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本期发布:
40后夫妻
来自祖国南北携手扎根宝鸡
人物:毛松起76岁,姜兰芬73岁婚龄:51年
    毛松起和姜兰芬退休前的合影

   
  
  本报记者麻雪
  1965年6月18日,姜兰芬一直清晰地记着这个日子。那时,17岁的她,从繁华的大上海来到宝鸡,响应国家的“三线建设”。也就是在宝鸡,她认识了来自东北的毛松起,这对分别来自祖国南方和北方的夫妻便在宝鸡扎下根。
  姜兰芬上海的家在杨浦区,那里是老上海最繁华的地方。从繁华的大上海,到当时偏僻、落后的西北小城,姜兰芬心里是有准备的。
  “我们当时是响应国家号召来建设西北的,从上海火车站出发,我们一列火车上,全都是上海人,在火车上大家热热闹闹的,心里也充满了建设祖国的激情。”姜兰芬说。
  整列火车上的上海工人被分配到西安、宝鸡的不同厂子。姜兰芬也知道,自己要去的是一个叫作“凌云机械厂”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凌云电器集团。姜兰芬下了火车,就被厂里人用绿皮卡车接到了建设厂子的现场。
  “建厂初期,我们就从拔草、搬砖开始,到了吃饭的时候,我们上海人吃不惯这里的宽面条。还好,当时厂里很照顾我们,食堂给我们上海工人做了米饭和炒菜。”姜兰芬回忆。
  毛松起是东北大连人,1964年进凌云机械厂,当时19岁。“他比我早一年进厂,我们又被分配到一个车间,他是磨工,我是开车床的,工位也比较近。他就经常帮我、照顾我。吃饭时,叫我一起去食堂。”姜兰芬说。“他是东北人,爱吃炖菜、面,但在食堂里,他会经常陪我一起去吃炒菜、米饭。他是个干活踏实、性格也实诚的人,我也是这样吧,所以,我们是当时互相看上了。”姜兰芬笑着说。
  1970年他们结婚后,厂里给“双职工”的他们分了一间房子。姜兰芬就开始在家做饭,顿顿做上海菜,既不会做宝鸡的面条,更不会做东北炖菜,丈夫毛松起也就这样吃了一辈子的上海菜。
  “上世纪90年代之后,厂子周围渐渐有了东北菜馆,他会和几个东北老乡一起去吃。”姜兰芬笑着说,平时的家务他们会一起做;遇到矛盾,丈夫则会服软。
  如今,他们已经结婚51年,正是金婚,彼此之间情比金坚、历久弥新。采访中,他们回忆曾经的生活,还回忆起厂里曾在艰苦的生产条件下生产出了“4号机”和“7号机”……回忆是甜蜜的,更加充满了“三线建设”时期人们的无限荣誉感。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