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版
本期发布:
编者按: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端午节即将来临,我市大街小巷,花花绳、香包、艾草、油糕、粽子多了起来。在这些东西背后,有哪些西府端午节的讲究和故事?我们不妨探寻一番——
宝鸡端午节的“色香味”



  色 花花绳为啥是五色?
  端午节戴花花绳是宝鸡人的老习俗,当一根根彩线拧成花花绳,戴在大人小孩的手腕、脚腕、脖颈上,说明端午节到了。西府民间说法,端午节戴花花绳,蛇虫不侵,表达人们对健康平安的祈愿。
  70岁的李银文擅长搓花花绳,这两日,他带着自制的花花绳在市区售卖,每日可卖出上千根花花绳。李银文说:“搓花花绳讲究五色搭配,最好是红、绿、黄、白、黑这五种颜色。”为何花花绳讲究五种颜色,李银文老人说这是老一辈人传下来的。宝鸡人口中的花花绳,又称“五彩缕”“五色线”“长命缕”“朱索”“百索”。
  可别小看这一根细细的、小小的彩色绳子,它有千余年的文化“年龄”。汉代就有五月五日系五色线的风俗,汉人应劭在《风俗通义》里记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
  唐代许多诗词也写到了端午节系五色线的习俗,唐人和凝《宫词百首》里有这样的句子:“绣额朱门插艾人,羞将角黍近香唇。平明朝下夸宣赐,五色香丝系臂新。”讲当时唐代宫内过端午节的情景:人们要在房屋门口悬插以艾草束成的艾人,品尝粽子,并在手臂上系五色彩线。
  到了明代,系五色线的端午习俗依然在延续,明代田汝成在《熙朝乐事》中写道:“结五色丝为索,系小儿臂,男左女右,谓之长命缕。”可见,当时戴五色线讲究男左女右。
  端午节为何要戴五种彩色线呢?在古代,五月五日被认为是“恶月恶日”,古人迷信地认为恶月恶日是非常不吉利的。而青、黄、赤、白、黑,为中国传统五色,古代以这五种颜色为正色。五色与五行、五种方位、五种吉祥动物相对应,被视为吉祥吉利。在古人看来,端午节系五色线有祛除恶气的意思,人们寄予它美好的意义。
  五色线代表的吉祥寓意,被历代人所传递,传承到今天,五色线依然是一个吉祥物件。不同的是,随着科学知识的日渐普及,人们渐渐遗忘了“恶日”的称呼。宝鸡人对花花绳是由哪几种颜色线制成,已不在意,只要是喜欢的颜色,都可以用来搓花花绳,样式不拘。
  李银文回忆,自己所在的村庄,每到端午节前,都会搓花花绳给小孩戴。随着时代的变化,机制花花绳多起来,花花绳的样式也变丰富了,彩绳上系着小铃铛、小猪佩奇、花朵等物。在李银文看来,不论什么颜色、造型的花花绳,传递的节日情感和愿望是一样的,表达人们对平安健康的祝愿。
  香  艾草香缘何惹人爱?
