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宝鸡农业
第04版:文化周刊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聚焦东京奥运会·广告
第08版:本市新闻·广告
标题导航
|
永不退役的老兵
默默奉献的“秦川牛”
国防教育的“播火者”
关键时刻他选择了患者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永不退役的老兵
——访军休干部侯忠林
毛丽娜
前不久,在市军休中心举办的“军休干部讲党史”活动中,74岁的侯忠林老人应邀以《听党话跟党走,做一名永不退役老兵》为主题,讲述了他参加革命、参加战斗和改革开放建设的经历。7月27日,笔者采访了侯忠林老人,听他讲述35年来亲身经历的红色故事。
侯忠林1968年入伍,1969年入党,先后参与作战行动60余次,多次受到嘉奖,荣立三等功4次,2003年从宝鸡军分区副司令员岗位退休。
“有两件事情我记忆很深,第一件事是在中蒙、中苏边境执行战场勘察任务期间,我和侦察连所有官兵,两年时间徒步跋涉了三万多公里,且昼夜行军,进行夜摸夜袭训练。特别是侦察连到了沙漠中间的几天,帐篷内温度有时高达五十多度,且还找不到一处水源,当时侦察连全连只剩下一个军壶。为了让战士们润润嗓子,连长决定让每人只喝一小口。一壶水从行军队形前开始向后传,传到后面时还剩半壶水,谁都舍不得喝呀,因为大家知道这是救命水……”尽管几十年过去了,但再次提及这段经历,侯忠林仍然感动。
“还有一次,侦察队在热带原始森林执行任务,战区多数地方是原始森林,能见度低(雾天可以说伸手不见五指)。官兵们从中午到晚上全部都是赤膊,由于高温潮湿,大家浑身上下皮肤大面积溃烂。江苏省慰问团同志来前线阵地慰问,见此状况,无不为之动容落泪。于是立即调拨了一批女式‘超短裙’运至前线,这就出现了一个有趣但却让人心酸的场面:一群穿着女式‘超短裙’执行作战任务的官兵。但即便这样,官兵们不言苦、不怕难,高度警惕地守卫着每一寸国土。”侯忠林说。
采访中侯忠林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从一名新兵成长为‘五好战士’‘优秀班长’,直到后来任宝鸡军分区副司令员,我的成长和进步离不开党的培养,所以无论什么时候都牢记理想信念,拥护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