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版
本期发布:
日前,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在宝鸡展览馆举办。108件(组)作品大都着眼宝鸡民间文化,体现出高校艺术教学与本土艺术创作的结合。不少市民看后表示,这样新潮的作品让他们看到了不一样的非遗。
让宝鸡非遗多一些“时尚味儿”
本报记者于虹
    学生将宝鸡非遗元素融入艺术创作

    融合了泥塑、木版年画、戏曲等元素的插画作品。

    学生在陶瓷杯上画上非遗元素



  
  
   
  
  非遗遇上高校创意“潮”起来
  胖胖的身躯,大大的眼睛,配上萌萌的表情……这是6月11日,记者在宝鸡展览馆举办的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优秀作品展上看到的一组布老虎作品。作者邱震根据千阳布老虎创作了四种类型的“趣虎”作品,一组将老虎眼睛进行夸张处理,四周添加布老虎元素;一组老虎头大身子小,设计各种有趣的神态,在五官上添加布老虎元素;一组是一种一眼大一眼小,头部与四肢对比强烈,设计各种老虎运动的造型;还有一组以实线与虚线结合,加上具有刺绣意味的短线作为轮廓,里面是单只眼睛、鼻子和嘴的组合,通过改变面部表情增加趣味性。
  邱震说,这次设计主要对千阳布老虎的外形和五官进行夸张变形,提炼布老虎具有代表性的元素,与有趣的表情相结合,从不同角度表现千阳刺绣布老虎。同时,颜色上抛弃了原始的大红大绿,只采用粉紫色和青绿色两种颜色结合,形成了一种新的设计风格,与现在的潮流更接近。
  除了将非遗元素应用到生活之外,学生们还将宝鸡的非遗元素设计成图形、插画。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组抗疫题材的插画特别引人注目,在这组插画中,有凤翔木版年画的身影,有凤翔泥塑的造型,还有传统的戏剧元素,让人忍不住驻足观看。
  视觉传达设计老师张海霞说,在我们普遍认知中,非遗只有设计成产品才会有受众,而有的非遗产品其实实用性并不大,但是插画、图形却是现在人们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比如,手机上的主题、产品的包装、游戏里的人物等,都深受年轻人喜爱。将非遗元素融入其中,也是希望非遗可以离年轻人更进一步。
  在这些插画设计中,有一组插画将宝鸡社火进行了创作。作者赵一舟说,他是咸阳人,在这次设计之前,只听说过社火,但没见过,通过这次设计不仅了解到西府社火的魅力,还知道了独特的陈仓血社火。张海霞说,这次社火的设计也是第一次尝试,他们之前一直没有尝试过将社火通过现代设计进行加工。通过这次展览也让他们对社火这项非遗有了不一样的阐释。
  展览走出校门接受社会检验
  从2015年起,毕业展走出宝鸡文理学院,到宝鸡展览馆举办,今年已经是第6届了。
  开幕式当天,我市美术界的大师和商业代表参加了盛会。到场的人不约而同地为学子作品点赞,“越来越好了”成为大师们共同的评价。
  “也正是大师们对学生水准的认可,让我们有了走出校园融入社会的底气。”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院长李强欣慰地说,之前的毕业展都局限于校内,学生感受不到多少创作压力,“在提出把毕业展放到校外的设想后,学生有了压力更有了动力,作品在他们的手下越来越好了。”
  谈起为何把学生毕业展放在宝鸡展览馆?李强说,这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其实他们很早以前就想把学生的毕业作品放到校外展出,可一直没有合适的地方。有一次宝鸡展览馆办展,他的作品入选,基于这样的巧合,才有了以后的合作。在李强看来,宝鸡展览馆作为宝鸡市文化交流推介的重要窗口平台,每年在这里办展的不论水平还是人数都在全市首屈一指。在这样一个大师云集、精品纷呈的公共场所办展,让学生有荣誉感,更有责任感。
  宝鸡展览馆副馆长贺海峰已连续4届观摩学生毕业作品展,“进步显著,内容丰富多彩,紧跟时代潮流,令人刮目相看。如果这些学生能坚持下去,我市的非遗大有可为。”他反复强调,高校关注非遗,从这些学生的作品上可以看到宝文理的教育理念不拘泥于条条框框,这些学生的朝气也为我市文化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和往届不同的是,本届展览主办方邀请了不少商业人士。谈及原因,老师们表示,希望学生的作品早早进入社会,接受检验,只有这些商业人士参与进来,学生才能知道自己作品与市场要求有多大差距,从而也为学校在今后教学中指明方向。特别是在这次展览中,他们收到了很多商业人士中肯的评价,学生的作品虽然设计新颖,但市场目标不够明确,缺乏更加特色、个性化的东西,设计和生活还需要更加贴合。
  为非遗传承贡献高校力量
  从这次毕业展的特点不难看出,宝鸡非遗不但在民间打出了宝鸡文化软实力的招牌,也成了高校研究课题中丰厚资源和发展方向。
  那么在宝鸡非遗的传承上,宝文理有着哪些优势?据了解,宝鸡非遗传承的主要目标,就是继承各地非遗的核心基因,保持这些非遗项目的原真性,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的创新与升华,最终促进宝鸡的经济文化建设。而宝文理具备了人力、物力、智力和学科融合、科研平台、学术氛围等优势,为这个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这也是宝鸡非遗发展对宝文理的使命要求。与此同时,宝文理将宝鸡非遗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这对学校而言,对学科特色、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据介绍,结合创建高水平大学的任务,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将学生所学转化成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东西。这就需要在宝鸡非遗保护的最终环节,宝文理与宝鸡经济文化建设进行有效对接。
  首先,注重成果转化。在对宝鸡非遗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宝文理要积极孵化优秀的学术成果,促进宝鸡非遗资源向文化产品和服务转化,为宝鸡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理论支持。同时注重共建宝鸡非遗产学研联合体,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建立地域文化产业“孵化器”,为非遗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平台。
  其次,加强文化服务。宝文理要积极开展非遗服务工作,服务政府、服务企业、服务社区,可采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等形式,以宝鸡非遗培训服务、咨询服务、展演服务等为手段,有效传承和弘扬宝鸡文化。
  近年来,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以宝鸡非遗为依托,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开展专业学科竞赛。同时,学校还设立了关陇民间美术研究所、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中心等科研平台,为非遗的科学研究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自1997年起,宝鸡文理学院美术学院教师先后主持市厅级以上非遗、民间美术类科研项目30余项,与政府部门合作、服务地方项目20余项。如今,学校在非遗与民间美术理论研究和民间美术资源的课程开发和应用实践方面,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学术研究体系。
  “挖掘文化软实力,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进行开创性研究,进而把这项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是地方高校应尽的责任。”李强说。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