  如果说端午节有味道,除过香包的香草味、粽子的甜香味,那必定还少不了一种味道——艾草香。端午节悬艾的习俗,至今在宝鸡城乡广泛流传,门前、窗棂上的一束束艾草,传递着宝鸡端午节浓浓的草木香气。
  早在3000多年前,艾草就被人们所关注。《诗经·采葛》中写道:“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大意是那位采艾的姑娘啊,一日没有见到她,就像隔了三年一样。端午悬挂艾草的习俗由来已久,南北朝书籍《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为何人们偏爱端午节插艾、闻艾香呢?一则民间传说认为这种习俗与黄巢有关,黄巢进攻河南时,被保护他人孩子逃亡的一位妇女所感动,便告知这位妇女插菖蒲、艾草的人家可免受军队伤害。于是五月五日这天,这位妇女将消息广为传播,邓州城家家户户挂起菖蒲艾草,全城幸免于难,端午节插艾习俗由此流传下来。
  太白草医黄万模则认为,端午节插艾习俗很可能与艾草的功效有关,端午前后,艾草生长茂盛、鲜嫩,是药效最好的时候。艾草有散寒、止血、止咳等多种作用,还可以防蚊虫。进入农历五月之后,天气炎热、毒虫滋生,对于医疗条件较差的古人来讲,悬挂艾草可以驱赶蚊虫、预防疾病。所以五月挂艾草、闻艾香、熏艾等习俗,是古人预防疾病、保护健康的一种方法。
  太白山是一座藏珍纳宝的“草药库”。黄万模回忆,自己年轻的时候,几乎每年阴历五月,都要爬太白山采集艾草和车前子。背包里准备好三五天的干粮和水,他专心致志地钻进山里采几天草药。他喜欢采摘沾着端午节露珠的艾草,端午清晨,趁着露珠还未被太阳晒干前,将艾草采回来。黄万模认为五月初草药鲜嫩,药效好,尤其是端午清晨的艾草沾染着大自然灵气,是治疗疾病的灵草。到了晚上,黄万模会和同行的采药人一起熏艾,将艾草在光脊背上缓缓熏着,缓解一天采药的辛苦和疲劳。
  对于宝鸡人来说,艾草并不是稀缺物,河边、地畔、山脚下,皆可找到艾草的身影,或者在街头一两元钱就可以买一把。绿茵茵的艾草被挂在屋檐下、窗户边,浓浓的艾香驱赶着蚊虫,也散发着端午节特有的香气。
  味 粽子雏形与周人有关?
  “端午节包粽子——有棱有角”,粽子是宝鸡人端午节必不可少的节日小吃。端午食粽,南咸北甜,南方、北方人口味偏好各不相同。宝鸡人喜食蜂蜜粽子和大枣粽子,尤其是粽子蘸着蜂蜜食用,别有一番清香凉爽滋味。
  宝鸡民俗博物馆特邀顾问、民俗专家李福蔚在《宝鸡民俗文化丛书》中谈到一个观点,他认为,端午节是北方周人用“角黍”祭祀之俗,和南方越人祭龙活动的传承相互交融的产物,也可以说是农耕文化和渔猎文化结合的产物,这种原有的风俗习惯与后来纪念屈原的活动有巧合碰撞。
  角黍是古代的粽子,从饮食文化角度来看,它是粽子的雏形。黍为中国北方的一种农作物,五月成熟,古人用菰叶包上黍,制作成牛角形状,作为祭祀时的祭品。东晋人范汪在《祠制》中写道:“仲夏荐角黍。”可见当时有用角黍祭祀的风俗。
  为什么要把黍包成角状呢?这其实是对牛角的一种模拟,牛角在古代有祭祀的象征意义。李福蔚认为角黍的角状与祭祀意味,与周人、周礼有关。《周礼》中有祭祀礼仪的记述,牛、羊、豕(猪)三牲齐全称为“太牢”,仅有羊、豕作为牺牲,没有牛,称为“少牢”,规格等级低于“太牢”。可见,在祭祀牲畜中,牛的地位不一般。
  《诗经·周颂·良耜》中有这么一句:“杀时犉牡,有捄其角。以似以续,续古之人。”大意是杀头健壮的大牛来献祭,牛角又长又弯真美丽,这种祭祀的做法由来已久,传承祖先的礼仪。牛角被赋予美好的寓意,与周人祭祀礼仪相关联。如此,古人祭祀时,将角黍制作成牛角状,作为祭品使用。
  那“角黍”又是怎样被“粽子”取代的呢?我们不得而知。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这样记述:“糉,俗作粽。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为节物……”可见,在李时珍所在的明代,人们已把角黍、粽作为同一种食物的称谓,并且已经成为五月五日的节日食品。如今,粽子的口味五花八门,甚至出现了鱼香肉丝味粽子、榴莲味粽子等,但宝鸡人还是最喜欢吃蜂蜜粽子。粽子造型简单,不需太多配料,形状呈尖尖的三角形,糯米白莹如玉,浇上宝鸡当地的秦岭土蜂蜜,甘醇清凉,唇齿留香。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