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心系百姓笔藏乾坤
——电影《柳青》观后感

  ◎文澜珊
  柳青出生于1916年,他去世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是电影《柳青》让我认识了他。
  电影《柳青》以作家为原型,取材真实,改编用心,制作精良,可以算得上一部成功的传记片,这也是影史上少有的。
  影片的画面构图、视觉效果,极具美感。虽然故事主要发生在农村,却并不影响它的艺术塑造。皇甫村,柳青带着互助组收割水稻的场面,那金灿灿的稻田,透着丰收的喜悦……影片完美地还原了那个时代的人物形象和生存环境。从主角到配角,每一位演员都在生动形象地诠释着各自所塑造的人物。配乐恰到好处的推波助澜,令人几度潸然泪下。这部影片成功地塑造了人民作家柳青。它让我了解了《创业史》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并且认识了作家柳青。
  他是个有匠心精神的人。对于自己笔下不满意的文字,他毅然决然地烧掉了稿纸。他说“要跟过去的写作告个别”。“我自己都不满意,怎么拿给读者看”,柳青对于自己的作品有着严格的要求,尽管被上级领导多番催促,他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把作品写出来。他说“我是刻图章的,一天刻不了几个字”,在写作速度与质量面前,他毅然选择了作品质量。当他与作品中的人物同甘共苦生活七年后,也就是1959年,才将《创业史》交付《延河》杂志连载。他不急功近利,把作品质量摆在第一位,尤其值得我们当代作家学习。
  他是个不凡的人。他说:“作者必须在作品中把自己变成这个人物,我越来越觉得写一个好作品比登天还难,可就是再难,也不能在艺术创作的老路上走来走去。”于是,影片开场讲述了他的“离经叛道”。1952年,柳青直接走入自己的小说,并与其中的人们真实地生活在一起。为此,他把户口从城市迁到了农村,而当时的他,已经是一位知名作家。这样的举动,无异于“回炉重造”,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
  他是个谦虚低调、淡泊名利的人。《创业史》原本叫《稻田风波》。一位读者来信,建议他改个书名,他虚心接受,把书名改成了《创业史》。没想到改完之后,这本书轰动了当时的文坛乃至整个社会。当记者到皇甫村采访他的时候,他又挂出了“三不原则”,即不拍照、不采访、不宣传。他只是和记者聊了聊作品。对于自己取得的成功,他并没有骄傲自满,他清醒地说:“一部作品,至少需要五十年的时间检验,才能看出结果。”
  他是一位心系百姓的作家。真正的作品源于人民,最终也归还于人民,柳青的《创业史》便是如此。他从北京调到乡下的目的,原本是为了体验生活,写出一部优秀作品,然而在现实中,他并没有仅闷头写作,而是为了百姓生计和农村互助组的建立及发展,帮助村民增产增收,过好日子,四处奔走。他说:“如果不能解决现实中百姓的问题,我的写作有什么意义?”他一方面要当好县委书记,帮助农业社发展,一方面要抽出时间写作。可想而知,这个写作过程十分艰辛,而这也正是他的难能可贵之处。
  他是一位笔藏乾坤的作家。他用七年时间完成了《创业史》的第一部,通过一部皇甫村的村史,通过写梁生宝、梁三老汉、姚世杰、郭世富、改霞等几个村民,让人们看到了时代背景下农民的真实面貌,是社会主义农村的一面镜子,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因此,他的作品有着跨时代的意义。柳青,活成了一座丰碑、一面旗帜。为了作品,他倾尽所有,几经坎坷,即便如此,他依然倔强地写着。他用最真实的笔触,描绘一幅时代的画卷,是历史,更是百姓。
  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刻画得入木三分的作家、有血有肉有担当的作家,他有着一个时代的作家风骨。同时,这部电影也将年轻一代的我们带回到祖辈生活的时代,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人们寻求发展所作出的种种探索和努力。
  文学应深深扎根于土地,密切联系群众,反映人民生活,刻画时代风貌。文学是人民大众的精神食粮,而电影《柳青》的意义,便在于此。唤醒我们对一个时代的记忆,向一位人民作家学习,激励我们当代作家心系百姓,深入群众,写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像柳青那样,成为真正的“人民作家”。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