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本期发布:
近年来,国内马拉松运动方兴未艾,在推动全民健身的同时,也促进了体育、旅游等产业发展。如何才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办好马拉松赛事?爱好者又应该怎样规避运动带来的风险呢?
安全保驾让马拉松运动更健康
本报记者祝嘉

  现象
  从小众运动到流行运动
  4月11日,杨凌全马;4月17日,西安全马;4月18日,陈仓区半马;4月24日,陇县半马;5月15日,宝鸡高新区10公里;5月16日,乾县半马……这是我市马拉松爱好者周小勇2021年以来的参赛记录。
  周小勇家住凤翔区,从2015年起接触马拉松,6年来,他不仅减肥成功,更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如今,他作为雍州跑团的副团长,正在带动更多人参与马拉松这项运动。
  马拉松最早为奥运会比赛项目,由于非常考验耐力和毅力,且相对缺乏竞技性和观赏性,所以长期得不到国人的关注。直到最近几年,随着全民健身的开展和健康理念的普及,马拉松才逐渐进入大众生活,从一项小众运动演进为一种流行文化。据市跑步协会秘书长梁红杰介绍,协会现有跑团35支、成员1.2万人,2017年以来,协会组织跑步活动超1000场次,带动群众参与跑步超30万人次。
  马拉松群体不断壮大,马拉松赛事也随之兴起。中国田径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从2011年至2019年,中国田径协会认证的马拉松赛事从22场增长到357场。而随着国家体育总局取消对群众性和商业性体育赛事的审批,马拉松赛事呈现“井喷式”增长,根据相关报道,2019年,全国共举办规模赛事(800人以上路跑、300人以上越野及徒步活动)1828场,较2018年增加247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部分赛事停办;但从2020年底至2021年5月,赛事数量已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
  我市自2018年以来,已有麟游县、陈仓区等多个县区相继举办马拉松赛事。仅今年以来,就有千阳县、陈仓区、陇县、宝鸡高新区、渭滨区、岐山县等县区举办10公里至半马不等的马拉松赛事,累计吸引1.6万余名全国各地的马拉松爱好者参加。
  问题
  跟风办赛与盲目参赛
  马拉松赛事的涌现,不仅为跑者提供了一试身手的机会,也为当地搭建了一展形象的舞台。我市首个马拉松赛事——“九成宫杯”麟游半程马拉松,就以热情周到的服务而备受好评;陕西唯一在景区举办的马拉松赛事——“九龙山杯”陈仓生态半程马拉松,也因舒适怡人的环境而为广大跑者青睐。北京、上海、厦门等城市举办的马拉松,更成为全国马拉松爱好者向往的金牌赛事,也促进了当地体育、旅游等产业发展。
  正是看到马拉松的“吸睛”和“吸金”效应,近年来,一些地方跟风举办马拉松赛事,且动辄是半马、全马甚至是50公里、100公里的超级马拉松赛事,但由于欠缺相应的组织管理经验和服务保障能力,导致“抄近道”“致命拉拽”“强行采访”等干扰比赛的不文明行为和现象频现,成为中国马拉松的“槽点”和“痛点”。还有一个更为普遍的现象是,一些地方举办的马拉松赛事小有名气后,便“理直气壮”地涨价,将原来几十元的报名费提高到一二百元,但赛事的创新性和体验感却并未提升,往往令参赛者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另一方面,全长42.195公里的马拉松天然具有“高门槛”的属性。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马拉松是以锻炼身心为目的,需要长时间科学而有序的练习。但一些人却“跑入歧途”,有的今天才能跑完5公里,明天就要跑10公里,后天就要跑半马、全马;有的在比赛中已然精疲力尽,仍罔顾医生和裁判的劝阻,不愿停下脚步;还有的为了成绩和名次,不惜走捷径、搭顺车,甚至花重金请高手替跑。种种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结果,让马拉松失去了意义。
  从跟风办赛到盲目参赛,种种不切合实际的办赛、比赛行为,让马拉松的脚步越发沉重。
  反思
  从“野蛮生长”到加强监管
  如何才能驾驭马拉松这辆“飞驰的马车”,让其健康发展呢?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是目前较为成熟的马拉松发展模式。作为政府部门,首先,要对马拉松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群众是否有需求?当地是否有条件、有能力办赛?应坚决杜绝跟风办赛、攀比办赛;其次,要创新机制,吸引更多社会资源聚集,做大做强赛事经济,从而实现共建共享;第三,要加强培训和监管,使马拉松赛事更加专业化、规范化,也能更加及时、合理地预判、处置突发状况;第四,还要把马拉松赛事办出特色,避免因低端化、同质化而造成“内卷”。
  就我市的各项马拉松赛事,一些参赛者也表达了看法。刘文新说:“有的赛事,以前有长距离上坡,不仅影响成绩,还会造成事故,后来优化了路线,大家反响挺不错的。”赵志强说:“我发现好多人跑步时间不长就跑半马了,这样容易受伤,建议半程马拉松赛事稍微提高一下报名门槛。”陈鹏宇说:“可以在迷你跑、亲子跑项目上多设一些名额,或多举办一些这样的赛事,以便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我市TNT跑团团长周媛也深有体会。TNT跑团成立于2014年,现有成员400余人,是我市成立较早、规模较大的长跑团体,虽然成员基本都参加过半马以上的赛事,但近两年跑团却没有组织过一次集体活动。周媛解释说:“主要是考虑到跑者的安全问题,因为一般的活动是不会有急救或保险之类保障的。我也是越跑越心存敬畏,马拉松是极限运动,作为普通人,要以健康为目的,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多学习跑步知识和急救技能,才能在这项运动中始终找到乐趣。”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