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首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末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本市新闻
第03版:交通运输
第04版:文化周刊
第05版:文化周刊
第06版:文化周刊
第07版:文化周刊
第08版:综 合
标题导航
|
30名保电队员援豫
为救援队提供食品支持
驰援河南等地抗洪救灾倡议书
50万盆鲜花扮靓宝鸡迎盛会
把泥娃娃变成了“金娃娃”
党史问答台
外地货车宝鸡遇险陇县消防紧急施救
版面概览
本期发布:
文章标题
文章内容
文章作者
上一篇
下一篇
字体:
放大
缩小
默认
朗读
把泥娃娃变成了“金娃娃”
——记陕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凤翔区城关镇六营村党支部
本报记者巨侃
凤翔区城关镇六营村大力推行“泥塑+旅游”模式,美环境,扩产业,助脱贫,2020年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0元。六营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等称号。六营村党支部被评为陕西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这个远近闻名的泥塑村,在七八年前,曾一度面临产业发展的瓶颈。
“产业没有规模,村里没有游客,村民感觉做这东西也挣不了啥钱,有些人就不愿意做了,出门打工去了……”六营村党支部书记廖卫军回忆着当时的情景。
村党支部成员一合计,咱有自己的泥塑传统和手艺,不能抱着“金碗”去要饭,泥耍活还得做下去,还要做好!咋样才能干好?就是打造一个泥塑民俗村,全力发展特色旅游业。
2016年,村党支部积极组织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开启了六营泥塑民俗村建设之路……
按照“彰显泥塑,打造精品,带动旅游”的思路,聘请专业团队编制了六营民俗村建设规划,完成了泥塑一条街改造、进村路提升、风景墙建设、停车场建设、环村路硬化、游客服务中心、泥塑广场、泥塑坊等工程,使六营民俗村初具规模。与此同时,厕所革命、花海花带、文化广场提升等“美化家园”工程次第开展……
村庄在悄然发生变化。为了让许多已经放下泥塑产业的村民回心转意,廖卫军带着党员干部几乎天天晚上泡在群众家里,给晚上打工回家的村民做思想工作,描绘着六营村泥塑产业发展的规划和前景,让大伙重拾泥塑这个传统手艺的信心。
村民最担心的是泥耍活的销路。对此,六营村建立合作社帮助村民统一销售泥塑,并推行“艺人带动+农户生产”的模式。艺人不仅传承了泥塑传统工艺,而且在用料、工艺、造型等方面进行创新,并将这些技艺无私地传授给了村民。
经过几年实践探索,六营村逐步形成了以泥塑传承人和代表人物为引领、合作社统一经营销售、民俗特色旅游助力、泥塑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泥塑“活”了,游客多了,六营火了!
如今六营村有160多户农户从事泥塑产业,全村80%以上的村民玩起泥耍活,全村年收入2800多万元。原来的泥娃娃,还真变成了“金娃娃”!
分享到
微信
QQ好友
QQ空间
新浪微博
0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
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