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董兴才,89岁,1970年入党,51年党龄:
现在国富民强,我们要好好珍惜
□本报记者 李依涵

   
  在陈仓区周原镇油坊村,董兴才的家特别好找——他家大门上钉着一块由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部(现为陕西省退役军人事务厅)颁发的“光荣之家”的牌子,他是村里为数不多的“老革命”。
  进门后,记者看到了端坐在椅子上的董兴才,老人今年已经89岁高龄了,但对曾经那段革命岁月记忆犹新,他整理了一下胸前的军功章,为记者讲述自己的“党员故事”。
  1932年,董兴才出生在周原镇油坊村一个普通家庭,初中毕业的他,是那个年代村里少有的读书人。1951年,他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北军区某部服役。从军六年时间里,董兴才跟随部队在兰州皋兰山、狗娃山等地与敌人进行多次战斗,他还在东教场与敌人拼刺刀,坚持战斗长达2个多小时。忆及当年,董兴才眼含热泪地说:“那时候真是太不容易了。现在什么都好,国富民强,我们要好好珍惜啊!”退役后,董兴才在玉门油田工作了5年,虽然他一直想要加入中国共产党,但是工作多次调动,一直没有机会提出申请。1961年,董兴才响应号召建设家乡,回到油坊村担任村干部,他就郑重地递交了一份入党申请书。1970年2月,经村上老党员董思诚、董猪浩介绍,董兴才终于实现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梦想。老人说,在入党介绍人的见证下,他面对党旗庄严宣誓,那一幕深深印刻在他脑海里。
  入党后,董兴才为群众服务劲头十足,前往海南学习玉米、高粱良种培育技术三年,将先进技术带回来,帮助乡亲提高生产作业效率和收益。他还担任油坊村科研室主任及民兵营长,凭借在部队学到的专长,带领大家备战备荒,并坚持开办扫盲班,教村民识字的同时,宣传党的先进思想。
  如今,89岁高龄的董兴才作为一名老党员,每天坚持收看《新闻联播》,了解国家大事。床头的书桌上放着《中国共产党简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等书籍,他说,自己经常读书看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董兴才的儿子董东让说:“每每看到父亲专注学习的身影,我就备受鼓舞,他以自己的赤诚之心,以最坚定、最自觉、最实在的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是我的骄傲,更是我的榜样。”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