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琼
近日,深圳卫视《课间十分钟》(第三季)诗经阅读节目播出,用半小时的长视频演绎“《诗经》:三千年来被最多名人推荐的诗集”。该节目约一半外景取自宝鸡,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王渭清受节目组邀请,与北京大学文学博士、浙江师范大学副教授马俊江,深圳卫视主持人熊熊一起来到《诗经》发祥地周原,解读诗经文化。
节目采用实地走访的形式,文化学者和主持人来到周原田间地头,围绕《诗经》中人与土地、农事诗祭祀诗在周原的民俗文化遗存等,展开对谈式的讲解。这档节目用现代视角怀古思今,分爱情、植物、人与土地三个主题,探寻《诗经》背后的人文故事,颇具恬静美感和文化深度。
节目在深圳卫视播出后,又在B站传播,反响良好,一名网友在弹幕中这样写:“周原是个山清水秀、文化厚重的好地方,得空要去看看。”
王渭清介绍,今年3月5日,深圳卫视摄制组一行10人来到宝鸡,第一站就奔赴《诗经》发源地周原。3月6日至7日前往秦岭、六川河、嘉陵江源头、大散关等地取景,3月8日在刘家村、庄李村、西观山等地拍摄人文故事。
“三千年前,周天子以礼乐治天下,先民们将日常的喜怒哀乐唱成了歌。而当时的采诗官行走于阡陌,悠游在古老的中原大地上,寻找流传民间的歌谣小调,将人们的欢乐疾苦镌刻成诗……”随着主持人熊熊诗意的讲述,镜头在周原的麦田、河流间切换。
马俊江站在周原麦地边,从《大雅·绵》讲起。他说,周人一直在迁徙,古公亶父在历史上贡献很大,他带领周人一直在寻找新的栖居地,在渭水边找到了生存的地方定居下来。周原很广大,这里有水有草,各种植物都在很好地生长。《周南·关雎》也是水边的诗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欢乐的春天有鸟叫,有春水,有漂浮的荇菜……
《诗经》发源于周原,诗经文化在默默滋养着周原,也影响着古今周原人的生产生活和情感表达,深圳卫视摄制组也聚焦了诗经文化在周原的遗存。在周原刘家村拍摄时,王渭清、马俊江、熊熊一行人偶遇农人在育辣椒苗,这位西府农人说,依着天气,惊蛰育苗,谷雨移栽,麦子一收获,摘下辣椒上市场。如今的周原,农人依然按照老祖先传下来的农事经验从事部分农业劳作,按照《诗经》中的节气规律种植一些蔬菜、果木。《诗经》中有很多描写劳作的篇章,王渭清谈道:“周人的先祖后稷就是以农业见长,在《豳风·七月》里,人们的农事活动从春耕开始,修理农具、下田,老人小孩送饭到地头,其实这里头是农耕祭祀的仪式。古人讲究遵循自然规律,什么季节种什么,这是人和自然之间一个良好的互动关系。”
在周原的村庄里,民间秦腔艺人李录德用秦腔花脸唱法唱了几句《诗经》,颇有古雅韵味,成为片中亮点之一。拍摄途中,拍摄团队又巧遇一小队耍社火的人马,虽然围观者稀少,但自有一番热闹喜庆之感。社火起源于祭祀活动,在《诗经》中也有许多祭祀篇章。王渭清在周原土窑洞前,讲起《诗经》中的周原祭祀文化,《诗经·周颂》里祭祀仪式繁琐,周人祭祀之后要分享祖先的福祉,祭肉大家分着吃。今天周原民间吃臊子面,面条产生比较晚,但臊子非常古老,它是祭祀完以后的献胙,这个胙肉大家分着吃。分食臊子面的饮食习惯,正是周人“馂余”之礼的衍化。
拍摄活动持续4天,给王渭清留下了深刻印象。摄制组成员大多是20多岁的年轻人,思维活跃,在诗经文化的呈现方式上颇有想法,能找到打动现代人的兴趣点。
王渭清谈道:这次《诗经》拍摄活动给我们一个启发,那就是不管多么丰富多么深沉的文化,一定要有考究的、能引发现代人情感共鸣的讲述方式。一味地说我们这里有什么,不如用可视化的方式去呈现,让人们感受到这里的历史文化有多么悠久灿烂。王渭清说:“呈现方式很重要,宝鸡文学景观丰富,除过周原诗经 文学景观,还有关山文学景观、太白山文学景观、五丈原文学景观、金台观文学景观等。这些文学景观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厚重的人文积淀,要实现有效传播,就要向可视化转化,将文学研究与影视融合,用多媒体形式让这些文学景观立体起来,打动现代人,从而亲近我们的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