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寒晖(1902-1946) 东北竞存学校校徽 竞存学校教师展示老照片
本报记者张琼摄 提起张寒晖的名字,即使上年龄的凤翔人也都感到陌生,但一提起《军民大生产》《松花江上》《去当兵》这些诞生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至今仍传唱不衰的著名歌曲,我想读者们就会明白。这三首名曲的词曲作者就是张寒晖。
毛泽东曾说:“一首抗战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他的这句话就是针对《松花江上》这首歌说的。周恩来说:“一支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人伤心断肠。”历史在歌声中回荡,一首歌可以反映一个时代,更可以成为前进的号角,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
张寒晖,生于1902年,1946年因病在延安去世,年仅44岁。他是河北定县人,字寒辉,后改名寒晖,曾用名韩光。后人为纪念他,出版了他的歌曲集7本,并出版了《张寒晖传》。在此传记中,他被称赞为“人民艺术家,我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人民音乐家、民俗学家、教育家、党的宣传活动家”。他与冼星海、聂耳被并称为“音乐三杰”,1925年入北平国立艺专戏剧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左联”,同时从事小说和戏剧创作。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张寒晖深入城乡百姓中,用音乐捍卫着祖国的尊严,提醒着国人的觉醒,为宣传抗日奔走呼号,尤其是他创作出的那些革命战歌激发了全国军民的抗战斗志。《松花江上》并非产生于东北,而是诞生于西安。1936年秋,张寒晖以陕西省立二中(今陕师大附中)国文教师身份做掩护,一边从事教育工作,一边做地下党工作。他满怀对家乡沦陷的愤怒,目睹东北同胞在西安的流亡生活,在萧瑟秋风的伴奏之下谱成了《松花江上》这首著名的抗战歌曲。歌曲发表后,强烈地触痛了中国人民的亡国之痛,歌曲所至,莫不唏嘘,成为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抗日歌曲之一。张寒晖到延安后又陆续创作了《军民大生产》《去当兵》等抗日歌曲,在解放区和全国广为流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1938年夏,张寒晖到东北竞存学校兼课教音乐,同年11月,日本加大了对西安的轰炸,学校被迫迁到凤翔城东纸坊街,张寒晖随学校师生来到凤翔,校名仍然叫东北竞存学校。
在凤翔的三年时间里,张寒晖创作了30余首歌曲,占他一生创作歌曲的半数以上,其中有著名的东北竞存学校校歌《学习,学习,再学习》《纸工歌》等。
张寒晖担任学校教务主任,党内任教师支部书记。他是最受学生爱戴的教师之一。乐观开朗的性格、平易近人的作风,使学生都愿意接近他。课余时间,他的小屋里总是拥满了学生。他讲课深入浅出、幽默风趣,学生都喜欢听,除音乐课外也教其他课。哪门课没人教,他就去教哪门。学校常常发不出工资,教师的生活十分清贫,但见有学生交不出伙食费,他总是慷慨解囊相助。
在凤翔期间,他积极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当时,陕西省第九行政专员公署设在凤翔,他就带领学生向国民党地方武装九区团队进行抗日救国宣传。专员王兴东是东北人,兼九区团队司令,具有爱国思想,当他得知《松花江上》的作者是凤翔“东北竞存学校”教师张寒晖后,对张寒晖非常敬佩,并邀请他帮助专员公署办宣传抗日小报。张寒晖还给九区团队编写了一首队歌并亲自教唱。1940年,学校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纪念“九一八”九周年大会,东北竞存小学、中学500多名师生和学校驻地纸坊街的许多群众参加了大会,车向忱校长和张寒晖主任讲了话,张寒晖还应大家要求,演唱了歌曲《松花江上》。由于是作者唱自己创作的歌曲,唱得情真意切、分外感人,不少东北籍学生不禁失声痛哭,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回老家去!”悲痛的歌声、高昂的口号声,使与会者无不悲愤交加,把纪念大会的气氛掀向了高潮。
