我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
  ●到2025年,我市将基本形成“覆盖广泛、公铁互补、空地立体、衔接顺畅”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格局和“一中心两平台多节点”的物流集散网络体系,基本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夜未尽,天将晓,立秋的风带着丝丝凉意。
  8月10日凌晨6点,太白县靖口镇关上街村村民麻博,把毛绒兔放到女儿枕边,披着晨曦出发了。搭乘亲戚的小轿车,两小时后赶早上8点,他到了宝鸡南站,一小时到西安,吃份擀面皮,就乘高铁南下广州打工。作为一名手艺人,麻博在异乡收入颇丰,不仅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也源源不断地将外面世界的新理念、新生活方式带回家,影响了亲朋好友生活方式的转变。
  对于往返旅程和路的记忆,麻博感受深切:从村里到县城原本是砂石路,雨天出行双脚深陷泥窝,再到村村通了柏油路,县城通了高速,村子与外界联系便利,人们往返乡间时的急迫心理,不再因旅程周折而备受煎熬。麻博说,路修通了,人奔起来更有劲了。
  宝鸡因路而建、因路而兴,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这里深受不同文化的交汇洗礼,像千千万万的“麻博”,都渴望联通世界,获得发展。
  可以说,路是宝鸡人深入骨髓的情结。因为地理位置特殊,时代需要,百年间,宝鸡因陇海铁路、宝成铁路、宝中铁路、西宝高速等建成,奠定其交通枢纽地位。然而随着高铁时代的到来,各地都在寻求与省会城市最快最直接连通,宝鸡的枢纽地位受到撼动,这让一部分深爱宝鸡的人有些不适。近几年,坊间不时传来“宝鸡交通枢纽地位被边缘化”的议论。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全国交通整体布局下的“宝鸡之变”,宝鸡这十多年来在交通上做的“点线面”文章,以及未来宝鸡交通的格局走向?
  地理优势带来的交通机缘
  宝鸡三面环山,渭河穿城而过,处在陕、甘、川等省的接合部,是连接中原与西北、西南的交通节点。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期,宝鸡就是“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丝路重镇,有古代通往西域的关陇大道,通往巴蜀的陈仓古道、褒斜栈道和傥骆道。大秦帝国就是沿关陇古道,经关山、陇县、千渭之会一路向东,先后定都雍城和咸阳,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
  刘邦、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诸葛亮六出祁山,最后一次沿褒斜古道北伐……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充分表明在过去,宝鸡是兵家必争之地,重要的交通咽喉。
  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决定了宝鸡在特定历史时期,必定是时代的宠儿。1931年,川陕公路西安至凤翔段建成通车,此后凤翔到汉中、宝鸡到平凉等公路相继通车;1936年,陇海铁路通达宝鸡,宝鸡作为陇海铁路西端终点,成为全面抗战爆发后物资周转的枢纽;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陇海铁路天水至兰州段建成通车,1956年宝成铁路建成通车,宝鸡成为西南、西北、中东部之间人员与物资交流的中转中心。
  这种优势在改革开放后继续显现。随着陇海铁路复线、宝成铁路复线及宝中铁路的建成,宝鸡的交通枢纽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1995年西宝高速建成通车,这让宝鸡人的生活发生质的飞跃。
  现年55岁的国企干部刘志告诉记者:“我是1986年参加工作的,当时宝鸡到西安可以走西宝北线、西宝南线、西宝中线三条路,路有些是三级路,有些是砂石路,车也不好,一路颠簸,像从搓板上过一样。早上8点走北线,4个小时到扶风吃顿中午饭,到西安就下午四五点了,登记旅社,第二天早上才能在西安办事,事办完天都黑了,只能住一晚上,第三天走西宝南线在眉县吃顿饭才回家,所以说跑趟西安,来回最少得3天时间。”
  西宝高速的通车,实现两地当日往返,这让宝鸡人骄傲不已。
  为什么会有“边缘化”感慨?
