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版
本期发布:
追寻艾黎窑洞
张占勤

  提起路易·艾黎,许多人都知道他是一位诗人、作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是中国工合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但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曾在陕西凤县双石铺生活过多年,至今那里还有一处艾黎窑洞。
  70多年前,英国记者乔治·何克在他的著作《我看到了一个新的中国》中这样写道:在宝鸡以南约100公里陕甘川三省交通大动脉的秦岭腹地,眼尖的旅行者会发现远处山坡上有几孔窑洞,那就是“艾黎窑洞”。
  一个春日的午后,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与几位朋友一起拜访了艾黎的窑洞故居。现在站在嘉陵江畔,你想一眼看到窑洞已经不可能了。双石铺林立的高楼挡住了你的视线。可是,当你在大街上游览观光时,就会发现“艾黎路”的路牌。沿着艾黎路,你会毫不费力地找到艾黎的窑洞故居,它静静地掩映在一个叫柏家坪的山坡上。
  艾黎当年在创办工合之初,就将自己仅存的一点积蓄几百美元寄给了双石铺工合组织,要求在这里为他盖间房子。艾黎没有家,他经常来双石铺这个工合中心,他的居处只不过是一个带有壁炉的单间宿舍。现在我们看到的中间两孔相通的窑洞,那是艾黎的卧室和办公室,最西边的是何克养子的卧室。艾黎卧室旁边是厨房,窑洞冬暖夏凉,在那个物资匮乏、冬天只能靠火盆取暖的年代,这无疑是最实用的住所。
  午后的阳光直射进窑洞,屋里顿时显得温馨而又别致。我们在窑洞里默默地移动着脚步,看着艾黎和何克的照片和画像,靠近窗户的墙上还挂着老照片。在这孔窑洞里,还能看到当年艾黎他们使用过的炊具,熏黑的窑洞顶还残留着那个年代的气息。走出窑洞,不远处就是嘉陵江,滔滔的流水声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艾黎和何克先生在双石铺的创业史。
  从1939年开始,艾黎断断续续地在这里住了6年时间。在工合运动的后期,他将这里作为自己真正的家。他的处境使他的许多外国朋友大为不解,很多朋友出于好心,想来“改造”艾黎这个家,想让艾黎能和当年在上海工部局任职时一样,过上体面风光的日子。可是这些人最后都黯然离去,有些人竟然说:“那个可怜的艾黎,已经沦落为流浪中国的白人穷鬼了。”还有的外国人给他们的国内朋友写信说:“艾黎的家太原始了,太简陋了,这里没有门铃,也没有门环。那些可爱的中国人可以随便地进进出出,就像自己的家里一样。”
  不管别人怎么说,艾黎始终是一个乐天派。在这孔窑洞里,艾黎的日常生活是什么状况,我们不妨听听与他朝夕相处的何克是怎么说的吧:“只要学校不上课,他的窑洞里总是挤满了学生。他们中间有看画报杂志的,有问这问那的,有跟着留声机哼唱歌曲的,有撑着艾黎的肩膀练跳鞍马的,有被艾黎提着双脚练倒立的,有光着屁股靠近炉子取暖的,有让艾黎灌肠剂的。更有甚者,有的还揪着艾黎腿上的汗毛,拧他的大鼻子。艾黎常说:‘哪儿的孩子都一样。’艾黎从不肯承认,在窑洞地面上活蹦乱跳的跳蚤,是从学生们洗澡时脱在地上的衣服里蹦出来的。”
  窑洞不但是孩子们的乐园,还是双石铺工合运动的见证者。在艾黎的带领下,双石铺建立了机器、制革、纺织等17个合作社,他们的合作社不但为前线制作军毯,而且能够制造枪支。艾黎他们在嘉陵江畔安装了水力发电机,使双石铺第一次使用电灯照明。在双石铺,他建立了工合小学、幼儿园、招待所和工合医院,周恩来夫妇两次赴重庆,还曾住在工合招待所里与艾黎交流。抗战期间,艾黎从这里出发多次赴延安,三次受到毛泽东的接见。在这里,他还会见了毛泽东派来的刘鼎、陈康伯、黎雪等人,他们一起讨论工合的发展和未来。在这里,艾黎用玉米棒子蘸蜂蜜来招待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并筹划培黎学校的搬迁大计。
  这几孔窑洞见证了艾黎辛酸的历史。国民党特务一直监视艾黎,把他当作危险人物。艾黎因为在东南支援新四军,被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宣布为东南区不受欢迎的人。一次他通过宝鸡益门镇公路检查站,国民党警察认为艾黎从延安带来了“危险物品”,竟然搜查了他的所有行李。1942年9月21日,就在这孔窑洞里,他收到重庆发来的电报,国民政府撤销了他的职务。后来他才知道,撤销他职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与共产党秘密交往”。1943年8月19日,国民党陕西省政府向国民党凤县政府发出密令:“外侨艾黎,形迹诡秘,即交由新镇长秘密监视,并电报中央设法调离该地。”
  由于当时严峻的政治形势,艾黎最终决定将学校从凤县双石铺迁往甘肃省山丹县,电影《黄石的孩子》(原本应该是“双石的孩子”,由于种种原因,误为“黄石”)讲述的就是这段不同寻常的历史。1944年冬日的一天,第一批33名学生离开了双石铺,一路上寒风刺骨,滴水成冰,他们翻山越岭,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在12月25日到达了山丹县。何克带领的最后一批学生则是在1945年1月10日出发的,经过长途跋涉于3月上旬到达了山丹县。如今,艾黎窑洞已经成为凤县文物保护单位,县委、县政府还在窑洞旁边兴建了中国工合纪念馆。据考证,艾黎窑洞是目前中国工合运动历史文物中唯一的不可移动的文物。同时,它也成为中国工合运动的一种精神象征。
  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路易·艾黎就是这样一位永远活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外国朋友。艾黎从30岁时来到中国,直到他90岁去世,整整60年的时间都在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操劳,始终为中国的穷苦百姓奔走。1983年艾黎诞辰86岁之日,诗人臧克家写了一首诗,题目是《给路易·艾黎》,我想用这首诗作为本篇文章的结尾:
  五十多年前,您把自己的祖国,
  撇在千里万里之外,
  踏上了中国苦难的大地。
  想当年,黑暗像铁板一块,
  使人透不过气。
  是您,是您呀,
  凭着热情和正义,
  凭着手里的一支大笔,
  把中国人民的呼声,
  传遍当世!
  您和我们并肩战斗,
  含辛茹苦,千万座难关,
  也挡不住您勇敢的脚步!
  您走着,大踏步地走着,
  和我们一道走到了胜利。
  您满头的银丝,
  就是条条战斗的记忆,
  您抖擞的精神,
  透露出内心的欢喜。
  尊敬的艾黎同志,
  半个世纪里,
  您写下了一千首诗!
  诗篇里充满了激情,
  和中国大地,
  和中国人民的革命,
  热乎乎地凝结成一体!
  路易·艾黎同志!
  ……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国内统一刊号:CN61-0008 地址:宝鸡市经二路东段五号 邮编:721000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
宝鸡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电话:(+86917)3273252 E-mail:bjrbs@vip.163.com 陕ICP备05006542号
建议使用IE5.0以上 1024*768 中字体显示模式 51La