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省勋正在制作银饰 打叶出条 银烟锅、银壶 西府有名的“银匠村”
陈仓区慕仪镇东城村曾经是西府地区有名的“银匠村”,银器制作在这里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城村有50多户人家从事银器加工制作,其中尤以齐省勋的父亲齐金汉的技艺最为精湛。
齐省勋家是“银匠世家”,祖上四代人都以制作银饰为生。齐省勋出生于1958年,20多岁就跟着父亲学干这一行。“那时候村上有20多位匠人,我和同龄人带着父亲和叔父做好的银饰品,到周边凤翔、岐山等地售卖,还承接一些定制的活计。父亲靠银匠手艺养活了我们一大家子人。”齐省勋说。
齐省勋回忆说,学艺之初,父亲让他每天打下手,干一些粗重活。后来,他开始学习画图,学艺两年,父亲才让他制作第一件银手镯。“当时不理解,父亲为啥老让我打杂,不让我上手,现在才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那是为了磨炼我的耐心,练就基本功。”齐省勋说,“银匠的活计用的是粗糙的工具,做出的是精致的成品,凭的是耐心和细心,靠的是‘精细’二字。”
在父亲的指导下,齐省勋用简易炉子、吹风筒、小锤、锉子、钳子等工具,制作出一件件令人爱不释手的银饰。从艺40多年,他默默传承着珍贵的老手艺,用一锤一錾诠释着“做专、做精、做细、做实”的工匠精神。
坚守银匠的老行当
立秋后的一天,在慕仪镇一个农家小院里,笔者见到了正在专心致志干活的齐省勋。他一手挥着铁锤,一手紧握钳子,在看似并无章法的敲打下,一整块银锭慢慢变成明晃晃的长命锁。
聊起打制银器的工序,齐省勋滔滔不绝。化银水、铸毛坯、打叶出条、压大形、上胶版、錾花、焊接、抛光、美货、上翠、点蓝……每件银饰的诞生都要经过十几甚至二十道工序。其中,将凝固的热银锤打紧实,锻打成所需的形状,仅这一道工序,就要反复敲打半个多小时,只有不断地敲打和烧制,才能使银子逐渐成型。银饰成型后,再用自制的玛瑙刀抛光,清洗,一件饰品就制作成了。“嘭嘭嘭”,他边讲解边示范,铁锤敲打着银块,发出铿锵的声音。
问起这件长命锁的独特之处,齐省勋的妻子苏林霞笑着说,银锁精致不精致,要看上面的纹饰,而这纹饰全凭银匠的錾花功力。工艺上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完成,所有的图案都是一锤一錾手工雕刻,而且很多图案苏林霞早已熟记于心。“做这个活没有啥诀窍,靠的是手上功夫和耐心,用力过大容易将银片錾通,力道不够又不能突显纹理层次,完成一件好的银器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有时是几天,有时甚至要几个月。”苏林霞说话间,一朵用钢錾錾出的“麒麟送子”就“绽放”在了银片上。一旁,齐省勋对笔者说,作为一名银器制作艺人,不仅需要有能够坚持长时间打磨、雕刻的臂力,还需要有耐得住寂寞的恒心。功夫不负有心人,齐家的银器制作技艺,先后被市上和省上确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齐家银器”的名头也更响了。齐省勋的作品《银水壶》《长命锁》《烟锅》入围2019年非遗薪传奖传统工艺(金属工艺)大展。
非遗传承路在何方
时光荏苒,在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手工银器饰品逐渐被做工精细的机制银饰品所代替,昔日享誉西府的“银匠村”也在逐步萎缩,越来越多的老银匠选择了改行,齐省勋一家还在维持着祖辈传下来的这一传统手工艺。他们目前是“银匠村”唯一还在从事手工打银饰的人家。
“咱这地方就兴娃娃戴的项圈、妇女戴的镯子,娃娃满月挂上长命锁寓意吉祥,戴上银镯子寓意平平安安,姑娘回门时娘家人送上银碗、银筷子寓意生活幸福美满……”齐省勋说。他认为,一件成功的作品,就是一件艺术品,蕴藏了丰富的民间习俗,传承着周秦文化。
对于几代人传承下来的银匠手艺,齐省勋两口子看得很珍贵,对于上门求学的人,齐省勋从不拒绝,这几年,他毫无保留地把技艺教给前来求学的本地及周边的年轻人。
“在我看来,非遗项目要传承下去,要加大宣传,让更多的年轻人真正了解银器饰物的制作及银匠技艺的历史和价值,本着传承的决心和学艺的恒心,让这门传统手工艺被更多人熟知和喜爱。还要不断改进工艺,将老手艺融入现代生活中,发挥纯手工制作的工艺品独一无二的特点。最后,个性化定制,顾客想要什么样的,就能做出什么样,比如在银锁上刻字或其他指定图案,体现纯手工制作的优势。”齐省勋说。
齐省勋表示,银器制作具有很高的美术价值,和现代银器制作工艺相比,保留了传统的制作工具和工艺的老手艺,传承了丰富的民间文化和习俗礼仪,这样的银饰肯定会有人喜欢。面对如今纯手工制作银器匠人缺少新生力量、非遗项目后继乏人的现状,他说,这毕竟是一门手艺,祖辈教给了他,他就要做下去,他不想让这门手艺断在自己手里。“只要有人需要,我就会一直干下去。”齐省勋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