  西宝高速通车后的10年,由于种种原因,宝鸡境内再也没有新建一条高速公路。随着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形交通规划的实施,这10年来,不时有关于宝鸡“交通枢纽地位被边缘化”的议论。
  据了解,那几年宝鸡没有再修新高速,与全省交通网络大布局有关,其主要原因是,当时省上着力推进“市市通高速”,宝鸡因为已在建成之列,所以没有新的修建契机。
  “三线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前,从东部地区到西部地区来,或到西南地区去,外地人都要经过宝鸡,宝鸡作为交通枢纽城市的特征,决定了南来北往的人都要在宝鸡绕一下,宝鸡人习惯了城市所承担的联络点和转换地的角色。
  在改革开放后,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交通大国”日渐崛起,规划由点到线到网,密度越来越大,实现铁路、公路、民航等建设的突飞猛进。曾经峡谷天堑难越,山乡郊野难行,路网稀疏,线单站散;如今,路网纵横延伸,交通运输发展从“瓶颈制约”向“基本适应”转变,各地都在寻求与中心城市之间的直达,在铁路、公路等方面不断建设新通道。
  而且,这几十年来,我国交通运输科技水平由跟踪追赶国外技术为主,进入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的新阶段。高速铁路、特大桥隧等工程建造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比如公路建设方面,在秦岭里打18公里长的隧道,过去难以想象,如今技术上没有一点问题,穿越秦岭不是难事,如此一来,安康、汉中等地都实现了与西安的直接连通;包括兰渝铁路的通车,都是突破了这些技术障碍。所以,宝鸡周边城市建立新的铁路线、公路线是必然的,国家从整体经济布局、降低物流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这些都是自然选择。
  原来宝鸡是必经之路,现在路网织密了,别处的人出行有了更多选择,这其实是国家综合实力增强、社会进步的表现。
  有专家认为,一些宝鸡人认为被“边缘化”,说到底还是对宝鸡的交通枢纽地位看得重,一时难以适应周边交通的这种变化。其实宝鸡处在这场变化的洪流中,应该理性接受现实。最重要的是,别的地方在发展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停下脚步?有没有争取新的交通优势?让人欣慰的是,这十几年来,宝鸡交通从未停止发展的脚步。
  一路奔跑迎来大道如虹
  交通“点”“线”走向,决定了生产要素集中水平,也决定了城市发展格局。市委、市政府把重塑宝鸡全国性交通枢纽地位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一路奔跑,机遇不断叩响“发展之门”。
  项目建设,规划先行。凭借基础雄厚的工业制造、国际化城市的发展雄心、诗意栖居的山水美景,宝鸡积极主动向国家、省上争取项目,力争国家从顶层设计上将宝鸡纳入全国性交通节点城市的大盘中。
  2017年3月,国家《“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正式发布,宝鸡被国务院确定为63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这标志着宝鸡交通运输体系纳入国家层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为此,2017年宝鸡市政府出台相关意见,绘出加快构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路线图”,宝鸡的建设思路清晰、步履笃定。
  2017年8月,交通运输部公布了“十三五”期间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第一批创建城市名单,宝鸡榜上有名。随着公交都市的创建,城市公交线网“越织越密”,车辆运载“力能扛鼎”,场站建设如火如荼,公共交通成为城市化率提升的重要标志,老百姓出行有了从容的底气。
  2018年12月,国家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发布《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宝鸡作为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入选,标志着宝鸡进入了全国物流枢纽建设“一张网”。国家物流枢纽是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能集中要素、提升发展动能,宝鸡能列入承载城市,说明国家看重宝鸡作为西部工业重镇的价值,这对带动宝鸡及关中平原城市群生产制造业产业链延伸、供应链打造和价值链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2019年12月,经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商务部研究同意,确定宝鸡等24个城市为第二批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借助创建契机,宝鸡加快构建新能源物流车的发展,未来在快递、电商、农产品物流甚至生鲜冷链物流等城市货运的各个细分领域,将看到方便又环保的新能源物流车的身影。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宝鸡处于大陆桥走廊和西部陆海走廊两条综合性交通走廊的交会点上,我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得到进一步强化。
