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魏薇
苟日新,日日新,早已把创新植入发展基因里的宝鸡高新区,把工业稳增长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在优势产业上不断钻探发展潜能,在开放环境中孕育求变活力,今年全力扩投资、抓技改、强招商,全区工业经济稳中有进、持续向好。
截至4月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11.2%,工业投资增速59.8%,工业技改投资增速939.8%,居全市第一。中铁高铁电气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主板上市,瑞科新材料进入主板上市冲刺期。全区工业发展呈现一派日新月异的景象。
做优工业强壮筋骨
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做强工业、做优产业,宝鸡高新区今年笃定步伐,在第五届丝博会上举办先进制造业招商推介会,可见对先进制造引领发展十分期盼。
作为“中国钛谷”引以为傲的龙头企业,今年宝钛实施宇航级宽幅钛合金板材、带箔材生产线建设项目,项目主要以宇航级宽幅钛合金板材生产线建设、补充完善带、箔材生产设备为主要建设内容,要增加钛及钛合金板、带、箔材的产品规格,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产能。这一举动,标志着宝钛朝高端用钛材的研发生产又向前迈进一步,从材料配比,到工艺流程改造,再到品牌化供给,企业都将得到全面“拉练”和提升,这是工业积淀良久后的升华之作。
走进宝鸡机床集团数字化车间,管理平台大屏上实时滚动着生产进程、设备实时状态以及质量管理等数据信息。车间通过网络可以实时进行加工程序、工艺文件下发,并可实现管理者与操作者直接交互,初步实现生产过程可视化智能管理。今年宝鸡机床实施柔性车间升级项目,意在通过各种软硬件建设和升级,将机床制造嫁接到全球的制造环节中去。
工业投资实打实,做强优势路在脚下。宝鸡高新区全力推动钛及钛合金、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三个千亿产业集群提质增效,实施了吉利发动机技改等总投资22.9亿元的118个工业技改项目,带动优势产业转型升级。
提升存量培育增量
今年宝鸡高新区加大对外开放和推介力度,结合自身优势,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一大批搞制造业、工业信息化服务、资本运作等企业,前往宝鸡高新区参观考察,推进了航空航天产业园、联东U谷宝鸡产业园、重庆施密特电梯生产基地等项目落地,促进了长美科技、长城铁路、科创中心等开工建设,使得宝鸡高新区做大了增量。
同时宝鸡高新区加强规模以上企业培育力度,对40余户中小企业“一对一”引导扶持,充分挖掘增长潜力。实施孵化载体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宝钛、宝鸡机床开展内部孵化,加快陆港汽配孵化基地二期、3D打印材料产业园二期、国检中心等双创项目建设,增强“造血育苗”能力。
宝鸡高新区的“隐形冠军”企业,凭借技术积淀与行业领先优势,在布局上下游产业链、将产业引向深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中铁高铁电气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制造的中国标准“简统化”接触网装备首次走出国门,服务印度尼西亚的雅万高铁建设,为其带来快速、舒适、便捷的中国高铁新模式。
施耐德(陕西)宝光电器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全新一代VBG产品,使用传感器仪表技术对中压断路器的状态实施健康分析,是行业内率先实现对输配电控制系统进行预测性维护的企业。
去年以来,宝鸡高新区新增规模以上企业5户、下转上30户。新增国家级孵化器1户、省级众创空间1户,孵化企业35户。
改革引领创新突围
宝鸡高新区抓创新引领,给产业升级赋能。他们出台《鼓励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若干措施》《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引导企业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机器人智能制造中心获批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智能机床创新中心加快筹建。启动独角兽培育计划,上线运行区科技资源中心,成功举办了“钛谷杯”全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2020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5户、瞪羚企业23户,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户、省“专精特新”企业11户。
宝鸡高新区为了培育创新环境,研究制定《创新驱动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年内至少拿出5000万元,在企业技改、项目建设、亩均产出等方面予以精准支持。深化企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党工委管委会13名领导对规上企业包抓全覆盖,主要领导每月至少现场办公一次,解决企业用地、融资、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问题225个。
持续扩大产业发展空间,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召开重点项目融资对接会,26户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贷款资金43.6亿元。落实资金扶持政策,奖励重点企业100户3184万元。2020年帮助企业争取各类项目300余个,获得资金支持8.1亿元,进一步提振企业信心和活力。
高质量赢来健康可持续发展,宝鸡高新区的创新通途,正在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