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鲁淑娟
学好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奋进力量。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提早谋划,全面动员,周密部署,在全系统迅速掀起“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热潮。
一场场内容丰富的党史宣讲、一次次深入的学习和研讨交流、一件件温暖民心的实事……宝鸡农业农村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扬正气、接地气、聚人气,以学为基、以史为鉴、以行为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学在深处、干在实处。
精心谋划扎实推进让党史学习教育“热起来”
7月20日至22日,市农业农村局党史学习教育指导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个别谈话等方式,对局属17个基层单位党组织上半年党史学习教育、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检查,并召开督导检查情况反馈会,在对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讲评的同时,安排部署了新一阶段党史学习教育工作。这是市农业农村局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一个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博大精深,意义重大、鼓舞人心,为全党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局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凝心聚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强大力量。”在3月22日召开的市农业农村局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大会上,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吕千军要求局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和把握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
市农业农村局第一时间研究制定局系统党史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结合局系统工作实际,明确了5方面21项重点任务。成立局系统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任组长,党组成员任副组长,设置综合组、宣传组和7个指导组,为全面加强全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党史、讲党课、抓宣讲,以实际行动为局系统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树标杆、作示范。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县处级领导干部讲党课35场次、组织研讨交流60场次,开展党史知识测试500人次、撰写心得体会500余篇。
坚持上下同步推进。7个指导组积极下沉基层党组织开展调研指导,通过查资料、看现场、知识测试、个别谈话等方式,掌握学习教育情况。先后召开4次党史学习教育推进会,总结做法经验、查找问题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人心。采取不打招呼检查与每月公示通报的形式,对局属各单位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督促,在局系统掀起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创新方式丰富载体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5月26日至27日,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局系统党史学习专题培训班。培训班摒弃传统的讲课模式,采取“研学、竞赛、颂唱、观摩”等喜闻乐见的新形式,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新起来、活起来。
两天时间里,参与培训的100余名党员干部听党史故事,参加党史知识竞赛,学唱红歌,观看红色电影,白天大家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感悟思考,晚上分组研讨、撰写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培训,使参训学员有了更深刻的思想认识。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不断探索党史学习教育的新方式,丰富学习载体,努力做到形式新颖,氛围浓厚。
红色资源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农业农村系统充分利用宝鸡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让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师”,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组织“清明祭英烈”活动10场次,观看党史专题影片30场次,赴宝鸡廉政教育中心、长乐塬抗战工业遗址、凤县革命纪念馆、扶眉战役纪念馆等教育基地开展现场教学25场次,通过现场参观、实地感悟、情景体验等方式,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百年党史学习好、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革命精神发扬好。
就地取材学党史,深接地气效果佳。为让基层群众愿意听、听得懂、记得住,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市农业农村局坚持创新学习形式,开展周周微党课活动,鼓励局系统各党组织书记、普通党员、劳模代表、农技专家等出镜,拍摄党课微视频,用群众语言讲述党史故事,通过该局微信公众号播放推送。截至目前,共制作推送“微党课”短视频68期。除了周周微党课,该局还筹划并实施人人学党史、月月大讲堂活动,全方位开启党史学习教育“云”模式。干部职工随时随地学习,将线下学习融入“云”端,打通了学习教育的“最后一公里”,让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全覆盖、无盲区。
坚持创新活动形式,让党史学习教育触及灵魂。举行局系统“学党史、颂党恩、守初心、促振兴”党史知识竞赛,激发了局系统党员干部党史学习的积极性;召开局系统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表彰大会,为32名老党员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使命感;积极参与全市“讲好党史故事、助力追赶超越”主题演讲竞赛、市直机关“永远跟党走”歌咏比赛、“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主题征文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党建知识测试、全市庆祝建党100周年书画展等活动,通过丰富的载体活动,让党员干部从党史学习教育中不断汲取智慧力量,奋勇前行。
找准问题办好实事让党史学习教育“实起来”
前段时间,凤翔区虢王镇九家庄村和范家寨镇大沙凹村的甘薯示范田出现了病害,眼看着绿油油的红薯苗出现茎叶黄化、干枯、叶片皱缩等现象,种植户十分焦急,却不清楚是什么病害、如何防治。于是打电话向宝鸡市农科院甘薯研究所求助。接到电话后,市农科院的科研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情况,通过现场查看苗情、与基地负责人交谈后查明了发病原因,给出了治疗方案,并对除草方法、药剂选择及如何控制茎蔓旺长等知识进行现场教学,切实提高群众科学化种植的水平,保障农民收入。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市农业农村局坚持把学习党史与推动乡村振兴、助力追赶超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相结合,围绕全市“一四五十”发展战略和农业农村领域重点任务,局党组研究制定了“六个引领开新局”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方案,谋划17项为民办实事活动,并建立单位、领导干部、普通党员干部“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803个、进度台账18本,做到“实事”有分量、有质量,可量化、可执行。
优美的人居环境是群众所盼,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市农业农村局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开展乡村清洁行动,持续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完成户厕改造4809座,擦亮了乡村振兴的底色。
乡村振兴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润泽。4月30日上午,市农业农村局和中国农业银行宝鸡分行举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推动农行宝鸡分行“十四五”期间在我市投放涉农信贷300亿元,并为我市6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1.5亿元,为乡村振兴引来了源头活水。
产业要发展,技术人才必不可少。市农业农村局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于3月底启动了全市果菜产业技术人员入园服务活动,组建了以果业、蔬菜、农机等8支技术服务队130名技术人员为主力,市县农技、园艺、植保、土肥、农机等31个专项工作组为保障的入园服务工作体系,集中优势力量,倾情倾力做好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入园服务644场次,解决生产实际问题217个。
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面对来势汹汹的小麦条锈病以及倒春寒、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市农业农村局科学施策指导农业生产,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服务,成立12个督导组奔赴县区指导防控工作,组织1000余名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全力以赴防控小麦条锈病,累计完成防治500万亩次,实现2021年夏粮单产311公斤、总产87.14万吨,分别较上年增长2.64%、2.54%。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面对河南连日暴雨造成的灾情,宝鸡农业人立刻行动起来。市农业农村局及时与河南省农业农村部门对接联系,得知当地受灾群众急需新鲜蔬菜等生活物资的情况后,吕千军与太白县沟通协调,决定向灾区捐赠一批太白高山蔬菜。太白县积极响应,在全县发起向河南灾区捐献“暖心菜”的活动,一天时间就筹集到252吨优质高山蔬菜,总价值56万余元。7月24日晚9时许,22辆满载太白高山蔬菜的卡车从宝鸡出发,冒着大雨,连夜驶向河南。
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市农业农村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正从党史学习教育中不断汲取智慧力量,不断开创宝鸡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