  这一块块“金字招牌”,正是宝鸡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不断凸显的有力佐证。
  “十三五”期间,宝鸡进一步解放思想,将高速公路网从“十字加外环”调整为“三横两纵两环”,从放射状升级到网络状。2018年,省政府发布全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宝鸡的项目全部进入全省大盘子。
  公路方面,先后建成银昆高速坪坎至汉中、连霍高速市区过境段等6条高速公路,新增高速公路181公里,县县通高速目标如期完成。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77万公里,公路网面积密度达到97.8公里/百平方公里,较“十二五”提高8.9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了全部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通客车和通邮目标,95%以上的村民小组和93%以上的农民门前实现道路硬化,在全省率先将水泥路修到了农民家门口。还有在建的宝鸡至坪坎、旬邑至凤翔、眉县至太白、麟游至法门寺、关中环线眉县经岐山至凤翔5条高速,2021年在建的高速公路里程达298公里,超过全省建设规模的1/4,宝鸡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450公里。
  铁路方面,西宝、宝兰高铁贯通运营,形成了由陇海、徐兰、宝成、宝中、宝麟铁路构成的“两横三纵七辐射”铁路网,西法机城际铁路控制性工程基本建成,市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597公里。
  民航方面,宝鸡机场已获国家批准立项,即将开工;麟游通用机场正抓紧前期工作。公铁互补、空地立体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具雏形。
  “十三五”时期,交通运输累计完成投资430亿元,是“十二五”的3.5倍,交通运输从基本适应到持续优化,为宝鸡打造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贡献了交通力量。
  对百姓而言,乘坐“公交式”西宝高铁一路向东,宝鸡人一小时就能到西安吃上羊肉泡馍;乘坐宝兰高铁穿山越岭,兰州人两小时就能来到宝鸡品尝地道美食。
  对深处秦岭腹地的太白县、凤县而言,太凤高速、宝坪高速岩湾至坪坎段建成通车,使两县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实现了两县与汉中的高速公路通达,宝鸡与陕南、陇南和川渝地区“握手更紧密”,交流更频繁。
  旬凤高速太峪至良舍段正式通车,让最后一个不通高速的麟游县彻底结束了不能高速出行的历史。九成宫遗址的导游小梁告诉记者,“通了高速,全国各地的书法爱好者来九成宫参观游学变得方便很多,麟游的外来游客与日俱增,石鼓峡、玉女潭、西海苑等景点,也有了外地人的身影。”麟北煤田的煤炭过去只能通过国道、火车运输,现在通了高速公路,运输更为便利,必将带动麟游的经济发展。
  未来着力织密综合立体交通网
  开放是宝鸡这座节点城市最亮丽的宣言。
  2020年6月17日,阳平铁路物流基地开通运营,一列载有200辆吉利汽车的货运专列,从陆港新城出发,驶向山东、湖南、重庆、云南四地。这意味着宝鸡打造关中平原西部物流运输集散节点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宝鸡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链吸附能力强,未来将承载更多“两链”融合项目“入局”,与本土工业互融发展。特别是宝鸡综合保税区的封关运行,需要打造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新通道,城市群之间的功能互补,呼唤交通运输建设进一步提质增效。
  那么,宝鸡下一步如何强枢纽、扩门户、促流动呢?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十四五”时期,宝鸡将按照“做强枢纽、优化通道”总体思路,统筹推进公路、铁路、机场建设,巩固提升陆路交通优势,补齐航空短板,构建“十字加多向放射”综合立体运输大通道。
  “十四五”计划实施重大交通项目69个,总投资规模逾1000亿元。
  铁路方面,推动西宝高铁达速运营,陇海铁路开行动集列车,争取西安至法门寺、法门寺至咸阳机场城际铁路复工建设,加快陕甘川渝能源新通道、宝中铁路增建二线、陇海铁路宝鸡枢纽南环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麟北煤田铁路专用线建设,推动铁路专用线向工矿企业延伸。
  航空方面,建成宝鸡机场,加快推进麟游通用机场布局建设,实现宝鸡与北上广深等核心城市的直通联系,打造空中对外开放新通道。
  公路方面,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轴,国省干线公路为骨架,农村公路为脉络,干支搭配、有机衔接的公路网络,使高速公路网从“十字加外环”的放射状升级为“三横两纵两环”的网络状结构。建成G85宝鸡至坪坎、S24眉县经岐山至凤翔、周至到眉县、S25麟游到法门寺、S28眉县至太白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宝鸡北绕城、机场高速等。到2025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50公里。
