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
——宝鸡市“六策”并举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综述




  
  张建平
  患生于所忽,祸起于细微。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安全生产工作只有出发点,没有终点。
  近年来,宝鸡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把安全生产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市应急管理局“六策”并举,紧扣责任落实“零盲区”、风险项目“零准入”、本质安全“零差错”、执法监管“零容忍”、排查整治“零疏漏”、应急救援“零失误”“六零”目标任务,着力构建三级联动的责任体系、健全贯通联动的审批制度、创建标准规范的示范企业、全面深化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开展有的放矢的专项行动、建强专常兼备的救援力量。坚持以健全的制度机制、有效的方法路径、过硬的保障能力,及时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保持事故总量、较大事故持续下降趋势,2020年,全市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为推动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展现宝鸡担当,贡献宝鸡力量!
  三级联动推动责任落实“零盲区”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宝鸡市把安全生产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聚焦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着力构建党委政府、行业部门、生产企业“三级联动”的责任体系。在实践中,宝鸡市推行市、县(区)、镇(街)三级党委政府落实“三个责任清单”和“一岗双责”,并公示履责承诺,接受群众监督。每季度由分管副市长、县(区)长带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跟踪督办,确保整改落实到位。为强化重点行业领域的监管,市上成立了15个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夯实行业部门监管责任,修订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分工,推动职责交叉、联系紧密的有关部门建立联动工作机制,细化牵头部门、成员单位、各专委会职能职责。把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作为“最后一米”抓紧抓实,督促企业健全全员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大力推进高危行业强制实施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工作,全面建立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主动报告制度,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企业负责人,落实到每个车间、班组、职工,与审批换证、监管执法等挂钩,确保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全覆盖、无盲区。
  严格把关推动风险项目“零准入”
  项目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对于存在重大隐患的项目,宝鸡市坚决予以叫停,严把源头关,建立出台项目建设危险源评价制度,实行风险项目“零准入”,决不给企业安全生产留下隐患,造成重大损失。
  在项目审批中,市应急管理局专业人员提前介入,严格把关、严格审核,确保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存在安全隐患;在项目实施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评估项目危险源、环评因素等,建立项目清单,并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确定重大危险源和重大环境因素控制措施;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已经辨识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落实专人监护,进行重点管控,一旦发现安全隐患立即处理或整改,有效保证项目建设各种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在受控状态,绝不留下后遗症。
  已经落地建成的生产企业项目,可能存在事故隐患,我市痛下决心,盯死看牢,决不放过。212省道是连接我国西南与西北唯一危化品咽喉通道,该线大部分处于秦岭山脉腹地,沟深路险坡急,历来是危化品运输事故的多发、易发、高发区域。宝鸡市针对该路段安全压力大、事故隐患多的实际,专门组建了危化车辆道路交通安全监管大队,建立管控平台,常年监管监测,并由公安、应急管理等多部门参与,组建联合安全检查站,加强源头管控,上下贯通联动。如今,全市高危行业企业全部建成并运行了双重预防体系,各类安全风险得到了有效防范和化解,全市应急管理系统也织密织牢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监管责任网。
  对标创建推动本质安全“零差错”
  规范标准是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稳压器”。宝鸡市把企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作为安全生产重中之重,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动态监管,健全完善奖励惩戒机制,将安全生产规范化、标准化达标纳入企业银行贷款、资金补贴、创先评优等前置条件和诚信体系范围,联合相关部门奖励惩戒。
  在规范标准建设中,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严守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底线,建立健全QHSE体系,大力培育宝管特色安全文化,公司连续7年被评为“中国石油安全生产先进企业”。陕西长青能源化工公司建立“意识+责任+标准化”安全管理体系,推进专项整治行动、预警系统建设,创建国家一级标准化企业、“6S”管理先进企业。中铁宝桥集团公司落细双重预防机制,辨识各类风险2256个,对不同类别的安全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制作四色分布图,将所有人纳入风险评分表进行打分,形成全公司与车间一图一册、一卡一牌,从单一的隐患治理向风险分级管理与隐患治理转变。2020年,全市建成公路生命防护工程800公里,18户非煤矿山企业启动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9座三等以上尾矿库纳入国家远程监测系统。目前,全市危化、矿山企业均达三级以上标准,郭家河煤矿被国家矿山局命名为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一级达标煤矿,所有“两重点一重大”危化企业在线监测率达到100%。
