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聚焦东京奥运会·广告
第04版:文学周刊
第05版:文学周刊
第06版:文学周刊
第07版:专 题
第08版:专题
标题导航
|
在衙岭,不只是花开
我羡太白云路人
苔花如米小
我家的后花园
夏日竹园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夏日竹园
◎唐筱轩
我家楼下有一片竹园,半亩左右大的园子里长着上百棵毛竹,终年郁郁葱葱,劲节挺拔。晨昏间林子里鸟鸣如歌,活脱脱一派“啾啾竹间鸟,日夕相嘤鸣”的美妙景象。间或也会有松鼠、猫狗等小动物嬉戏其间,增添了不少欢乐。山风吹拂过来,竹叶簌簌作响,仔细听如聆听天籁。
竹园最美的时光在初夏时节。谷雨过后,忽一日清晨,你会突然发现竹园发生了变化。尤其是在一夜喜雨之后,这种变化更令人惊叹。仿佛变魔术般生出了许许多多毛茸茸的竹笋,一棵棵破土而出,有的笋尖上甚至还带着水珠呢。但是,若要隔了一夜再去看,笋已不是昨日的嫩笋,“噌噌噌”已长得老高了。竹园于是一下子变得生机勃勃起来,让人忍不住驻足流连良久。
立夏前后,天亮得更早了。每日清晨我出去散步,第一件事便是到竹园去看看,或听听鸟鸣,或就静静站着,也是件极美妙的事。这个时节的竹园,每天都会有新变化,因而感觉多了生长、多了生机,于是也更多了一份希望。也因为只有在这个季节,才能看到老竹新竹竞相生发的美妙情景。
记得少年时第一次在渭河南岸见到竹林的情景。那是第一次和书本上的竹子碰面,而且见到的是一大片生机郁勃的竹林。无法形容当时那种惊喜和感动,有小半天的时间,我就那么静静地站在竹林边,不敢出声,只静静地看着,什么也不想说,什么也说不出来,恨不得把每片竹叶都记在心里。仿佛突然间找到了心灵相通的朋友,就这么两两相对,什么都不用说,什么都不去做,也感觉是幸福的。
每每闲暇在竹林间漫步,脑海中都会浮现出许多与竹有关的故事和诗句。不必说竹林七贤、竹溪六逸等人的故事在文学史上代代相传,更有许多咏竹的诗句,在脑海中不停地萦回。比如“嗜酒爱风竹,卜居必林泉”的杜甫,“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的刘禹锡,还有“平生岁寒心,乐见岁寒色”的黄庭坚。当然,最有意思的要数宋代诗人杨万里,既有“高人爱笋如爱玉,忍口不餐要添竹”的怜爱之心,又有“笋味清绝酥不如”“顿顿食笋莫食肉”的赞美之辞。宋代宰相王安石有“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的自我写照,清代的七品县令郑板桥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为民鼓与呼。这些美妙的故事和诗句,一幕幕如过电影,与这竹林美景,也颇有几分“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的味道。
许多个清晨黄昏,许多次竹林漫步,每每都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最感人的莫过于暮春初夏时节的竹林,老竹迎风茁壮,“新竹高于旧竹枝”的成长,深感这其中,不仅仅孕育着勃勃的生机,更蕴含着无尽的变化,给人更多的则是生生不息的希望。其实,仔细想想,人的成长也当如竹,经得起栉风沐雨,耐得住培根育节,最终才会感悟到人生值得,未来可期,就如郑板桥诗里写的:“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