张寒晖还主持成立了学校剧团,亲自导演抗日爱国剧目并担任主要角色,如《大刀王五》《放下你的鞭子》《八百壮士》。他还编写了《原始人》等歌舞剧。这些剧目“群众化、通俗化、地方化”,情节生动、寓意深刻、通俗易懂。1939年春节,他与车向忱带领学校宣传队去凤翔县城进行巡回演出,并在街道贴满了抗日救亡的标语、漫画。他导演的话剧《代用品》,在凤翔县城药王洞露天剧场演出时,深深地打动了观众,提高了民众抗日救国的思想觉悟,使凤翔一带的抗日救亡气氛更加浓烈。
张寒晖做地下党工作方法灵活、勇敢坚强、讲究策略,使敌人抓不到把柄,他积极发展教师党员数十人,这在当时国民党统治下的关中西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凤翔已很不易。
张寒晖和车向忱十分重视学生的勤工俭学活动,常常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造粉笔、墨水、油墨,成立木工组、缝纫组、理发组,养鸡养猪养牛组。这些劳动既培养了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又使学生掌握了劳动技能,许多进步人士称赞凤翔“东北竞存学校”为“小陕公”“白区的抗大”。学校声名大振。
为了解决办学经费困难,学校计划筹办造纸厂,张寒晖自告奋勇领取任务。学校所在的纸坊街有传统的造纸技术,他就从学习传统造纸工艺开始新的工作。纸工们采用蔡伦传下来的方法,用烂麻鞋、破布、枸树皮等做原料,经过剁、泡、碾、沤、洗、砸、打、搅等数十道工序,制成纸浆,再经过捞、压、晒制成被称作“麻纸”的土纸。这种纸大小一尺见方,所以又叫“斗方纸”,主要用来糊窗户、裱顶棚等,但原料缺乏、成本昂贵、工序复杂、劳动强度大,往往工人们辛苦一场,收益却很少。张寒晖住在村南的刘致锡家中,很快和刘致锡一家关系和睦,刘致锡的父亲刚好是一位造纸行家,张寒晖一有空就耐心向刘老汉求教造纸术。高强度的造纸劳动使纸工们个个都得了寒腿、寒手病,年龄不大就动弹不了,小伙子都累成了驼背。张寒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认为关键问题是要提高纸的质量,降低成本和劳动强度。张寒晖不断进行琢磨、请教、实验,他还托人从西安等地买来有关造纸的书籍,潜心研究,一个大胆的想法开始实践:采用麦草来做主要原料造纸。在凤翔当地,麦草到处都是,一块钱就可以拉走一车麦秸。他又请教了化学老师,自己再反复试验。有志者事竟成,他终于成功了。这可以说是纸坊街造纸历史上的一场重大“革命”!千百年来,历代相袭的传统造纸方法居然被张寒晖改变了。之后,他又不厌其烦地到每家每户传授他的造纸新工艺,新纸比原来的麻纸大一倍多,纸质又白又亮,再加上不同颜色的配方,可以生产出白、灰、草绿等不同色彩的纸张,无论钢笔、毛笔都适合,铅印、油印都很漂亮!乡亲们亲切地把这种新型的麦草纸叫“寒晖纸”。接着他又组织纸工们成立了“造纸同业工会”,各家生产的纸张集中交到“工会”,他再联系西安等地买主,当时买主主要是几家进步的报馆。纸工们收入增加了,劳动强度减轻了,也有力支援了《老百姓报》等西安的进步报纸的用纸需求。他还创作了《纸工歌》,讴歌劳动之美,旋律优美、风格纯朴,纸工们边工作边歌唱以缓解工作疲劳。
1941年7月,学校地下党得到消息,张寒晖的党员身份暴露。为避免给革命造成损失,同年8月,陕西省委交通员黄军将张寒晖护送到延安,从此他离开了凤翔。1942年他被调往延安边区文协,担任秘书长,并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1945年创作了著名歌曲《军民大生产》。
1946年3月11日,张寒晖因肺水肿病在延安不幸逝世,年仅44岁,从此,一颗音乐巨星陨落了。
张寒晖,这位人民艺术家,用他的如椽巨笔在凤翔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不应忘记这段红色记忆。
(杨舟平,陕西凤翔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