  深化改革推动执法监管“零容忍”
  公平正义是法治的生命线。为了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宝鸡市创新执法手段,以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改革为契机,依法依规厘清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防灾减灾救灾监管执法职责,着力推进“互联网+执法”,制定分区分级分类执法办法,确保每一家生产经营单位对应一个层级监管执法主体,解决了监管职责不清、重复执法、选择性执法和执法“宽松软”等突出问题,有力倒逼“三个责任”落实,推动实现隐患排查、复查整改、立案处罚闭环管理。针对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设工程、城市消防、特种设备等,先后开展了百日整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集中执法等行动,以铁面、铁心、铁腕下茬立势、重拳出击、高悬利剑,对安全生产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并应用黑名单、不良信用记录等手段,加大联合惩戒力度,推动思想认识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安全管理由被动接受监管向主动加强监管、安全风险管理由政府助推为主向企业自主开展、隐患排查由政府执法为主向企业日常自查自纠“四个转变”。去年以来,全市共查处违法违规行为2.4万余起,行政处罚1230万元。
  有的放矢推动排查整治“零疏漏”
  隐患就是事故,祸害积于忽微。安全生产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大事也是难事,必做于细、必做于微、必做于严。宝鸡市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为契机,在“细”字上做文章、在“微”字上下功夫、在“严”字上出实招,将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纳入重点督查考核内容,一月一检查、一季一督查,督导检查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据。聚焦攻坚阶段的重点、难点问题,实施清单化管理和挂图作战机制,在煤矿领域建立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强力推进水害、冲击地压、瓦斯等重大灾害治理,在危化、非煤矿山等领域,全面落实“一园一案”“一企一策”工作方案。采取明察暗访、突击检查等方式,从严查处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整改不力的企业单位,分级分类挂牌督办问题隐患。在消防领域,对全市1775栋高层建筑、322家易燃易爆危化品企业、18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行“一楼一册”“一户一册”“户籍化”管理,对存在火灾隐患、记录在册的点位,安排人负责盯死看牢,去年,全市整改火灾隐患2万余处。在道路交通领域,出台《宝鸡市无轨胶轮车管理办法》,对胶轮车司机的违规违章违法行为,由原来只罚款变为现在扣分、处罚相结合,并实行积分制考核管理,积分期内扣分达到12分上限,吊销煤矿颁发的上岗证,并调离岗位。在危化品管控中,市上严格落实重大危险源总源长及各级分源长责任制,人防、技防、物防齐抓共管。全市1775栋高层建筑确定“楼院长”、33座尾矿库落实安全领导和技术人员责任人、12座危险级别高的尾矿库安装在线监控,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拉网式全覆盖排查,严格审核审批大型活动安全许可申请,督促主办方开展风险评估,分级分类落实好安保措施,一旦发现安全隐患,立即责令整改到位。今年以来,全市排查隐患4896个,整改隐患4180个,做到重大事故监管不失控、重大隐患治理不落空。
  快速反应推动应急救援“零失误”
  应急救援,考验的是党性、检验的是作风、体现的是速度。宝鸡市坚持在政治上固本、思想上铸魂、党建上强基、工作上破题,广大“应急人”以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为民情怀,凝聚在党的旗帜下,在红色熔炉里,锤炼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时刻保持枕戈待旦、快速反应的战备状态,当好党和人民的“守门员”。宝鸡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消防救援支队由防火救火向综合应急救援转变,积极适应“全灾种”“大应急”需求,组建综合救援专业队伍2支、攻坚组36个,市级财政投入2000多万元,购置消防车辆9台、装备器材8000余套,全市18个执勤中队、39个卫星消防站、11个专职消防队和405个微型消防站,纳入指挥中心统一调度指挥,形成“政府主导、统一协调、社会参与”的应急救援“宝鸡模式”,去年,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72起。
  在应急救援中,宝鸡市探索建立军地协调联动机制,把人民军队作为重要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加强沟通联系,强化应急保障,一旦发生重大灾情,能够依靠人民军队快速反应能力,高效果断予以处置。通过合作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工程机械救援协会、蓝天救援队等组织和队伍以及护林员、治安员、网格员、民兵等纳入应急体系,建成各层次各类型应急救援队伍120支,吸收各类救援专家126人,作为救援力量,平时是巡查队、战时是应急队。聚集矿山灾害、油品泄漏、燃气消防、校园疏散、交通事故等重点领域,开展应急演练,持续提升抢险、救援、逃生、堵漏等应急抢险综合能力,去年以来,全市举办应急演练活动927场次、参演人数达7万余人。
  “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是新的历史节点赋予应急管理部门新的历史定位和新的历史使命。宝鸡市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立足“两个大局”,坚持“两个至上”,统筹“两件大事”,强化“两个根本”,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定将在新旧理念碰撞、新老思路扬弃、新旧动能转换中,“六策”并举,筑牢安全生产防线,推动安全发展行稳致远,为奋力谱写宝鸡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构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火墙”。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