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他为戏曲和社火”当红娘“
——访西府老腔传承人张新华
    张新华制作社火头帽

    张新华保存的戏曲剧本

    张新华表演彩绸

  本报记者巨侃
  85岁的耄耋老人,在自家院里舞起电棍来依然虎虎生风,双锏、双枪、彩绸、长绺剑……这些戏曲舞台上的道具,无不耍得娴熟自如,令人赞叹不已。
  近日,记者走进陈仓区县功镇桃园村,探访了一名叫张新华的秦腔老艺人,老艺人唱了一辈子的戏,晚年还经常带徒传艺参加公益演出,可以说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基层文化事业。
  喜欢听戏的人都知道,桃园村这个地方人杰地灵,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文化发展得最好,皮影、吹手、大戏好几班子人,特别是高芯社火在县功镇是唯一一家,年年初一要唱戏。各个民俗节日里,要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这是桃园村的老传统。
  从小就在“文化村”耳濡目染的张新华,7岁时,因长得“蛮”,被本村装高芯的郭世礼、郭生海师傅挑选出来,装扮高芯社火,这一装扮就是好几年,由此他学习了社火脸谱化妆、高芯组装等方面的技艺。
  那时贾村塬上会多,张新华的父母为养家糊口,常常去赶会卖荞面饸饹。张新华回忆,赶会前要半夜起来,帮父母推磨子磨荞面,然后牵着驴、背着砂锅上塬。父亲卖饸饹,他跑到戏台前看著名西府秦腔艺人李甲宝唱戏,不吃不喝直到夜戏散场。李甲宝的一招一式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49年,因一次机缘巧合,13岁的张新华被李甲宝收为第三代弟子,学唱秦腔旦角,因悟性好,很快就登台,第一次演出《藏舟》《柜中缘》,受到观众的好评。1952年,他随其他5名年轻人一起进入陇县剧团,第一场《斩秦英》唱红了陇州大地。1978年前后调入宝鸡县(今陈仓区)剧团继续从事旦角行当,并担任导演。
  从宝鸡县剧团退休后,因为有装扮社火的功底,他受邀为周边剧团做戏剧、社火头帽,成了各个剧团的常客。如在陇县人民剧团、凤翔县剧团、平凉剧团、太白剧团以及六川河的车辙村做头帽多年。他所做的戏剧头帽《王冠》获得陈仓区民间工艺一等奖。
  戏曲表演还是张新华的老本行。近年来,他指导邻村翟家坡的社火表演,把戏曲表演动作融进耍社火里,创新并丰富了社火表演形式,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近些年,张新华虽年事已高,但他老骥伏枥、与时俱进,笔耕创作不断,编写了许多歌颂时代的小品戏。例如:他在学雷锋活动中编写了《雷锋的星期天》、为教育界编写了《一堂课》,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他又编写了《歌颂十八大》《骏马迎春》《夸县功》等,“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始后,他编写了戏剧小品《社会赞》,被陈仓区电视台选中为春晚节目……
  作为陈仓区西路秦腔、西府老腔代表性传承人,为了把西府秦腔传承下去,他用师带徒的传统方法收了两名关门弟子。其中一个弟子还获得了中国戏剧梅花奖,弟子获奖,圆了这个秦腔老艺人的夙愿。
  现在他家中,仍保存着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戏曲剧本300多本,其中手抄本有200本。老人说,他最大的两个愿望就是把这些剧本都捐献出去,把高芯社火的独门绝活传承下去,让西府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2021年是牛年,牛的精神代代传……”在桃园村张新华老人朴素的平房里,老人用他的西府老腔吟唱起他的新作《牛年赞牛》,腔调婉转悠扬……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