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张晓燕
7月1日晚,眉县张载广场上,由眉县人民剧团排演的大型革命红色现代剧《鹦鸽岭》首演。近千名观众围坐在戏台前聚精会神地观看。
舞台上电闪雷鸣、枪声阵阵,国民党军队围攻共产党游击队,游击队顽强抵抗,中共西府游击队党支部书记、政委辛中华腿部中弹,捂住伤口喊道:“同志们快撤,我来掩护!”……激烈的战斗、丰富的剧情、悦耳的唱腔,深深吸引着现场的观众。
大型革命红色现代剧《鹦鸽岭》是一部为建党百年专门排演的献礼剧目,由陕西省首届十佳电视艺术家、宝鸡电视台原副台长曲荣生等人创作,陕西省著名导演雷平良执导,国家二级鼓师陈联席谱写乐曲,眉县人民剧团全团51名演职员工利用短短25天的时间,在惠民演出之余加班加点、克服困难用心排演,终于在7月1日将该剧呈现在观众面前。
《鹦鸽岭》演绎的是1933年10月在眉县发生的真实故事。当年,一位身负重伤的革命同志在“白军”追捕中走进主人公原型陈秀贞老人家中,老人不顾危险,一次次掩护革命同志脱险,并和两个儿子王治洲、王智林扶着受伤的同志翻过大山,来到野草丛生的地沟梁,把他藏在一个隐蔽的山洞里。听到风声的“白军”对陈秀贞严刑拷打,遍体鳞伤的老人始终不肯说出革命同志的下落,恼羞成怒的“白军”烧毁了陈秀贞老人仅有的几间老屋。
在革命同志的引导下,陈秀贞母子三人从认识革命、理解革命,到以实际行动支持革命,她和大儿子还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此后多年里,陈秀贞家便成了共产党一个地下交通站。参军后的王智林在一次与“白军”的战斗中壮烈牺牲,为革命献出了年仅16岁的生命。
《鹦鸽岭》剧中的主人公李秀云冒着生命危险,掩护被国民党反动派追捕的我党西府游击队党支部书记辛中华脱险,并藏于山洞中为其送饭疗伤,直至伤愈归队。该剧通过掩护、乞讨、引敌、拷打、牺牲等一系列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塑造了一位由普通妇女成长为革命者老妈妈的典型形象,着力表现了她从朴素的母爱升华到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刻认识、衷心热爱,并积极参加革命的过程,生动地展现了党与人民群众生死相依的血肉联系和鱼水深情,深刻地诠释了革命胜利的必然性。该剧共六场,历史真实,情节感人,采用纪实与艺术创作相结合的手法构思故事,使剧情悬念丛生、跌宕起伏,人物塑造更加深刻细腻、丰满感人。同时,充分利用眉户曲种的特点,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当晚的演出现场气氛非常热烈,座无虚席,很多观众站着看完了两个小时的戏剧。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戴慧萍和县人大副主任郭杜鹃都说剧情太感人了,她们几次抹泪。演出结束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去。
眉县人民剧团演员常虹扮演农妇李秀云,她是第一次演出现代戏,以前她大都演历史剧,而且基本上都是唱秦腔,很少唱眉户,这次李秀云这个角色的跨度非常大,不仅要表现出她的行为举动,还要表现出她内在的精神,唱腔的幅度大,唱词非常多,虽然表演难度大,但是她还是非常喜欢这个角色,也成功塑造了人物形象。
扮演辛中华的眉县人民剧团演员张忠诚在演出结束后心情很激动,他告诉记者,这是一部根据发生在眉县的真人真事编排的红色戏剧,剧里体现出的军民鱼水情感染着他,共产党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在演出的过程中他就是带着这种心态去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他之前演的都是古典剧,这次演现代戏也是一种新的挑战。
专程从西安赶来观看该剧的原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国家一级编剧、戏剧评论家王小康对这部剧评价很高。演出结束后,他接受采访时说,这部戏的成功之处首先在于剧本的打磨非常到位,场场有戏,剧情层层递进,救助红军伤员老妈妈的形象塑造得非常丰满,情感行为也十分感动人,演员们唱功很好,表演都很有激情,用眉户的形式来展示十分接地气,朗朗上口,而且这部戏全是本地演员演出,没有请一个外援,演员们对剧情理解深刻,不论是念白、声腔、表演都比较精彩。希望这部剧能够继续提升改造,争取成为宣传眉县与宝鸡红色资源的精品剧目。
编剧曲荣生和赵怀生及创作团队成员王振文、何虎祥对这部剧满含感情,他们创作时几易其稿、字斟句酌,采访当事人的子女、翻阅史料,力求还原历史、讴歌英雄。他们说,在建党百年之际,把陈秀贞老人当年勇救革命同志的故事搬上舞台,展现了党和人民水乳交融、血肉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弘扬了红色革命精神,必将对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演出结束后的第二天,眉县文化和旅游局举办了大型革命现代剧《鹦鸽岭》的研讨会,与会专家对这部剧目的评价很高,高度肯定了这部剧的现实意义,对后期的提升、打磨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团长华建军感慨地说,剧团6月30日还在基层惠民演出,当天晚上回到眉县连夜搭建戏台,7月1日晚上的演出非常成功,这是各级领导支持及全团演职人员努力的结果。这部为建党百年精心打造的献礼剧作,还要继续在戏功和唱词上精雕细琢,力争使这部戏经过后期的打磨和提升,成为眉县人民剧团常演不衰的经典剧目;也力争使这部红色剧目能够用真挚的情感、朴素的语言、优美的腔调感染更多的人,成为颂扬党和群众血肉相连、鱼水情深的一部优秀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