  综合客货枢纽方面,建成宝鸡城南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凤翔、麟游客运站,开展宝鸡机场、法门寺、眉县综合客运枢纽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公铁联运、陆空联运的综合货运枢纽(物流园)建设。持续推动“公转铁”,让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网络货运等先进物流组织形式推广开来,推动物流行业降本增效。
  到2025年,我市将基本形成“覆盖广泛、公铁互补、空地立体、衔接顺畅”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格局和“一中心两平台多节点”的物流集散网络体系,基本建成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产业拓路融入开放发展大格局
  路是宝鸡人念兹在兹的话题,这情愫源于我们对发展和富裕的迫切希望。
  过去人们常说,大路大富,小路小富,无路不富,于是大家将一个地方的发展和“路”紧紧地捆绑在一起,这也是许多人害怕宝鸡交通地位被边缘化后的焦虑所在。但路真的就是发展唯一且富有决定性的条件吗?恐怕未必!我们看到,一些海岛国家,一些发展较快的城市,有的并不具备相对交通优势,但也有发展很好的例子,就是因为他们具备自己的科技、文化、产业等核心竞争优势,所以说,有时候有路也不一定能富。
  其实,一个地方的富裕和发展核心在于:能不能创造足够的供给和需求,进而吸引人流和物流。尤其是,现在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更多的技术和信息的交流是在网上完成的。过去,我们要做一些工作,需要大家见面商谈或聚在一起完成;现在,人才都有软平台,可做柔性服务,我人不在宝鸡,我在世界各地任何角落,宝鸡需要我服务,我可以立即在线上完成服务,所以,人不来宝鸡,并不影响我们与世界亲密接触。
  况且,现在的产业体系早已摆脱了“粗大笨重”、要靠人“肩扛车拉”的时代,现在产业体系中的许多高附加值产品和科技服务,大多是在线上交流或者线下集约化完成。说到底,时代在发展、产业在升级,我们的理念也要转变,“粗大笨重”“肩扛车拉”的传统发展模式已被视为“落后生产力”,日渐成为“过去时”,而高科技、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正在到来,我们对交通的认识也要提升。
  过去,地理条件赋予我们的交通枢纽是过境式的,并不是目的地式的,带给我们的发展赋能非常有限,而只有目的地式的交通枢纽,才对我们的发展至关重要,要做到这一点,核心就是要求我们的产业高速发展。我们的产业发展了,经济活跃度高了,城市的功能和设施完善了,市民素质高了,人们会涌入宝鸡投资兴业、居家生活,这样目的地式的人员流动,才是我们最迫切需要“长成的样子”。
  实际上,宝鸡发展基础良好,优势也很突出。比如在“旅游5+”战略的推动下,我市仅宝鸡南站2021年上半年日均客流量就达9331人,“五一”假期前后8天共发送旅客148071人,日均18509人,位列陕西第二。百度统计“五一”期间全国人口流量,宝鸡是全国人口流入的热点城市,可见宝鸡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
  再比如,宝鸡工业上下游产业链协同配套能力强,一些外地的科技成果项目会放在宝鸡进行产业转化,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的制造业优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一个地方的发展,不可能寄希望于别人的不发展来保自己的地位,我们不能做“等路者”,得冲出“鸵鸟思维”的藩篱,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
  以昔日发展成果为基石,宝鸡做好了全面起跳的准备。
  “十四五”期间,宝鸡将持续提升产业聚集、物流枢纽、人文凝聚、对外开放、综合服务五大功能,全力参与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建设区域先进制造业中心、区域货物集散中心、区域开放交往中心、区域科创中心等“十个中心”,把宝鸡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生产力优势,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再发力。通过深化改革,用更活的体制机制,构建发展的“四梁八柱”,以自身产业硬实力,积极融入社会分工合作体系中,以产品、技术、服务等优势,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提高宝鸡的区域竞争力,如此也就能做到“酒香不怕巷子深”。
  目前,宝鸡对外开放的大通道已经打开,城乡已然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未来立体式的交通网络建设将继续延展,国家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将带来一浪高过一浪的发展热潮,宝鸡人想发展的愿望迫切,要奋斗的决心坚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一定会乘势而上,主动融入陕西自贸区、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大格局中,加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发展之路无坦途,风物长宜放眼量。宝鸡人无论是眼界还是格局,都在不断破局延展,相信怀着浩荡志气的宝鸡,在新一轮城市变革中,一定会书写新的精彩篇章!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